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记者再走长征路丨断臂将军
2019-07-05 07:12:43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刘文韬 李国斌] [责编:谭思敏] 字体:【

断臂将军

6月28日,绥宁县瓦屋塘镇,鸡公坡战役贺龙指挥部及其纪念设施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文韬 李国斌

在不施麻药的情况下,手臂被锯子慢慢锯掉,有多疼?能忍受吗?个中痛苦,不敢想象,也恐怕非一般人可以承受。

然而,84年前,在红军长征途中,却有一位红军指挥员,为了能继续打仗干革命,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条件下,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让医生用一把普通的木工锯子,将自己负伤的右臂,连骨带肉,整条锯掉,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这位红军指挥员,就是时任红二军团五师师长、后被毛泽东誉为“独臂将军”的共和国上将贺炳炎。

6月下旬,记者来到绥宁县黄土矿镇同乐社区。蹚着碎石小径,穿过几栋古朴的乡村民居,一栋褐色的老木房子静静伫立。这便是当年红军的战地临时医院旧址。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当地政府的修复,旧址仍保持原样。一间小小的木屋内,一张由两条板凳、一块门板搭建的“手术床”架立其中。旁边的木板墙上,挂着一把木工用的锯子和一卷深褐色的麻绳。

“我父亲告诉我,贺炳炎将军当年就是在这间屋内,用这样简陋的工具做的手术。”红军后代、同乐社区党支部委员袁均尾感慨地说。他的父亲袁公仕时任红五师通信员,曾目睹了贺炳炎当时在战斗中负伤以及做“手术”的难忘情景。

1935年12月21日,红二军团到达绥宁桃坪至黄土坑(即今天的黄土矿)一带。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挡红军向西南挺进,连夜赶到黄土坑与瓦屋塘之间的鸡公坡一带布防,企图南北夹击红军。

第二天,担任前卫的贺炳炎红五师第十五团在经过鸡公坡的土地坳时,遭遇敌人的阻击,双方发生激战。

“由于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红军久攻不下,伤亡较大。当时贺师长急了,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冲’,便端着枪往上冲。”袁均尾向记者转述父亲告诉他的战斗场景。

红军战士们见师长冲锋在前,也全都跃出简易战壕,与敌人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战斗。

敌人的机枪子弹如雨点般扫向红军,不时有红军战士倒下,冲在前面的贺炳炎也不幸右臂中弹负伤,血流如注。

自1929年随父亲参加贺龙的红军部队以来,贺炳炎在历次战斗中曾5次负伤。每次负伤,他都是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战斗。这次,他挣扎着仍想继续往前冲,可踉踉跄跄地没走几步,便一头昏倒在地。

由于受伤严重,鲜血难以止住,贺炳炎被转移到距战场一山之隔的黄土坑战地临时医院救治。

袁均尾的父亲袁公仕,也在这场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将尾骶骨打穿,送到了战地临时医院。

袁均尾说:“经过红二军团卫生部部长贺彪的紧急抢救,贺炳炎的伤口不再流血,人也渐渐清醒。他看到我父亲躺在旁边的担架上,还笑着问,‘红小鬼,痛不痛?’父亲回答说‘不痛’。贺炳炎赞许地说,‘对,红军就是要不怕痛。’”

得知贺炳炎身负重伤,军团长贺龙也急忙策马赶来,查看爱将的伤情。

经过医生检查,贺炳炎伤势非常严重,只有尽快截肢才能保住性命。可当时,战地医院仅有的一点医疗器械已随总部机关转移,一时难以运回。医生只好从附近老乡家找来一把木工用的普通锯子,准备用它来锯掉贺炳炎受重伤的右臂。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准备手术时,医务人员翻遍药箱,却找不到半点麻醉药,只有吗啡。但是,吗啡虽然可以止痛,可用多了会损伤大脑,而且还可能上瘾。

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半昏迷状态的贺炳炎说话了:“我不要吗啡,直接锯吧。关云长都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共产党员呢。”

贺彪只得将一块毛巾塞进他嘴里,并要几名战士按住他的四肢。但贺炳炎却提出用绳子将自己绑在门板搭成的“手术床”上。

将他全身绑定,又用盐水将伤口简单消毒后,“手术”开始了。起初,医生有点紧张,怎么也不敢使劲,贺炳炎鼓励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

随着木锯“吱嘎吱嘎”一点一点地慢慢锯下,贺炳炎疼得两腿伸得笔直,左手死死抠住门板边,豆大的汗珠直往外涌,却硬是没有哼一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痛苦煎熬,“手术”终于完成。而他嘴中的毛巾,已被咬出几个大洞。

手术后,一直在外守候的贺龙进到屋内询问情况。贺炳炎看到他的第一句话便问:“总指挥,我还能打仗吗?”贺龙紧紧握住他的左手,眼含热泪说:“你不是还有左手吗?只要有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

贺龙又从地上捡起几块截下的碎骨,用随身手帕小心翼翼地包好,说:“我要把它们留起来,长征还刚刚开始,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失去右臂的这一年,贺炳炎22岁。就在手术后的第7天,他又回到了前线,继续指挥部队驰骋疆场,直至革命胜利……

贺炳炎忍痛断臂的壮举,令当地百姓深感震撼和钦佩。他们为红军将士的惊人意志所倾倒,更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所折服。大部队走了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和照顾了留下来的红军伤员。

袁均尾说,当时包括他父亲在内,还有21名红军战士因伤重不能行军,被托付给当地村民。村民们将他们收留,有的认作儿子,有的当作女婿,从而躲过了敌人的疯狂搜捕。他父亲其实原名叫盛芳珍,后因被一位袁姓村民认作儿子,便将名字改成了袁公仕。他一直保持红军本色,新中国成立后,还先后担任过村里的农会武装委员、生产队长。

硝烟已逝。青山掩映下,今天的黄土矿镇一派安逸祥和。而在战地临时医院旧址的一堵木板墙上,还张贴着一幅当年贺龙看望红军伤员后,有感而发的题词:“为苏维埃流血最光荣!”仿佛在提醒人们,革命成功来之不易……

6月28日,绥宁县黄土矿镇彭家祠堂红军战地医院旧址,这间房就是“独臂将军”——共和国上将贺炳炎当年进行手术的地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童迪 摄

采访手记

新长征仍然需要“硬骨头”

刘文韬

作为一名在战斗中多次负伤的红军指挥员,作为有血有肉的人,贺炳炎将军不会不知道,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手臂截掉,会承受多大的痛苦,但他仍坦然地让医生实施了“手术”。

“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骨头”的“硬”,是一种意志,这种意志,是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在艰苦磨砺中锻造出来的;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缘自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无比坚定和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使贺炳炎经受住了非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考验,书写了红军长征史上的一段传奇。

长征途中,正是有千千万万像贺炳炎这样的红军将士,凭着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与国民党反动派及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殊死的搏斗,才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军人要有些血性。军人的血性是什么?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抛洒自己的一腔热血。今天,时代不同了,环境不同了,但使命依然未变。走在新长征的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依然要有血性,依然“骨头”要“硬”,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才能抵挡住“酒绿灯红”的一切诱惑,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