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陈静
阳春三月,绿意葱茏,来自全省109所高校的专武干部,怀揣高校武装工作难点问题齐聚湖南省人武学校,就高校武装工作建设重难点问题想招数、寻对策。
近年来,随着部队改革、移防、国防生停招和地方吸引人才新政新规出台等,新时代高校武装工作面临新的考验。
本次集训的专武干部半数以上没有从军经历,也未曾参加过军事院校或人武学校专业培训,有从军经历的和“老专武”也都感到面对高校武装工作新难题束手无策。为此,这次集训一改以往领导授课、队列训练、观摩见学的“老三样”,提出了带着问题学、聚焦难题研、共享经验的集训“新三斧”,采取“研究式集训”的方法,将问题导向贯穿集训全程,使集训变成梳理成果、总结经验、研究对策的过程。
“带着问题来参训,通过培训找答案,是此次集训的创新之处。”集训队临时党委书记欧阳大力介绍,他们将经过调研梳理的重难点问题提前下发给各高校武装部,由各单位结合实际对照认领、预先研究,所有参训的专武干部报到时都要上交“问题清单”,集训队分批次每天举行“难题会诊”圆桌研讨会,让解决好的作经验介绍,解决不好的集思广益。
“国防生停招,学生军训教官队伍将成为难题。”集训案例研讨会上,湖南大学武装部专武干事高云抛出军训即将面临的新情况后,中南大学武装部专武干事贺少华随即介绍了他们的解决办法:组建学生军训骨干委员会,依托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培训教官队伍。据悉,推广中南大学解决军训教官队伍问题的做法是本次集训经验共享的样本,也是推广共享29条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备受参训专武干部欢迎。
大学毕业生入伍比例不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被列为研讨会的重头戏,他们从高校征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服务模式、宣传鼓动等方面进行研讨,形成了突破改进的意见建议: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服务贯穿入伍与退伍全程、尽最大努力解决退役后出路问题。记者翻阅集训队“问题研讨清单”发现,集智攻关研讨的还有高校学生36个学时军事理论课落实难、高校武装工作经费缺乏政策性文件支持、武装机构与保卫部门合署易边缘化等9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了9条意见建议。
鲜明的问题导向增强了集训实效。据省军区动员局局长吴畏介绍,此次集训共会诊107个高校武装工作疑难问题,涵盖武装部机构设置、高校征兵、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等方面。参训的专武干部表示,这次集训很解渴,使他们明白了新时代高校武装工作如何干,怎样迈上新台阶,也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