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杨胜刚:将我省金融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7-11-07 08:12:2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朱永华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强则经济强、财政丰。湖南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从现状来看,金融业也是我省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短板。如何做大做强金融业,同时更好地服务、推进湖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1月2日,记者就此专访了我省智库领军人才、湖南大学教授杨胜刚。

记者:在您的系列论述中,金融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急所”、短板,但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何以见得?

杨胜刚:在现代市场体系中,金融业的价值意义不可等闲视之。要想加快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就得依靠金融业,发挥它的融资功能、信用创造功能和资产配置功能,为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而目前我省金融业的功能发挥不够,整体实力较弱。用数字来说,截至2014年末,全省地方金融企业总资产10957.20亿元,仅为福建省兴业银行的25%。而根据现实需求,我们的金融行业的资产规模要做到3万亿左右才行,可以说现在缺口很大。另外,地方金融资源分散。本土银行、保险、信托、汽车金融公司等数量少,比较分散;融资服务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截至2016年末,我省县域存贷比仅为46.9%,近四成的县存贷比不足40%,县域资金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到今年8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66.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个百分点。金融业结构性失衡突出,创新能力较弱。我省区域和城乡金融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湘西湘南地区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精准扶贫的难度仍然较大。

记者:我省金融业要发展壮大,您觉得最大的障碍在哪里?

杨胜刚:这个恐怕在于缺乏顶层设计,对金融业的认识或者功能定位上存在的误区。就现实情况看来,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过分强调金融业的融资功能,缺乏对金融这一战略性资源与产业的整体规划,导致金融业做不大做不强,行业内部出现对现有金融资源的“乱砍滥伐”等乱象。所以,金融绝对不能只当成当地政府的“钱袋子”,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抑制资本市场泡沫,金融业应该有何作为?

杨胜刚:总书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强调金融业一定要服务于政府的政策导向,要通过金融的手段抑制房地产价格虚高,这样才能发挥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的保障功能。通过金融的手段对房地产等民生产业进行调控,办法有很多,比如首付按揭比例、利息等,当然这方面仅靠银行一家不行,解决房地产泡沫需要全方位施策。

记者:湖南金融业未来怎么做?有没有近期能够努力达到的目标?

杨胜刚:大的方向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全省“一带一部”的定位,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引导功能为重点,以加快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态提升发展为基础,以全力打造省本级金融、产业金融、私募金融、创新金融、民营金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为重点,以加快建设金融要素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为着力点,构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地方金融体系,把金融产业培育成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市场化水平较高、开放创新能力较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地方金融资产占全省金融业总资产比重均达30%以上,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金融业贡献率达到8%左右,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地方金融企业总资产达到2.8万亿元,利税500亿元以上。有了钱,就好办事。“转型升级”、民生建设等等就有了强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