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安全优先,网约车方能行稳致远
2018-05-13 08:15:2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曾璇] 字体:【

王旭东

这几天,郑州空姐搭乘滴滴网约车遇害案刷爆了网络朋友圈。5月12日,案件正式告破。

这桩令人发指的“空姐遇害案”,再次引爆了人们对独身女性出行安全隐患的巨大担忧,也揭开了网约车安全防范机制上存在的种种漏洞。5月11日,滴滴公司发布通报,承认滴滴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并宣布从12日起对滴滴顺风车下线一周整改。

在人们习惯选择共享出行方式的今天,用法律来保障出行权益,无疑是对人的生命权的最大尊重。不可否认,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司机、车辆和网约车平台等多方面作了规定,已将安全问题考虑在列,但“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我们才发现,网约车行业的有些安全保障只是“看上去很美”,是“纸糊的安全”,一捅就破。

其实,社会各方对网约车司机素质参差不齐早有议论。深圳市相关部门曾发布数据显示:深圳全市网约车司机中共有2231人身份异常,其中758人为涉毒前科人员,1433人为全国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在车辆安全性能方面,全市有6170辆车状态异常,其中有664辆已达到报废标准。

亡羊补牢,“制度补丁”必须及时打上。有消息称,5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之前的相关制度规范基础上,再进行补充与完善,是当下我们必须做的工作。有规矩,就应该守规矩,“制度性补牢”只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只有“把安全挺在前面”,网约车才能行稳致远。今后,无论是监管还是平台,无论是网约车还是乘客,恐怕都要树立“无安全、不网约”的理念。无须因为一桩恶性杀人案件便否认整个共享出行业态,但要提醒的是,缺失安全,一切“归零”。或许,共享出行要赢得未来,就必须在规矩引领下把好“方向盘”,在制度保驾下系好“安全带”,真正保证网约车安全行驶在法治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