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理论学习|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国之治走向新境界
2019-11-25 09:11:3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社会科学领域“先行军”“领头雁”作用,省社科联组织本系统专家学者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取得丰厚的成果。本报今天选择部分专家的学习体会集中推出,以期推动全省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去。敬请关注。

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的“火车头”“中军帐”“顶梁柱”“主心骨”

邓清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并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突出位置。这一重大论断和部署,抓住了“中国之治”的关键和根本,彰显了“最大优势”在“显著优势”中的特殊地位,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意义重大而深远。

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火车头”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首要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这表明,党的领导既是显著优势的一部分,又是排在第一位的最大的显著优势。发挥这一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为此,《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放在13项重点任务中第一位的显著位置。可见,第一位的显著优势决定了第一位的重点任务,第一位的重点任务是第一位的显著优势的逻辑展开。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把“13个坚持和完善”比作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一列火车,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就是其“火车头”。

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中军帐”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如果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一“中军之帅”,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实践证明,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治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切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中,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顶梁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它由13个部分组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同时,全会第一次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六个基本要素进行了阐述,这个制度体系包括“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等。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的“源头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动机”。如果说13个“坚持和完善”是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那么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就是“顶梁柱”。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居统领地位,起关键作用,贯穿于其他12个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之治”的最强音。

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主心骨”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我们要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动摇。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事关党和国家的根本和命脉,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主心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只要我们有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定盘星”,把党的领导这一“中国之治”的最大优势发挥好,就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任务要求

谢赤 马春波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社会建设相关制度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把握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任务要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

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公共安全、基层社会治理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建设领域,提出了坚持的重点和完善的方向,这正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如在就业方面,要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在教育方面,要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在医疗方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因此,加强社会建设必须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追求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对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主要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追求公平正义则是其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一方面,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实现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只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社会的公平正义才可能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实现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只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领域的矛盾冲突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得到切实维护。

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在社会建设中,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构建社会建设制度体系,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社会建设的主要领域和主要任务,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分类分步实施。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社会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让制度对接社会现实和群众需求,真正实现接地气、可操作、管长远。如在民生保障领域,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完善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等。同时,要注重统筹推进,在社会制度建设中关注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力图在各个领域之间形成有机衔接,实现相互配套。要强化制度执行,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治理能力是社会建设能力乃至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要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上下功夫,动员各方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在创新治理方式上下功夫,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灵活使用对话、沟通、协商等多种办法,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在加强法治建设上下功夫,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推进社会领域立法和普法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在强化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善用网络与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深化社会治理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要在壮大专业队伍上下功夫,提升社会治理领域广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分别系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湖南大学督查督办室主任兼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罗慧玲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我们深化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1.学校教育:架构教育“立交桥”。《决定》指出,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目前,我国国家资历框架还有待完善,需打通并架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体系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形成灵活、弹性、贯通的进阶结构,增添制度体系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终身能学的开放教育新局面。

2. 家庭教育:构建指导服务体系。《决定》指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以提升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体系。目前,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的师资严重不足,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专业技术为支撑,公共服务阵地为基础,服务实施机构为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高质量、多层次、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对提升公民素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社会教育: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决定》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现代化水平,不仅需要高科技人才,同样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靠标准引领,二靠产教融合,三靠终身学习,必须用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推进资历框架建设,完善职教体系,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二、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1.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决定》指出,完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需从三方面把握。一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新人。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担当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三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构建 “三全”育人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显著特征,目前需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全覆盖,需延伸普及到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培训等领域;二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要指导教师创建优质在线课程和专业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打造“金课”,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设高效实用的智慧校园,通过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应用,提高教育管理效能。

3.促进教育服务均等化。《决定》指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政府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保证。一是要保证义务教育全覆盖,包括贫困地区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各类残疾人;二是要办好乡村学前教育,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三是要创新公共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规范民办教育,满足多样化需求,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长庚

制度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进而决定着它的发展质量。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体现出的经济治理能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治理的基础性架构,它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改革思路和方向。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夯实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的必然要求。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由过去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演变为目前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涵盖了所有制、分配方式、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内容。这一基本内涵的扩展,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断适应调整、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内在要求。

创新和开放是驱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轮”。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能够有效推动要素配置改善和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实体经济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内可以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的良性治理循环,对外有利于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就是制度优势,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我国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崇拜“市场完美论”,也不迷信“政府万能论”,而是善于运用辩证法、两点论,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实现“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西方政府在重大危机面前的“政策瘫痪症”,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稳定器。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找准市场功能与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为高质量的强国经济、富民经济、创新经济、活力经济和开放经济,进一步夯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迈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点。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经济治理效能。其关键在于构建“3+2+X”的制度体系,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治理能力。其中,3是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是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X是指进一步完善其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具体地,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共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各项产业共生共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加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改革,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制度自治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掌控好创新和开放这两个经济发展的“轮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陈 弘

生态问题与现代文明相伴而生。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生态问题也要依靠人类智慧予以解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重优势,擘画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推进新时代“生态之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定制度自信,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善于规划、长于协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解决生态治理的长期性、整体性、复杂性难题,具有显著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民族大计,跳出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坚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党在生态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集中各方力量共治生态难题,使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全局性变化。短短几年,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次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令世界惊叹。我们可以有足够的制度自信,也理所应当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优势。

二、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的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还需要依托于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生态之治”着眼于制度的整体联动、治理的整体效应与总体效果,实现了几大融合: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写进党章和宪法,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若干任务举措,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融合;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绿色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突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元对立思维,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延伸生态环境治理链,制定了自然资源保护产权、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保护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融合;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清新空气、洁净水源、整洁居住环境的供给,维护后发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生态公正,实现了生态治理与政治价值的融合;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巴黎气候协定》的通过、生效和落实,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实现了美丽中国建设与美丽世界建设的融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意味着生态治理的体系化建设迈入更加成熟、稳定的阶段。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应当进一步加强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促进不同治理模式之间的协调互补,使生态治理体系更为严密有效。

三、加强制度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近14亿人口、生态资源条件先天不足、面对经济发展“三期叠加”下行压力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生态之治”的非凡定力,有赖于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四中全会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生态治理的制度保障之网越织越严密,越织越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全会描绘的制度图谱集中发力,强化制度执行,提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水平,通过最广泛、最真实的制度实践,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省社科联常委,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