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600年杜家村:厚德传家久
2017-04-28 07:56:1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李秉钧

通讯员 黄毅华 谭文龙

近日,记者来到临武县舜峰镇杜家村采访。该村是一个始建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的古村,从现存古老建筑院落雕刻精美的窗花里,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雄伟的“孝思坊”、庄重的“杜氏宗祠”、别具一格的古民居和“云汉轩义学”学堂等,这些遗存静静地述说着杜氏家族的家风和荣耀。

道德传家

“杜氏家族历代先祖重视族人的行为规范,族规、家训很严格。”杜家村党支部书记杜明安把一本宗谱翻给记者看,只见杜氏“家训”记载其中:“遵祖、睦族、祭祀、孝友、谨身、肃内、教子、驭下、乐输、息讼。”共10条,每条解读都非常精辟。

如睦族:宗族者,一本之枝叶也,枝叶之庇,本根所系,肢体之爱,脉络相通;孝友: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不可以名言尽,随分自尽而已;教子:人不学,不知义,教子诚急务也;息讼:讼起于争,无争何讼……

宗谱所载除了“家训”外,还有杜氏“庭训”,即作为族内每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它分为8条,归纳为“八常思,八自不敢”,以昭示家庭美德,弘扬正气,摒弃陋习,维持家族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杜明安说,这些“家训”“庭训”深入杜家村人心灵深处。几百年来,杜家人和睦相处,人才辈出,家族兴旺。

人才辈出

在“杜氏宗祠”总门楼上,“临阳望族”“忠义古风”等匾额高悬,彰显杜家曾经的辉煌。

作为杜家村肇基者的杜庆远,在这片土地上勤奋耕耘,忠孝为鹄,诗书传家。到杜氏第五代杜景良、杜景诚兄弟首开科甲后,杜氏家族开启了几百年的荣耀。《杜氏宗谱》中说:“我族自元朝以来或为都督、或为司铎、或为通判、或为县尉、或为吏目、或为户侯……”

“明朝万历年间,杜朝用任前护驾指挥使,偕大将刘挺征寇有功,加授总督军门,兼管两广总戎(正二品)。”杜家村今年80岁的杜照普自豪地说,至清末,杜氏共有63人受朝廷封官任职,其中文官45人、武官18人,从从九品到正二品,在当地有“一房一府三知县”之称,享誉四方。

乾隆后期,杜甘棠、杜峻元兄弟还创办杜家“云汉轩义学”。《杜氏宗谱》记载,杜氏男丁无钱无专职老师的,一到开蒙年龄,均可入“云汉轩义学”就读。

忠义双全

民国时期,杜家村出了两个黄埔名将。一是黄埔一期的杜从戎,他抗战期间,任第十六军军官总队副队长等职,为抗日作出了贡献,1946年7月获授陆军少将军衔。另一个是黄埔十六期的杜云卿,精明能干,足智多谋,人称“小诸葛”。杜云卿曾任第10军预10师28团中校副团长,在多次战斗中出奇制胜。后来遭遇日军袭扰战,不幸中弹牺牲。杜云卿为官清廉,数十年戎马生涯,两袖清风,家徒四壁。

更有早期革命烈士杜家俊等忠诚义士,其功名德行已载入《杜氏宗谱》和《临武县志》。新中国成立后,杜家又出了3位师级干部、8位县团级干部。

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杜家村人家境越来越富裕,但读书、睦邻氛围依然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