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深读丨八旬老人笔底的南岳烽火岁月
2019-08-18 11:37:5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德荣] [责编:李 慧] 字体:【

辗转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长沙、芷江等地,手抄笔记垒起来有1米多高、超过200万字,还要将一个个故事和文化遗迹拍成短视频通过互联网传播,曾瀛洲20年如一日,坚持挖掘、整理、传播南岳抗战历史和红色文化——


八旬老人笔底的南岳烽火岁月


曾瀛洲在校对文稿。    文丽贵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德荣 通讯员 文丽贵

小桥流水旁、青砖黛瓦间,南岳古镇南街57号这座简朴的老房子,是曾瀛洲的家。

下午3时,曾瀛洲安顿好结束午憩的妻子,端坐到书桌前。翻看着密密麻麻的手稿,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一头扎进书柜翻寻。

曾瀛洲是我省“党史国史教育最佳五老宣传员”,已80高龄的他,至今仍每天坐在书房藤椅上,在夜色之中、台灯之下,认真查阅和抄写南岳的抗战资料。

曾瀛洲清瘦劲挺,目光灼灼。他说,他挖掘整理南岳抗战历史和红色文化,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和时间赛跑!

“南岳不止于宗教文化,红色光辉不能被忽略”

曾瀛洲1939年出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岳人。他的父亲当年作为进步青年,参加了国共合作开办的南岳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先后在南岳发表演讲或负责教学训练,共培养游击干部3000余名,训练班成为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培育抗日军事人才的摇篮。

“南岳因‘五岳独秀’闻名于世,其长久积淀的宗教文化,是促其成为著名景区的主因。”曾瀛洲说,“但是,南岳不止于宗教文化,南岳在抗战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曾瀛洲研究南岳抗战文化,最初是为了探寻父亲的足迹,那么后来则是因为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吸引。他说:“在浩瀚的史志资料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南岳。”

“这么多重要的抗战历史,如果不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重新展示出来,如何对得起那段光辉的历史、如何对得起南岳这座名山?”他决心拼尽余力,完成对南岳抗战文化的挖掘整理。

然而,手头的资料都是碎片化的,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发生在南岳的重大事件在本地根本就没有记录。

1999年,从南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退休后,得闲的曾瀛洲广泛阅读,搜寻线索,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便顺藤摸瓜。他先后辗转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长沙、芷江等地收集有关南岳的历史资料。

2005年,曾瀛洲和妻子旷满春前往桂林市图书馆和档案馆。此行,他顺利找到1939年5月29日的《救亡日报》,在第三版看到了叶剑英在南岳佛教救难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普渡众生要向艰难的现实敲门》。令他意外的是,当他们两人为了节约费用投宿七星公园栖霞寺,在与僧人聊天时,得知该寺竟收藏着周恩来题赠南岳巨赞法师“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手迹插图!

谈到这次桂林之行,曾瀛洲十分激动。这份意外之喜,足以让他忘记那一年他心肌梗塞“死里逃生”的经历。

每一份泛黄的案件卷宗,打开的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对于收集到的资料,曾瀛洲要一一筛选,不会用电脑,他就一直坚持手抄笔记。到现在,他的手抄笔记垒起来有1米多高,超过200万字。

这几年,当发现一些历史资料因时光流逝而损毁,或听闻他走访过的抗日老前辈离世,曾瀛洲就非常心痛。

“我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了……”曾瀛洲沉思半晌,然后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南岳的红色光辉不能被忽略!”

“每编一本书、讲好一个故事,我就年轻一回”

2017年,叶剑英诞辰120周年。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在南岳的室内拍摄现场,灯光明亮。曾瀛洲踏着夜色,匆匆赶来。

一个多小时的录制,曾瀛洲面对镜头侃侃而谈。那些风云际会的史实如同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平静而充满力量。

20年的奔走收集和整理,曾瀛洲成了名副其实的南岳历史专家。

他主编的《中共南岳地方史》2006年获衡阳市史志部门党史科研成果二等奖,《抗战中的南岳》2012年获省、市史志部门党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马杀贼 下马学佛》2015年获省、市史志部门党史科研成果二等奖,还有《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南岳佛教抗战文献汇编》等书,都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在南岳区,要讲南岳抗战历史和红色文化,一句“请曾瀛洲来”就是“定心丸”。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岳的红色文化,曾瀛洲无数次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义务宣讲,还在南岳大庙古戏台边向游客们讲述南岳的抗战故事。

“今天你们看到的大庙古戏台,当年就是南岳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毕业典礼召开的地方。《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就站在这个位置,指挥大家唱着这首歌开赴抗战前线……”曾瀛洲的讲解史料翔实,生动活泼,赢得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虽然已是南岳抗战历史的专家,但曾瀛洲却没有“架子”。当地史志部门需要他千辛万苦收集到的资料时,他会毫不犹豫整理一大袋;面对一位来自四川威县的参加过南岳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的后裔,他将掌握到的资料倾囊相授;面对同行请教,他也毫无保留;面对外出采访、宣讲等工作任务,他不会丝毫迟疑……

但鲜为人知的是,由于患有冠心病和肺部疾病,每次出门,曾瀛洲裤兜里总是揣着多种药。“让更多的人知道南岳抗战这段历史、传播红色文化,是我的事业。我觉得每编一本书、每讲好一个故事,我就年轻了一回。”曾瀛洲这样说。

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曾瀛洲也了解到一些新媒体传播方式。他说,如今的信息传播途径很多,希望能有更多的部门或个人对南岳的红色文化感兴趣。

“围绕南岳红色文化,将一个个故事和一处处文化遗迹拍成短视频,通过互联网传播,让更多人知道。”曾瀛洲说,只要是讲述南岳抗战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他都可以义务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和帮助。

“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我要与时间赛跑”

“要喝点水不?”“要不要将枕头垫高一点?”……采访中,曾瀛洲不时到卧室察看妻子,问前问后。安顿一会儿后,又返回书房。

2010年,妻子旷满春患上脑瘤,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这几年病情日渐严重,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

曾瀛洲与妻子是同学,也是曾经一起教书的同事,还是他研究南岳红色历史的得力助手。曾瀛洲退休后,妻子负责帮他复印文件、查找资料、校正手稿。两人配合得相当默契,直到妻子病重。

儿女远在外地,曾瀛洲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他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白天,他照料妻子的日常起居、打针服药;晚上,他待妻子休息后,再进书房辛勤笔耕。

橘色台灯下,翻阅摘抄资料,是曾瀛洲一天中最安静的时间。一同静下来的,还有几十年都没有变、几平方米大小的书房。

曾瀛洲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衣服鞋子破了不舍得扔,饮食也非常简单。暑热袭人的书房,他连空调都舍不得装。在邻居眼里,他是一个对事业认真、对妻子细心,待人平和、生活简朴的人,共产党员的质朴无华与清风硬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肩上的责任、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位八旬老人心力交瘁。他也曾想到过放弃。“但一想到共产党员的担当,想到还有很多南岳抗战史料在尘封中向我召唤,想到要与时间赛跑,我就一次次说服自己坚持了下来。”

“记录历史就是为了不忘历史,历史如同一团火焰,照亮着我们来时的路,也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曾瀛洲说,他现在正在编写《南岳地方志》,要赶快把还未到位的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对以后研究党史、南岳历史有用。

“我在旧社会出生,小时候亲眼见过日本人在南岳扫荡,也经历过战乱……而这一生令我感到最为自豪的事,就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理理泛白的头发,曾瀛洲挺起老而弥坚的身板,坚定地说。

1978年,曾瀛洲怀着对党的无限崇敬,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也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这份初心,成为他践行一生的诺言,也成为他奋斗一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