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别忘了清明文化的根
2017-04-04 07:40:2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曾璇] 字体:【

毛建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了,踏草扫墓、祭拜先人、寄托哀思,已然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每当这个时候,人们总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哀思。

有专家考证,清明文化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祭祖拜宗、慎终追远,追思先人、勿忘生者,是清明节万变不离的“宗”,赋予了清明节独有的仪式感。

距离清明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9年过去了。这一历史性的迈进,主要是出于文化角度的考虑。但事实上,当我们真正坐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班车”,却发现一些文化建设尚存在很大不足,一些文化的发展甚至已然进入了误区。拿清明文化来说,也有着这样的倾向。

多元时代,总有一些变化让人们忧心忡忡。如今,在很多人眼里,清明节似乎已经简单等同于“烧纸钱、放鞭炮”,而那些奇葩的祭品更让人瞠目结舌:不仅有“轿车”“洋房”,还有“护照”“房产证”“名牌服装”,甚至还有“私人飞机”乃至纸做的“管家”。显然,这一切并非孤立产生的,它裹挟着浓厚的消费主义特征。

作为文化现象,清明节同样有着自己的“根”。有人说,中国人缺少生命教育,更缺少死亡教育。其实清明节的存在,是我们少有的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契机。这样的节日,不仅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哲学的,体现着中国人对于生与死的哲学判断,对于人生价值的精神判断,对于历史传承的文化判断。这样的清明本意,显然是消费主义、娱乐主义无法承载的。

没有一成不变的节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今天,传承清明的文化基因,自然需要顺乎时代发展的节拍。但这种变化,应该顺应社会主流,必须接受这个时代价值标准的精神审视。

当我们谈论清明时,永远不要忘记文化视角,永远不要忘记清明文化的根。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出发,我们应该拒绝一些陈规陋习,给清明加上现代化的改造。现在不少地方倡导鲜花祭祀、网上祭祀、诗文祭祀等。这样的祭祀,文明绿色,内涵仍在,经得起时代的审视,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