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活跃在乡村的“农民大学生”
2017-12-02 07:45:3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胡泽汇]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带着村民从人均年纯收入不到千元增收至上万元的龙四清、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殚精竭虑的肖玉华、开拓思维发展乡村民宿的李运林、学以致用建设文明示范村的叶世玉……这些乡村的带头人各施所长,带着村民致富奔小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农民大学生。

从2004年湖南开始启动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到2014年提升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我省至今已累计招收近10万名农民大学生。他们根植乡土、振兴乡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11月下旬,记者来到怀化、衡阳等地,深入采访了他们。

想致富 先读书

“有女不嫁古冲村,嫁了也是受罪多;山上只有茅草窝,地下只有泥水喝。”地处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大山深处的古冲村,在上世纪90年代,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千元。

当记者来到古冲村时,满山苍翠,橘林一眼望不到头。路途中,记者遭遇了好几拨前来收柑橘的车队,橘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要不是村支书龙四清能干,我们的橘子哪能卖得这么好!”龙四清是2002年当选村支书的,当时她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可怎样致富,她也一筹莫展。恰好当地广播电视大学招收农民大学生,“想致富,先读书”,她毫不犹豫报名上了大学。

通过学习,龙四清拓宽了思路,大力推行“互联网+”销售模式,村民们种的柑橘、猕猴桃、红豆杉、金银花等农产品不仅不愁销路,还卖了个好价钱。如今,古冲村集体固定资产从20万元发展到3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0000元。

怀化市鹤城区池回村的肖玉华,是2015级农民大学生。担任村支书以来,心里想着带领村民致富,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产业。有一次老师上课,讲到某村因地制宜发展杨梅种植业致富,她得到了启发,“我就想村里最大的资源就是那一万多亩的竹海,全是原生态的南竹,非常漂亮,村里的地理位置又好,离高铁站、高速路口都很近,可不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呢?”

说干就干。肖玉华发动群众集资修路,去市里寻求支持。今年湖南日报扶贫队的进驻更让她如虎添翼,目前不少投资方来村里考察,“美丽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如火如荼。“我感觉村民致富的愿望不久就能实现了。”肖玉华笑着说。

在三湘大地上,通过学习从而带领村民致富的例子还有不少。洪江市茅渡乡中心村支书杨远望学习后,在村里成立了灰天鹅养殖合作社,年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衡阳常宁市新河镇高朋村村委会主任易晓军学以致用,成立合作社养殖脆鲩鱼,到年底预计可收入100多万元。通道侗族自治县致富带头人杨昌宏通过学习,组织村民将水果“黑老虎”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每亩可帮助农户增收1万余元。

“对于许多农村干部而言,最需要改变的是观念,最需要增长的是见识。”怀化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邓安生说,为此,怀化市在市县两级广泛开设“田间课堂”、组织学生实地了解各地发展的先进经验。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培养一个农民大学生,就是要为农村点燃一盏明灯。”衡阳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徐昭桥介绍,去年11月,衡阳市成立了37个“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践与创业基地,选聘了24名土专家、“田秀才”,充分发挥他们示范、引领、辐射、服务四大作用。

更大的收获来自于网络,湖南电大与国家开放大学联合开发了湖南农民大学生学习网,为每个学员创建了个性化网络空间,量身订制了移动学习终端——0学派,让农民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长见识、转观念。

想管理 先学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常常被用来形容农村工作的繁杂,如何让村干部掌握基层工作能力,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法学(农村法律事务方向)等6个专科专业和2个本科专业。大学生通过学习,组织管理能力、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衡阳南岳镇延寿村地处南岳衡山中心景区,村党支部书记李运林也是一名农民大学生。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前来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难免发生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李运林说在学校学了不少。

设立投诉站第一时间解决纠纷,安排村干部监管食品卫生、上门指导村民提高服务……延寿村的民宿金字招牌立起来了,几年间,从几家发展到了149家,一家民宿可以给村民带来年均20万元的收入。

在辰溪县,丹山村支书叶世玉在上电大之前,连电脑都不会用。46岁的他强烈要求参加“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经县委组织部特批,成为班上的一名“超龄生”。

叶世玉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勤奋努力,学以致用,组织党员干部搞卫生,让溪变清,路变净;村里出钱村民出力,对房前屋后进行专项治理;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到人。从此,村容村风实现了质的改变,农村环境治理的“丹山模式”由此从县内走向了全市,还被评为怀化市文明示范村和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衡南县松江镇松竹村支书张坤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上任伊始,张坤怀着满腔热情通知村民们前来共商致富大计,等了又等,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张坤意识到,想要村民配合工作,先要自己转变工作方式。他主动走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们聊思路话家常,有事主动征求大家意见,很快就取得村民们的信任。现在,张坤成立了6000余亩的湘健产业扶贫基地,种植脐橙、葡萄、红心蜜柚、观光梨花等多个特色品种,已帮助31户90人贫困群众脱贫。

实践证明,农民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据统计,湖南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14年来,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98565人,已毕业的54685人中,有46482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村级事业发展的领头羊;有3828人考取了基层公务员,成为服务乡镇工作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