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立德树人筑牢新时代职业院校发展之本

  导读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湖南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7个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省份之一,如何深化职教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楚怡职教精神,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湖湘工匠”?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蒋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仅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更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须以立德树人筑牢发展之本。

  以立德树人为旗帜,引领职业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广大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原则,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院校。

  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新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职业院校工作各方面,扎根中国大地办职业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始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谐发展,优化和完善其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增强职业院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新时代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升干部的精气神,增强干部的适应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五化”标准,建设校、院、系三级党组织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铸就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之魂

  坚定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德才兼备的育人标准。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为贴心。坚持“为人民发展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教育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让14亿人民享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立德树人为抓手,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素质育人队伍。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理论基础深厚、政治信仰坚定、专业水准精深的思政课骨干教师。跨界汇聚高素质育人力量,汲取企业行业中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道德楷模等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立德树人教学内容,加强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立职业教育所特有的“德”;另一方面,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立德树人教学形式,满足职业教育对象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自身建设、培养人才,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循环,实现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作者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