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丝路精神:诠释“一带一路”的世界高度
2017-05-23 07:23:3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暨马克思主义学院

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刻阐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并特别强调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同日,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习近平发表《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开幕辞,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初衷和最高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中,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上述系列讲话精神,我们感到,“丝路精神”从时空维度、文明维度、实践维度鲜明诠释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标注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世界高度。

时空维度:跨越古今中外

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及其积淀而成的丝路精神,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赓续和弘扬丝路精神,推进人类文明交流和国际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未来。习近平主席说,“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源于他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全人类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诸多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只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正是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足迹和丝路精神,来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战略性举措,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既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又向全世界开放,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合作平台和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当代丝绸之路。因此,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

文明维度:各种文化交流融通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就在于它依靠“驼队和善意”、“宝船和友谊”而不是“战马和长矛”、“坚船和利炮”,跨越多种文明的发祥地、多种宗教信众的汇聚地、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是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集中反映了先辈们追求美好生活、渴望文化交流、勇于开拓进取的历史足迹。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一带一路”建设传承着丝路精神,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实践维度:合作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4年来,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一些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建设成果。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有力推动着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实际效果,增进了亿万人民的福祉。“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我们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工程,必将继续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提供坚实支点、重要目标和强劲动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研究”内容,项目批准号16AKS004。执笔:荆世群 王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