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青春8090丨蒋能杰:拍摄乡村 传播希望
2018-05-18 08:25:3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张璐] 字体:【

蒋能杰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记者 李国斌

【名片】

蒋能杰,湖南新宁人,1985年生,公益导演。近10年来,他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乡村教育等社会问题。

【故事】

12岁的留守儿童云洁(外号矮婆),在山村里与腿脚残疾的奶奶及两个妹妹相依为命。她在上学的同时,还负担着繁重的家务,平静的日子里,即将升学的好友们相继离家,南下打工。而奶奶的突然离世,使她的童年生活戛然而止,开始独立面对残酷的生活和人生。

“85后”导演蒋能杰历时3年,拍摄制作了影片《矮婆》。这是一部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教育为题材的公益电影,也是深刻关注社会问题的乡村题材电影作品。

“《矮婆》已经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入围了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5月15日,蒋能杰兴奋地告诉记者。

电影《矮婆》是他从纪录片到剧情长片的转型之作。蒋能杰说,从拍纪录片到拍电影,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是创作初衷没变:让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和留守儿童现状。

此前,他已经持续关注留守儿童、乡村教育等社会问题10个年头,拍摄了留守儿童系列纪录片三部曲:《村小的孩子》《路》《加一》。

生长于湖南新宁的他,从农村走出来,又用镜头去记录家乡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他也算半个留守儿童。幼年时,父母都曾长时间外出打工。“那时候,村里和我一样留守的孩子太多了,不觉得特别。到上大学后,就开始关注这个群体,感觉我们缺失了很多东西。”蒋能杰说,小时留守的经历让自己对这个群体有着深深的担忧。

《村小的孩子》拍摄时间长达6年,他曾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常有无力感,觉得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但他还是带领团队坚持了下来。他说:“这是一种无奈的坚持,一个原因是因为真实的力量,另一个原因是我找到了纪录片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很感谢纪录片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

蒋能杰坚信,传播是有价值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可能引起重视。他带着纪录片去了全国许多地方,先后公益放映数百场。“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教育的困境,以及需求。只有做好乡村教育,这些留守儿童才可能有好的未来。”

仅仅记录已经不够,他还开始着手做更多。2016年7月,他创办了棉花沙图书屋,整理自己收藏的1200多册书籍,在自己家二楼开办了第一家图书屋,邀请村里孩子们来借阅书籍。同年9月,他通过网络平台筹集到善款4万元,开办了第二家乡村公益图书屋。目前,他已在新宁县建成4家乡村公益图书屋。尤其是第四家,已有超过600人办理借书证,平均每天借书量超过100本。

“希望在图书屋里,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通过书本看见不同的世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蒋能杰说。

5月上旬,2018年“湖南好人”4月榜单揭晓,蒋能杰榜上有名,获评为“助人为乐好人”。“这是荣誉,更是激励。”蒋能杰说,今后将继续用公益影像的方式关注社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做公益,更好地为乡村孩子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