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湖南印象 > 正文
烟花三月下洞庭
2011-03-24 20:36: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文泱] [责编:周静] 字体:【

                     君山赏花

 

                    爱情岛上的海誓山盟

                    春登岳阳楼

  文/本报记者 龙文泱 图/本报记者 张京明

  吟诗颂歌、鞭打春牛、听巴陵戏、看长乐故事会

  “汴河”闹春,畅享古代狂欢日

  人未入城,城已入心。刚走近瞻岳门,便依稀望见门内正起劲地敲着鼓的孩童,插满金黄画糖的画糖摊子,迎风招展的酒旗,白墙黛瓦的房屋。鼓声、锣声、欢笑声,伴着雄浑的古曲直冲门外,让人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要一睹汴河古街的风采。

  岳舞台那儿正热闹,一场名为《春赋汴河》的踏青祈福活动暨大型民俗文艺表演欢欢喜喜地拉开了大幕。

  听,谁在吟咏?一老先生摇头晃脑,一首《春赋》如歌,尽显古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情景,仿佛再现孔子门生曾皙所畅想的春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列,用稚嫩的童声,唱起了《二十四节气歌》。

  戏台周围,挤满了人。老人们坐在戏台前的椅子上,神情专注;年轻的情侣相互依偎,偶尔相视一笑;小孩被大人顶在肩头,睁大眼睛张着小嘴。戏台对面酒楼的看台上,雕花的木窗中,如世界杯观赛台上一般,布满了摄影家们的长枪大炮。春雨如断线的玉珠,从空中、檐角落下,汴河街里开满了五彩的雨伞花。

  上午10点40分,雨渐渐停息,太阳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从云缝儿里偷瞧人间的热闹。这时候,最重要的表演“鞭打春牛”开始了。“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这始于先秦历史传说的习俗,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它在民国时期渐消,如今首次在岳阳城内重现。主持人一声令下,早已将春牛团团围住的市民和游客,立刻欢快地挥动起手中的柳条……

  舞龙舞狮不在话下,彩龙船表演技高一筹,演绎着“将相帝王戏非儿戏,妖狐鬼怪情是真情”的岳舞台正上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咚咚锵锵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引出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那女将一定睛,轻启朱唇:“风萧萧,雾茫茫……”“好!”一阵叫好声引我四顾周围,恍惚间,回到巴陵戏兴盛的清朝。醉在戏里,醉在春风里。

  快乐一直蔓延到夜间。晚上6:30,一束绚丽的烟花冲入云霄,告诉人们: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长乐故事会巡街表演开始了。这种起于隋唐,盛于明清的演出在岳阳热闹了一千多年。

  5台彩车上, 10个穿古装的小娃娃惊险地单足立于翘起的板凳一头或利刃上。人群兴奋地跟着彩车走动,以为是木偶表演。突然有人叫道:“动了,动了!眨眼睛了,挥手了!”哈!原来,是真的活泼孩童,如耍杂技般,为人们讲述西游记、三国等经典戏剧和历史传奇。闪光灯闪成一片,争相记录这夜的狂欢。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