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为了丝弦火种代代传
2018-10-26 09:47: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姜鸿丽] [责编:曾璇] 字体:【

为了丝弦火种代代传

——记常德丝弦名家胡楠

胡楠给年轻人传授常德丝弦技艺。 欧阳建强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姜鸿丽

常德市武陵区文化馆多功能厅里琴弦声动,曲腔婉转,常德丝弦名家、常德丝弦市级非遗传承人胡楠,正带着几名文化馆干部排练常德丝弦,一字一字、一人一人地纠正咬字甩腔。

趁着他们练唱的间隙,她转背悄悄地含了一粒速效救心丸。两个月来,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胡楠跟着武陵区文化馆的干部北上天津、南下杭州,回来后马不停蹄地为省市两场重要比赛编排新的常德丝弦曲目,着实累坏了。身边朋友不理解胡楠为啥这般拼命,她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常德丝弦的原貌呈现出来,把常德丝弦技艺代代传承下来。”

魂牵梦绕是丝弦

今年70岁的胡楠是永顺人,1953年跟随外婆来到常德生活。13岁时,胡楠进入常德丝弦第一个专业性表演团体——武陵春曲艺社,跟随匡鹤龄、戴望本两位老师学习常德丝弦,吸收常德丝弦徐派唱腔的精华。从1961年到1978年的风云变幻里,常德丝弦的曲调已不知不觉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

常德丝弦的学习靠心传口授,要通过5年学徒、2年实习才能出师。学员中年龄最小的胡楠心无旁骛,白天学习,晚上看演出,回来再揣摩。清晨4点,她就起床到南碈电排对着风眼练声练气,靠回声辨别发音和气息,不论寒暑冬夏从未间断;1964年,湖南省广播电台到常德录制常德丝弦,因为没有隔音设备须半夜录音,遇到鸡鸣鸟叫便重来,100多天里,胡楠每天晚上11点录制到凌晨三四点,从不叫苦叫累。胡楠学习用心,老师们也特别喜欢她,常常为她单独开“小灶”。短短两三年时间,胡楠学会了近百种曲牌,《昭君出塞》《宝玉哭灵》《双下山》等名曲名段更是不在话下。胡楠和同伴演唱的《滨湖颂》和《昭君出塞》于1964年分别被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播放,胡楠也随着常德丝弦红极一时。

历史风云变幻,世事涤荡沉浮。胡楠的丝弦人生随着地方曲艺常德丝弦的荣枯而跌宕起伏。1968年,就在胡楠的演艺生涯即将迎来辉煌、有所成就的时候,集体所有制的武陵春曲艺社却不得不解散。胡楠辗转到常德内衣厂当了一名挡车工,在枯燥的机器轰鸣声中过起了3班倒的工人生活。

5年后,胡楠再次被调入常德市文艺宣传队,与丝弦再续了6年缘分。这段时间胡楠的艺术唱腔、嗓音条件更为成熟,她每天练唱8个小时,为了演好一段10分钟的常德丝弦,往往要练上20多天。除了演出练唱,她还参与编曲,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对常德丝弦的理解也更深,唱腔从青涩走向成熟。令胡楠痛心的是,常德丝弦繁荣的场景再次于1979年戛然而止,她重回工厂,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我和常德丝弦的缘分已经尽了。”心有不甘的胡楠擦干眼泪,把对常德丝弦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深深地埋在了记忆深处。从此,常德丝弦成为胡楠心头最柔软的情感记忆,30多年不去触碰。然而,从濒临灭绝到生命复苏,从抢救挖掘走向繁荣兴旺,常德丝弦起承转合一路走来,散发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却一直让胡楠念兹在兹。

2009年,常德丝弦的老艺术家们回常德市武陵区文化馆参加60周年馆庆活动。聚会时大家兴之所至,敲着碟子唱起了常德丝弦,唱着唱着,人人泪流满面。

胡楠含泪起身说:“我听匡鹤龄师父、李玉成师爷回忆说,解放前常德各地都有丝弦,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咬字行腔。常德市城区的丝弦主要在东门到西门、北门(现常德市第一中学附近)到下南门区域流行,并以此区域方言为标准常德话,按字行腔。1988年常德地改市,这一区域就是以前的常德市,现在的武陵区。”

这些年,国家层面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常德丝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原因,常德丝弦的传承却差强人意。面对常德丝弦的歌舞化倾向,胡楠和老艺术家们一边擦拭眼泪一边坦露真情:“我们有责任把常德丝弦传承和发扬光大,要不以后可能就听不到真正的常德丝弦了。”

活态传承续薪火

近年来,在常德市武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常德丝弦老艺人们的鼎力支持下,常德市武陵区文体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付芳丹,带领文化干部深耕常德丝弦,坚守本体传承,让胡楠看到了常德丝弦传承的希望。2016年,在付芳丹的多次邀请之下,为了不让真正的常德丝弦“失传”,胡楠终于“出山”。与阔别30余载的常德丝弦再次相逢,胡楠百感交集:“老艺人们年纪都大了,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把常德丝弦丰富的曲牌和经典的唱段倾囊相授。”

虽然常德丝弦有乐谱流传于世,但它只能辅助记忆,关键还在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为了教授传统曲牌和唱腔,胡楠把照顾孙女和家庭的责任交给丈夫,自己每天到武陵区文化馆为干部学员上课;出于对常德丝弦的敬畏,无论是上课,还是编曲,胡楠都一丝不苟,态度严谨。每次上课,胡楠精心备课。一句唱词,她往往教唱四五种行腔方法,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变化;创编新的常德丝弦节目,她常常废寝忘食,凌晨起床创作;为了让学员们理解剧情,她让《宝玉哭灵》的演员们熟读《红楼梦》……

胡楠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常常在演员们临场演出时还在弥补他们的不足。今年6月,武陵区艺术团到天津参加全国非遗项目展演,连续演出3场。演出《王婆骂鸡》时,剧中王婆唱到:“我的鸡子五斤八两。”希大姐回唱:“不是的,明明只有一斤四两,拳头大的一只鸡。”调解的叶爹就此断定是希大姐把王婆的鸡吃了。由于语言差别,北方观众不理解为什么断定是希大姐吃了鸡。付芳丹偶然提起观众的疑惑,胡楠却记在了心里。晚上回去,她立即琢磨如何让北方观众能够了解剧情。第二天,她便细微调整了主演王婆的演员杨羹华的表情和眼神,使剧情表达更为完美。

几年来,胡楠为武陵区带出了李庭婷、于淼、杨羮华、张兰等一批集弹、唱、演于一身的常德丝弦新秀,恢复排演了《双下山》《王婆骂鸡》《昭君出塞》等众多传统剧目。

创新传承不伤根

任何一门曲艺的传承,都像庄子笔下的庖丁、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一样,建立在对技艺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的基础之上,常德丝弦也不例外。

“常德丝弦经过几百年的民间粹炼传承下来的曲艺精华。改革不能忘本,创新不能伤根。离开了常德丝弦本体的创新无异于杀鸡取卵,离开常德丝弦的特色和唱腔发展,势必会失去生命力。”胡楠对常德丝弦一直坚守本心,坚持原汁原味地传承。

坚持传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对需要发展的地方科学地调整。胡楠认为,常德方言的多样性影响着唱腔的演唱技巧。常德丝弦讲求按字行腔,字正腔圆,核心是字正腔圆,演唱者应该根据演唱环境、剧情发展和人物需要来处理每一个字的行腔。比如,在《风雪送亲人》的唱段中,有一句词“急急忙忙往前走”,胡楠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在处理技巧上,给“往”字加了一个倚音和一个下滑音,听起来才字正腔圆,音随韵转。

去年赴京演出的常德汉剧高腔大戏《帅孟奇》,采用了曲艺和戏曲相结合的方式,用常德高腔深情演绎帅老的故事,用常德丝弦说唱帅老的生平,胡楠应邀参与常德丝弦部分的唱腔设计。一个月里,胡楠精选一个又一个曲牌,一句又一句试唱, 最终4幕剧7段常德丝弦,她融入了川路一流、川路二流、渭腔、叠断桥等6个曲牌,都是近年几乎没有传唱的却又是丝弦的重要曲牌。川路一流转渭腔,传统中很少用半音,胡楠根据剧情和情感需要,在“帅妈妈”一句唱词中创新使用半音,一声轻声呼唤,第二声像是远山的呼唤在山涧中回荡,对帅妈妈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5月23日,《帅孟奇》赴京演出,博得了阵阵喝彩。在场的领导、专家惊叹:“常德丝弦太好听了!”

看到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常德丝弦节目,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赞不绝口:“这种活态传承还原了常德丝弦的原貌,让它回到了曲艺的本体。”

而胡楠,则在常德丝弦的传承中找到了人生的精神坐标。

“要把常德丝弦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