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湖南,应急救灾能力如何?如何保一方平安?
2019-01-22 10:01:5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曾璇] 字体:【

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决定湖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省份,承受过除火山地震、海洋灾害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的“摧残”;近年来,全省人口较快增长,人们聚居模式和生产方式等发生改变,城乡火灾也渐成最为多发的灾害之一 ——

湖南,应急救灾能力如何

2018年11月7日,长沙市开福区蔡锷路一幢二层楼的门面突发大火,消防员在扑救大火。(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彭雅惠

有史以来,湖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之地。

从历史记录看,每隔3至5年,我省容易出现一次较大灾害。凡事预则立,预防和抗拒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摆在湖南面前的重要任务。

2018年10月底,省应急管理厅挂牌,随即启动“强管理,能应急”大调研,对全省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摸底。其中,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城乡消防、减灾救灾等5方面,是我省未来应急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此次调研的重点。

我省应急救援能力如何?如何未雨绸缪保一方平安?

2019年1月16日,省应急管理厅发布调研结果,对上述问题详细解析。

1.水旱灾害:着重解决“新问题”

水情是湖南的重要省情,水多、水少俱成灾。

仅“十二五”以来,我省就先后遭遇2013年全省性特大干旱、2016年资水流域性洪水、2017年洞庭湖水系特大洪水。

总体来看,我省已经具备应对一般性洪旱灾害的能力。

持续多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全省初步形成了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等工程防灾减灾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堤防总长度近2万公里,保护四水干支流沿线120多个重要城镇和洞庭湖区226个大小堤垸;建成各类灌区7.39万处、灌排泵站5.32万处、农村饮水工程2.3万处,保障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需求。

防汛抗旱综合应用平台已初步建成,网络覆盖延伸到水利部、长江委、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省气象局及14个市州、所有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可为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

调研报告指出,目前我省防汛抗旱不断显露新问题,应引起重视。

社会救援队伍的底数尚未掌握,组织社会救援队伍参与救灾的机制还未建立。

我省农村青壮年劳力普遍外出打工经商,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导致查险、处险、抢险等群众队伍难以落实,这一问题在湖区尤为突出。如,洞庭湖区防洪任务十分繁重的华容县反映,该县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时,需上堤劳力2.8万人,但可以组织的青壮年劳力仅1.6万人。

调研报告建议,我省尽快对现有防汛抗旱队伍的数量、人数、专业及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将分散于有关部门的综合性、多用途抢险救援队伍和装备物资整合,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调度,便于开展非常态救灾;同时,加紧建设应急管理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网络体系,将水利、民政、林业、地震、消防等部门的有关信息资源接入并高度整合,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由“物理拼装”到“化学融合”。

2.地质灾害:亟待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湖南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达164459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7.6%。截至2018年8月,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0529处,威胁人口120多万。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湖南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前三位,防灾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省自然资源厅已建立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14个市州本级和85个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已挂牌成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基本实现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常态化。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体系基本建成,可为预防处置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提供支撑服务。

调研发现,我省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仍存在突出问题。

《湖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针对我省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但总体上与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要求不匹配,与现在的运行机制也不相适应。

调研报告建议,我省应根据地质灾害具备平常状态和灾害状态两种形态的特性,构建包括预防准备机制、决策处置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调查评估机制、应急合作机制等内容的应急机制,并从预防预警、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及善后工作等环节,明确应急预案建设,使具体内容更加细致并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我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全省必须加强经常性的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多方参与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和防灾避灾演练,以提高快速反应与协同救援能力,强化群众临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3.森林防火: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省份。

调研发现,近年来,我省森林防火在预防、扑救、保障三方面均有明显加强。

但随着全球气温仍持续攀升,我省也呈现出气温增高、强对流天气多、雨水分布不均、干旱持续时间长、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气候年际波动等异常情况。同时,在实施封山育林、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我省森林覆盖率较快增长,林下可燃物积累加快;加上全省中幼林比重高达68.7%,且树种结构单一,森林自身抗火能力较差。湖南森林防火已由季节性向全年性变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全省森林防火能力有待提高:火情瞭望覆盖率仅为35.5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森林防火通讯覆盖率虽然达到74.07%,但林区卫星通信和机动通信保障能力不强,有线基础网络建设不畅,存在部分盲区;已组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扑火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林火阻隔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

调研报告建议,我省应全力提高森林防灭火科技水平。一方面依托林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组建森林防灭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森林防灭火机械装备检测检验中心,围绕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特殊山地林火扑救、扑火队员安全防范、森林可燃物调控、森林火灾防控装备研制、航空灭火、雷击火防控和森林防灭火机械装备检验等,开展防灭火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开发推广和防灭火管理科学研究,提高森林防灭火理论研究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全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在多种灾害下出动航空飞机参与的救援机制,进一步推广无人飞机在森林火灾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4.城乡消防:加强公共消防基础保障

调研发现,我省因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衍生的火灾风险逐渐突显。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滞后、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影响全省消防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省乡镇一级市政消火栓缺额17.1%,城市消防队站缺额超过15%,城市消防站消防车辆、城市主战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等未达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备要求。此外,省内公众对消防工作的参与意识不强,有组织的宣传、逃生演习活动不多,对身边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习以为常,我省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参与率约为万分之0.7,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全省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消防车通道堵塞情况,特别是老旧小区、繁华商圈等地域。

调研报告建议,今后我省需狠抓公共消防安全基础保障。构建“以特勤站和普通站为核心、小型消防站全面覆盖”的城镇消防队站体系,实现消防队站建设、力量资源配置和灭火救援效能良性循环。

在长沙等大型城市,着力推广“中心消防站”建设模式,充分发挥 “大站带小站、小站带一片” 的力量格,分区建立集执勤备战、消防员轮训、实战化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和指挥调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中心消防站。

在政府投入消防经费受限的区域,推广小型消防站建设,便于规划、建设,减少消防站的覆盖盲区,凸显“小、快、灵”的快速处置的优势。

在农村,推动消防路改、水改、电改、灶改、寨改“五改”工程,提高农村地区火灾防控“硬实力”,按照“一村一志愿队、一乡一专职队”要求,加强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力争在2019年消除乡镇消防队伍建设空白点。

5.救灾减灾: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省份,多数年份我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均有灾害发生,且呈现出重复受灾现象。

此前,我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

但“九龙治水”的困局始终制约我省救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我省减灾救灾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民政、水利、气象、地震、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因职能分工不同,缺乏统一协调管理,从而造成各部门只关注本领域的减灾救灾信息,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共享,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及交换格式。

灾害发生后,往往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联合开展行动,而各种资源无法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优势,这导致综合减灾问题的常态协调能力较弱。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正式纳入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范畴,传统的自然灾害救助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进一步转变,相关涉灾部门的职能整合为破解“九龙治水”困局奠定了基础。

调研报告建议,加紧探索建立湖南减灾救灾共享协调机制。省应急部门应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厅对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研究制定防灾减灾救灾信息传递与共享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建设涵盖主要涉灾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害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种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以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