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敬畏良知,把全面从严要求植根于心
2017-06-20 07:08:0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王锡财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如何把全面从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根本点就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把全面从严的各项要求植根于心中,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真正把全面从严的各项要求植根于内心,需要从很多方面下功夫,其中“心怀敬畏”是思想基础。共产党员只有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要敬畏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前行。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经受血与火的考验,抵御名和利的各种诱惑,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心竭力、建功立业。要敬畏人民,常怀赤子之心,当好公仆。民心如镜,莫欺莫违。共产党员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党性的试金石。要敬畏法纪,保持清廉本色,筑牢防线。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地以党纪国法为准绳,自觉守法,秉公执法,用法纪规范自己的言行,不逾矩不越轨,不闯“红灯”,不越“雷池”。

心怀敬畏,其本质是敬畏良知。“良知”之说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说良知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天赋的道德观念。至明代王守仁创立了系统的良知学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他深入地诠释了国人心中那个最深的敬畏——天理良心。在王守仁看来,良知就是天理,我们把良知运用到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他进一步指出: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则是致良知——也就是敬畏良知,践行良知,要凭良知修身,凭良知做事。时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慎独慎微,始终不放纵不逾矩,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丧志。

敬畏良知,就要守住道德廉耻的底线。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廉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重要支柱。共产党员理应比古人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自律意识。要守住道德廉耻的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及时扫除思想上、人品上沾染的灰尘,保持清醒的头脑,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敬畏良知,就要守住诚实为人的本分。对党忠诚老实,为人讲诚信,是每一个党员的本分,也是人格、良知的一种自我完善。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活出积极进取的人生境界。既要真诚地敬畏良知,更要从心灵深处去涵养良知。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而是问心无愧!敬畏良知,就要守住知足感恩的美德。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共产党员对个人生活待遇、职位名誉要知足,更要感恩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感恩组织给予我们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感恩之心洋溢着爱人之心的温暖,渗透着仁慈之心的光辉,是仇恨之心的天敌。我们要以知足感恩之心活出党员的价值和精彩。

敬畏良知,说到底就是要处理好“畏人知”与“畏己知”的关系。据《咸宁县志》载,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一次离任时,僚属们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知道后,当即赋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送我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把所有的礼品原封不动地退还。“不畏人知畏己知”一句,力重千钧,掷地有声。这种“慎独”精神,正是敬畏意识的精髓,与我们党要求和弘扬的严于律己、严以修身、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觉改造世界观的优良作风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断加强品行修养,常怀敬畏之心,做到功名利禄不动心、酒绿灯红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邪风浊流冲不垮,那全面从严的各项要求就会在我们心中扎根,自觉践行。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长沙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