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强化“互联网+”驱动 助推服务业跑出加速度
2018-04-17 07:24:4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谭思敏] 字体:【

制图/刘铮铮

黄韬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加大对服务业的引导支持,推动了服务业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42703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为51.6%;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比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1.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已连续5年领跑。服务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促进了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湖南省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为48.4%,略低于全国水平,但比上年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形势喜人。总体来看,我省服务业潜力巨大,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目前我省服务产业的主要支撑仍是商务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其他30余个行业平均贡献率不到2%。

二是企业缺乏内生动力。我省服务业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受制于企业经营能力及资金预算,品牌意识不强,信息化、数据化能力较弱,后续发展动力明显不足。据统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12个行业贡献率低于去年同期。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生产性服务是面向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向消费性服务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是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目前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50%左右,而我国这一数据仅为15%左右。

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广泛应用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力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拉动也比较明显。

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组织了一系列专项活动,通过购买专业培训、制定帮扶政策等提升服务业“互联网+”水平。比如启动“十万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在网络平台上便捷按需使用生产力工具和第三方服务资源——这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以及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上云”计划要得以落地实施,还需要破解以下问题:

首先,服务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因缺乏信息化意识,企业数据积累严重不足,导致“互联网+”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即使“上云”,也很可能因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而使“互联网+”流于形式,甚至造成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

其次,中小企业大都自身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因而更依赖社会化平台和第三方服务商的引导和服务。外部服务商特别是互联网服务商的能力、专业程度参差不齐,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服务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效率和信心。长此以往,服务业中小企业仍将陷于粗放经营、低质竞争、远离市场和客户的传统发展模式。

再次,“互联网+服务业”须以实现服务业企业数据沉淀为基础,进而通过大数据应用推动我省服务产业的规模化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就大数据战略实施达成共识、制定规划,各平台、各服务商应做好打通数据的技术规划和工作准备。

综上所述,我省传统服务业底子薄、难点多,必须将利用“互联网+”实现服务业的高效转型和上档升级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笔者建议如下——

继续加强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引导。一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在用水、用电和用地上给予倾斜和扶持,鼓励其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强化服务业企业对“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品牌建设的重视,引导其用好政策和优质公共资源。

建立服务业产业服务云平台。通过制定企业服务数据标准、平台接口标准,鼓励发展企业、行业、产业服务平台,特别是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确保我省“互联网+服务”水平基础夯实、不断进步;切实加强企业、服务商等与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效连接,引导服务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效发展。

建立企业运营管理大数据库。通过为企业提供各类互联网管理工具、服务工具及其有效组合,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服务的“云化”,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和标准,加大与核心消费群体及服务对象的互动和共创。通过云平台和数据库应用,使服务业企业由单纯追求销量的传统服务者,向更强调消费者连接、共创的智慧型组织进化,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服务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和战略构建,洞悉企业、产业、行业运行趋势,从而让优质公共资源真正惠及有品牌发展潜力、有社会责任意识、有产品研发及客户服务能力的优秀服务业企业,真正做出标杆、示范案例,形成龙头带动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竞网集团总裁、百度(长沙)创新中心董事长,湖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