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湖湘英烈丨何叔衡:苏维埃的“一头牛”
2018-04-24 07:18:2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谭思敏] 字体:【

何叔衡(资料图片)

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在何叔衡59年的革命生涯中,创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个之最:最年长的中共一大代表,苏维埃红色政权最早的“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壮烈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宁乡县(今宁乡市)一个农民家庭,7岁起就看牛、砍柴、割草、干家务活。由于家境贫寒,经常揭不开锅。一天,何叔衡放牛回来吃饭没吃饱,期待地说:“吃饭要是像牛吃草那样能放肆吃就好了。”他父亲听后说:“你长大了像牛一样做事,一定会吃得饱的。”少年叔衡牢记了父亲的这句话,平生一直“像牛一样地做事”。

何叔衡自幼勤奋好学,在8年的私塾学习中,他不仅修完了四书五经,还饱读了大量历史名著。1902年,26岁的何叔衡考中秀才,但他无意为官,宁愿到乡间种地教书。一边教书,一边抓紧时间学习。

1913年,37岁的何叔衡来到长沙,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旋即转入省立一师。同班同学绝大多数比他小,一师的负责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来当学生,何叔衡诚恳而又谦虚地说:“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耽误了青春。旧学根底浅,新学才启蒙,急盼求新学,想为国为民出力。”

在一师期间,何叔衡结识了毛泽东,两人虽然相差17岁,但很快建立了友谊。他对毛泽东十分钦佩,毛泽东对他十分尊敬,“毛润之所谋,何胡子所趋;何胡子所断,毛润之所赞。”何叔衡一师毕业后,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作为年龄最大的会员,何叔衡热心会务,担任了学会的执行委员长。

五四运动后,何叔衡开始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他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共同筹建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6月29日,何叔衡与毛泽东代表湖南早期中共组织,参加了7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10月,与毛泽东共同创建中共湖南省支部,毛泽东任支部委员,何叔衡任支部组织委员。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何叔衡这个时期的工作,说“叔衡办事,可当大局。”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何叔衡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8年6月,何叔衡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7月,何叔衡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1931年11月,何叔衡奉命进入中央苏区,与毛泽东等参加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为新生的革命政权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和条例,并在实践中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公正无私,依法办案,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何叔衡被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红军长征后不久,苏区变为游击区,1935年2月,党决定让何叔衡、瞿秋白、邓子恢一起转移到白区去,并派了警卫员护送他们出封锁线。他们白天不便走,只能晚上跋山涉水。年近花甲、疾病缠身的何叔衡,行走更艰难。2月24日清晨,当这支小部队走到福建长汀县境时,被国民党军包围。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何叔衡坠崖牺牲。

1937年延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六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在为牺牲的同志致哀时郑重提到了何叔衡的名字。老战友、诗人萧三在《怀念何叔衡》一诗中也写道:“矍铄老翁何叔衡,建党初期立殊勋。作事不辞牛荷重,感情一堆烈火腾。平日能谋更善断,赤胆忠心无与伦。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

(执笔:省委党史研究室 罗付金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