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齐家有道丨一把扫帚传三代
2017-04-17 07:22:2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谭思敏] 字体:【

环卫工刘湘云还记得同是“马路天使”的婆婆几十年前的一番叮嘱,如今,她的儿子也当上了一名环卫工——

一把扫帚传三代

湖南日报记者 蒋睿 通讯员 肖畅 寻力

【家训格言】

勤劳为本,坚守是金。

【家教故事】

“身在环卫,就要讲奉献。年轻人不要怕多做,就怕不做。”家住湘潭市岳塘区宝塔街道、今年55岁的刘湘云仍清晰记得,34年前同为环卫工的婆婆跟她说过的这番话。“勤劳为本,坚守是金”。这是刘湘云家的家训。

“做一行就要爱一行,行行出状元。况且每个行业都要有人做,环卫也一样。”从21岁开始,戴勇便将母亲刘湘云的这句话刻在了心里。现在,戴勇已在环卫岗位坚守11年。

4月10日,记者走进了这个一家三代都在环卫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家庭。

“心里落差太大了,每天累得骨头要散架了似的,回到家就会躲着哭。”说起自己最初与环卫“结缘”,刘湘云满是“委屈”。

原来,1983年,在云南一农场当团支部书记的刘湘云被调到湘潭环卫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大街”。当时机械化还未进入环卫行业,道路清扫全靠人工。一把竹扫把、一个铲子,还有一辆笨重的老式手拉拖车,每天凌晨4时至下午5时,刘湘云在原市政府至十八总路段来回清扫。扫完后,还得徒手将装满垃圾的拖车拉到“灰围子”里,一天至少3趟。如果碰上落叶期,次数还得翻倍。

从“体面”的团支书一下变成一线环卫清扫工人,咬着牙坚持了一段时间,刘湘云打起了“退堂鼓”。而最终“留”住她的,是自己的婆婆蒋慧。当时,已在环卫岗位干了30余年的蒋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儿媳做出了榜样。“婆婆做什么事都是自己带头,兢兢业业,而且总是开导我,不要看不起扫街工作。要用一颗奉献的心,去热爱它、珍惜它。”在婆婆的言传身教下,刘湘云在环卫岗位上一干就是34年。

说起母亲的工作,32岁的戴勇依然记得,小时候妈妈带着他,一起上街进行文明劝导。有一次,几个没在规定地点摆摊的流动摊贩不仅在路上乱丢垃圾,而且对正在进行劝导的刘湘云进行谩骂。看到妈妈被人欺负,站在一边的戴勇急了。“他当时还小,走上前,插着腰,一本正经拉着嗓子,对那些人说‘不能乱丢垃圾’、‘对人要有礼貌’。”说起这事,刘湘云看着坐在旁边的戴勇,会心地笑了。

2004年,已经长成大小伙的戴勇从甘肃退伍回来。两年后,当时21岁的他毅然决定到环卫战线工作。和妈妈一样,戴勇每天凌晨4时多就起床,但他不是拿着扫把、铲子去扫街,而是去各个建筑工地“守”渣土车——检查车辆是否证件齐全、是否按规定路线行驶、是否有违规操作等。凭着年轻时的一股倔劲,戴勇对工作一丝不苟,他因此时常受到威胁。“恐吓是经常的事,但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不怕。”戴勇说。

5年后,戴勇成了一名业务外勤员,负责原滴水埠街道小街小巷卫生清理工作。为了提高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他每天到得最早,拿起扫帚就开始清扫。“只有我带头做好了,大家做起来才会有劲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0年,戴勇被提拔为区环卫所机械清洗队副队长。

谈起在环卫岗位的11年,戴勇说:“真的很累,但是还是得像我奶奶和妈妈一样,坚持下去。要用我们环卫工人的行动去带动周围人、感化身边人,让大家自觉加入到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大队伍中来。这样,我们的点滴付出才真正得到了回报,我们所爱的这片土地才会变得更美丽。”

【记者感言】

“你是街头画匠,你是城市风景,街头绘出文明,城市因你而靓……”在我们身边,一群群环卫工人用他们的双手与汗水,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一方清洁与文明。

刘湘云一家三代人对环卫事业的传承和坚守,以及他们朴素的想法与心愿,深深打动了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