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知识收费,重在“识”而非“知”
2017-06-15 07:54:3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金雨] [责编:李 慧] 字体:【

欧阳金雨

近日,《新华字典》APP上线。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专业播音员播读、汉字规范笔顺等服务。不过,要享用这些服务,网友需要支付40元钱。因为这一点,几天来《新华字典》APP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口碑变化。有人认为,花比市面上纸质版都贵的价钱买个APP,不值;还有人认为,《新华字典》是汉语言学习工具书,市场机制应让位于公益服务。

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新华字典》能够从纸上走进互联网,本身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自我革新,值得点赞。而围绕其产生的种种争议,可称得上是知识付费模式推广过程中在所难免的“磕磕绊绊”。我们不妨将争议放到整个行业中来考量。

其一,为知识付费,越来越常见。APP上听歌要付版权费,视频网站上看剧要买会员……近几年来,知识付费已成大势所趋。艾媒咨询发布报告称,2016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为0.98亿人。有市场,创业者便都跃跃欲试。“喜马拉雅”、“得到”发力优质内容付费;“分答”、“微博问答”聚焦问答咨询;“知乎live”“千聊”着眼语音课程直播;而“小密圈”“小鹅通”则在社群工具上做了一番文章。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但如今科技和商业正在改变大众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这一点看,打造APP,增设相关知识服务,《新华字典》的创新,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其二,收费不是问题,“怎么收”才是问题。知识付费浪潮兴起已有一段时间,但其实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并非“知”而是“识”。“知”,代表着比较初级的信息输出,当下有海量免费获得“知”的渠道。而“识”指的是见识、视野、方法、经验,恰是价值所在。对于创业者来说,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识”的内容,并不容易。《新华字典》APP的烦恼,或许正在于此。目前的免费版,限定每天只能查2个字,这意味着用户连最基本的功能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而APP上增值服务的不完善、不便捷,更成了网友吐槽的重点。这显然不符合知识付费产品的普遍模式,即免费提供基本服务,收费只限于优质增值服务。

如何在保障基本服务的前提下,补齐稀缺的短板,或许是《新华字典》APP目前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