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湖南健康扶贫“对症下药”成效明显
2017-08-27 09:19:2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肖秀芬] 字体:【

不让“病根”变“穷根”

湖南健康扶贫“对症下药”成效明显

湖南日报8月26日讯(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刘德平 卢玉新)不让“病根”变“穷根”。近年来,我省把健康扶贫作为工作重点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制定保障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分类救治、对口帮扶等举措,确保贫困户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截至目前,全省已救治贫困人口患者171956人,健康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扶贫工作一块“难啃的骨头”。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我省将政策最大限度地向贫困户倾斜,制定了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对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补助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的综合保障措施。

针对谁来“扶”的问题,在全面摸清49个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现状的基础上,我省制定了对口帮扶实施方案,重点实施“科室对科室”的“组团式”帮扶,派出54个专家团队赴贫困地区开展蹲点指导和巡回医疗,进一步强化了对口帮扶工作责任。

健康扶贫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中央和省累计安排各项资金6.5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和设备配备,同时安排省级预算内资金1.15亿元,启动了贫困县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远程医疗诊室建设。

健康扶贫还结合“靶向治疗”。我省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开展分类救治工作。全省多地结合实际,实施健康扶贫“升级版”,让生病的贫困户尽可能少出钱,甚至不出钱。例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大病患者和社会保障兜底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患者,其住院费用经各类报销补助后仍未达到90%、100%的,由县财政兜底补足;怀化市大部分县市区由财政补贴农村贫困人口购买了“扶贫特惠保”;株洲市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个性化管理服务全覆盖。

》》相关新闻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通讯员 曾红斌 梁师孔

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治好‘病根’拔‘穷根’,我现在又能出来打工了。”8月24日,宜章县一六镇水北岸村44岁的李俊孝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3次住院系统治疗,他的老毛病好多了,而医药费用经过县里健康扶贫政策减免后,自己仅负担11元。如今,他的家庭已经摆脱贫困。

李俊孝虽正值壮年,却在5年前患上冠心病、颈椎和腰椎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他曾到大医院检查,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住院系统治疗,只是看门诊吃药治疗,前后花费5万余元。

李俊孝告诉记者,生病前他也经常外出务工,爱人在家务农,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经济状况算中等水平,自从患病后,家庭生活每况愈下,外出务工赚的钱都用在了医药费上,出现因病返贫势头。

宜章县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后,李俊孝被列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大大减轻了他的医药负担,住院基本不用自己付费。今年李俊孝三次住进一六镇卫生院,进行中医对症治疗,产生医药费用5346元,其中新农合报销4699元、健康扶贫工程减免636元,他自己仅仅负担11元,还能领取生活困难补助。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现在广东东莞务工,爱人在广东韶关务工,两人月工资收入超过4500元,家庭经济状况好多了。”李俊孝说,目前身体还处于恢复期,只能从事轻松的工作,工资相对较低,但他已经很满意了。

“不怕贫,就怕病。”宜章县委书记王建球说,困难群众唏嘘的背后,盼的是医疗保障的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宜章县在推进基础设施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的同时,加大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力度。

除严格落实上级普惠性政策,宜章县还出台了“两免三补四救助”健康扶贫措施,即免床位费、手术费,补困难人口参保费、大病自负费、补住院生活困难费,对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等特殊慢性病门诊、尿毒症等重大疾病家庭病床门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3种大病救治、五保户医药费用等进行救助。

该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县财政补贴50%;特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民政给予全额补贴。

一系列惠民措施实施后,困难群众患者的医疗费用直线下降,深受大家称赞。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减少2509户,减少率为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