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记泸溪县小章乡黄泥冲小学教师符海鸥
2017-05-28 07:16:3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符老师,第一名地好”

——记泸溪县小章乡黄泥冲小学教师符海鸥

符海鸥在学校的寝室成了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在本不宽敞的房子里,她特意支了一张床,大风大雨天回不去、或者家长临时无法照看的学生,她管吃管住。图为5月11日,符老师为留宿的学生梳头。

湖南日报记者 何国庆 陈惠芳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记者 陈惠芳 何国庆

【微档案】

符海鸥,女,1981年出生。2001年9月,从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到泸溪县小章乡大西垅小学任教。现为黄泥冲小学教师。曾先后5次获得泸溪县政府嘉奖,被评为泸溪县“优秀班主任”“泸溪最美教师”。2015年获“湖南省实事助学基金杰出教师奖”。

【故事】

“符老师,第一名地好!”

这话,是70岁的谭群英说的。她说,自己没有读过一天书,一字不识,只知道讲这样的话。

5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泸溪县小章乡黄泥冲小学,采访符海鸥。谭群英正在学校,准备接读四年级的孙子回家。

“符老师比妈妈还好,对学生耐心,不打不骂。放学时,她告诉学生要笔直回家,不要打架,不要到河里洗澡。”谭群英说,“今年农历三月十九,一条蛇盘在我的脚上,咬了一口。我走不得路,接送不得孙子。符老师就帮我带,孙子跟她住在一起。吃饭呀,洗澡呀,洗衣服呀,都是她搞。孙子的衣服、鞋子还在符老师屋里呢。”

去年,谭群英听说符老师要调走,急了。她找到校长说:“符老师不能调走。我孙子还要读五年级,读六年级呢。一定要到符老师手下读。”

78岁的张科选有个孙子,原来跟着在吉首打工的父母读私立学校,读了一个学期,学习没兴趣,花钱请同学做作业。2014年春节从吉首转到了黄泥冲小学。“听说黄泥冲小学四年级班有个符老师,人好,书也教得好,就把孙子从城里弄回来了。现在,孙子读六年级。作业不要同学代,数学考了七八十分。”张科选说。

张岩刚今年60岁,3个孙子都在黄泥冲小学读书,一、四、六年级。读六年级的孙子12岁,在符海鸥那个班。张岩刚说:“符老师真的辛苦,晚上还要补课。经常补到9点钟、10点钟,最晚的11点钟。补课不收一分钱。这个好!”

黄泥冲小学230多名学生,90%是留守儿童。符海鸥“吃的是老师的饭,操的是妈妈的心。”

教四年级,要从一年级、二年级的课补起,从“1+1=2”补起。有个班15名学生,数学成绩平均58分,打几分的、十几分的多。符海鸥一接手,上课加补课,立马见效。2000年初考,全县144个四级班中排第五。2011年初考,上升为第二。

2013年,符海鸥倡议成立小章爱心义工团队,搜集整理贫困学生资料,与边城爱心协会联系,争取支持。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张慧芝(化名),性格内向,穿着邋遢。符海鸥走访后,了解到张慧芝家里很困难。妈妈患有精神病,离家出走后杳无音讯,爸爸外出打工。4姊妹和爷爷奶奶,住一座破旧的木房子。除了厨房,仅有两间卧房。张慧芝经常到别人家里搭铺。符海鸥给张慧芝买了新衣服和书包。符海鸥牵线搭桥,边城爱心人士每学期捐助张慧芝500元,泸溪县教体局发放750元建档立卡学生补助。张慧芝终于安心上学了,性格也开朗了。像张慧芝这样得到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的贫困学生,共有39人。

符海鸥是教书的料,但她并非“科班”出身。

为什么爱教书?符海鸥向记者说起了小时候的事。她的老家是大西垅村。村子顶上,有一所学校,一个戴老花眼镜的民办老师,也姓符,带了20多个学生。符海鸥经常去玩,跟着老“符老师”读拼音。后来,她读复式班,也成了老“符老师”的学生。符海鸥说:“我对这位符老师很敬佩。我读书成绩一直不错,读高中只想考上湖南师大,毕业后当老师。可惜,发挥不好,没考上。”符海鸥一心一意要当“符老师”,就在税专自学教育学、心理学。税专一毕业,不当“税官”,回到老家当“教书匠”。

80后教师成了更年轻教师的榜样。

离泸溪县城60公里、离乡政府也有10公里的黄泥冲小学,没有成为“被遗忘的角落”。2016年9月,27岁的胡冬芳来了,28岁的杨鸣芳也来了。她们都是特岗教师。28岁的杨林峰退伍回乡,教一年级语文。符海鸥的小儿子就在杨林峰的班上。

杨鸣芳说:“符老师是一个特别有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