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深山里“长”出顶级“新材料”
2017-12-07 08:31:4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曾璇] 字体:【

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产业,由中科院的中试项目萌芽,在阵痛中转型升级,迅速成长为全国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深山里“长”出顶级“新材料”

12月4日,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恒裕科技公司员工在光学影像筛选机前校验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成品。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通讯员 向晓玲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向晓玲

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群山环抱,一条小河在冬日的阳光里轻轻地流淌着。

12月5日,记者行走在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如果不是标准化的现代化厂房和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很容易让人产生进入公园的错觉。

这个办在大山里的开发区,交出的成绩单十分惊人:全国氮气雾化铝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区内企业发起制定;园区微细球形铝粉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7%,微细铝粉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土耳其、新西兰、韩国、俄罗斯、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园区内以铝系列精深加工、新金属材料加工产业为主的9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制定行业标准——

港珠澳大桥、三星电子都有“泸溪元素”

2017年9月,在湖南金天高科技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召集下,全国9家规模生产微细球形铝粉企业的”掌门人”,齐聚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商未来发展大计。

像这样的行业会议,每年都会在泸溪县召开几次,其他地区的企业“掌门人”每次都会不远千里准时赴约。

“抢占了先机,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 湖南金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代水说,泸溪县是全国最早生产微细球形铝粉的地方,“氮气雾化铝粉”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均由泸溪县新材料科技企业制定。

行业话语权,是企业在市场上拼来的。

“韩国的三星电子、现代汽车都是我们的客户。” 李代水告诉记者,该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资格到韩国参加特细球形铝粉竞标的企业。公司生产的特细球形铝粉、铝基合金复合粉体材料、新型功能性金属粉体属国家鼓励支持的高性能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全国特细球形铝粉市场上,一直是领跑者。

除了球形铝粉,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其他新材料产品同样大放异彩。

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使用了42万吨含钒高端精品钢材。而提供钢材的宝钢、华菱钢铁等知名企业,长期从湖南众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钒氮合金,用于制造含钒高端精品钢材。

“这一世界奇迹,有我们泸溪元素。”公司副总经理刘本建自豪地说,钒氮合金是优良的炼钢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改善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降低炼钢生产成本。该公司也是我省唯一出口钒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产品远销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目前,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聚集了微细球形铝粉、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铝基合金复合粉体材料、功能性涂料和纳米级材料、电解铬、钒氮合金、铝型材等七大新材料生产企业。其中,微细球形铝粉占到了全国67%的市场份额。

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诞生“全球首创”

走进湖南恒裕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2018年1月,但公司董事长刘海洋却在谋划将产品升级换代。

“作为基础原材料生产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延长企业生命力。”刘海洋说。

2013年,刘海洋带领科研团队与台湾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开发高体分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研发出全球首创的“一次成型低温烧结粉末冶金法”新工艺,在业界获得空前关注,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尝到甜头后,科技创新成了企业的头等大事。

鼓励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也是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底气所在。

“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泸溪工业集中区。” 泸溪县委副书记李云信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的一个微细铝粉中试项目落户泸溪,建成全国第一条年产量200吨的生产线。

正是这条生产线为泸溪县后来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储备了人才,奠定了基础。一批本土新材料公司相继成立。

“微细铝粉是一种基础原材料,开始主要用于军工产品。”湖南恒裕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洋介绍,当时公司虽多,但生产工艺陈旧,产品质量不高,市场话语权不足。

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市场变化影响,2006年左右,泸溪工业集中区内的新材料生产企业一度陷入困境。

是关还是转?十字路口,泸溪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关停一批生产量少、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大力发展铝系列精深加工、新金属材料等高新项目;并实施“科技创新引导资金专项计划”,设立“科技兴县杰出贡献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科技创新企业奖”,鼓励企业由“量变”转向“质变”。

湖南金昊、金马、恒裕等一批新材料公司因此发生“质变”,并创新研发出多种新材料产品,牢牢掌握了市场话语权。

今年,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请专利48件。目前有入园企业67家,去年实现园区总产值58亿元。

瞄准高精尖,对接海内外——

打造中南地区最大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正在建设的2代生产线,是湖南众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本建每天都要过问的头等大事。

“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工艺,别人无法模仿,更难超越。”刘本建自信地说,建成后生产的氮化钒铁品位大大提高,虽然是基础材料,但很多高精尖产品都少不了它,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泸溪县也在紧锣密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位于泸溪县境内的千吨级深水码头即将建成,将有效解决企业货物进出问题;扩大开发区的面积,以吸纳更多的企业入驻;泸溪县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旨在培育更多的新材料科技企业。

县政府组建的三支招商小分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来往奔走,有针对性地上门招商,成果颇丰。今年先后引进了苏州开元5000吨铝基复合材料、1000吨环保型水性铝颜料,深圳华美兴泰新能源锂电池、广东昕和美特100万方铝单板、维单光电镜头等一批新材料项目。

“瞄准高精尖、对接海内外,全力打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园区。”泸溪县委副书记李云信介绍,新材料生产已有多家龙头企业入驻,下一步将依托这些企业,引进上下游企业,提升整个开发区的产业规模,提高园区产值。计划到2020年,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100亿元,年利税突破30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点评

十年磨一剑,创新便是磨刀石

沈德良

在湖南的版图上,泸溪地处湘西,相对长株潭核心区既远又偏。这里崛起令全国乃至全球都为之侧目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瞄准高精尖、对接海内外”,或许是解释这一产业现象的注脚——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工业集中区,到如今初露雏形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园区,泸溪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

十年磨一剑,创新便是磨刀石。创新,让泸溪新材料企业群掌握着行业话语权,站到了行业标准制定者的高处;创新,壮大了泸溪新材料企业的矩阵,形成了诸如微细球形铝粉、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功能性涂料和纳米级材料等七大新材料生产企业;创新,抬升了泸溪发展的起点,有9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重塑了泸溪的核心竞争力,填平了泸溪原本地理空间上的鸿沟。

“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延长企业生命力”,泸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创新引领”的深刻内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同样,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持续不懈的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赢得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功,对于加快我省各地园区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很强烈的示范作用。现实而言,全省众多县市区工业园、开发区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毕竟是少数,其他地方或多或少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不足。泸溪能做到的,其他县市区没有理由做不到。

■相关链接

湖南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

湖南新材料产业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居中部6省首位,已形成从研发到生产、门类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2016年全省纳入统计的695家新材料企业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超700亿元。

全省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储能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等6个子领域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先进储能材料的品种、规模均居全国第一,硬质合金材料总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拥有中南大学、国防科大、湖南大学、长沙矿冶院等一批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国家级工程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部)级创新平台60余家,新材料研发人员2万余名。

拥有博云新材、时代新材、晟通科技、五矿有色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配套企业形成了联动发展效应。全省10个新材料产业园区和基地各具特色和优势,集聚效应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