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城市垃圾处理要来一场提质改造
2017-04-21 07:21:4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罗岳平 郭卉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过1.5亿吨,并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全国688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有1/4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我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300亿元。尤其是在清运不及时、露天堆沤等恶劣情况下,城市垃圾容易成为降低城市品质的破坏性因素。作为环保工作者,笔者认为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必须走提质改造之路。

垃圾处理,其实是投资回报相对稳定的行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加,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也就有了充足的“原材料”,可实现稳定、连续生产。可以说,这一产业和自来水生产、污水处理等公益性事业一样,可以贯穿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当然,城市垃圾处理又具有特殊性。垃圾的产生是无序的,要使其有组织地流转到末端处理系统,需要强大的收集、分类网络支撑。这一点,我们或可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的经验,由政府出面来统一规划。具体来说,就是政府用“有形的手”让前端的收集、分类系统与后端的进厂处理衔接起来。目前,城市垃圾的进厂处理已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只需通过总量的估算,便可决定一座城市是单独建设还是联合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共同建设前端的收集、分类系统。建设一个全链条的垃圾综合处理系统,既可整体招标来确定承担单位,也可两者分离,按垃圾交易量结算。

构建覆盖全面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还须引进资金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大家熟悉的PPP模式,现在多用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公用设施,其实同样适用于垃圾处理。过去,沿街捡垃圾使不少“破烂王”发家致富。如今面对迅猛的城镇化进程,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必须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进军这一领域,为每座城市量身打造合适的垃圾收集、分类、转运和处理系统。壮大“环境保姆”的力量,或许将引导我们探索出一条全面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