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乡村少年宫 乐了山里娃
2017-03-25 07:33:5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滕珊珊

“不对!卒子不能后退,只能前进!”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小学三年级学生欧捷今年9岁,才学了一个学期象棋,棋艺还真不错。人小嗓门大的他刚下场,却立刻转身对着邻桌的棋友“指手画脚”起来,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让旁边的指导老师忍俊不禁。

3月23日下午4时,随着下课铃声一响,“乡村少年宫时间”如往常一样准时开始,孩子们冲出教室,飞向运动场和各个活动室。唱歌声、朗读声、拉琴声和欢笑声四处飞扬,让这个宁静小镇上的乡村小学顿时“动”了起来。

和城区的少年宫相比,乡村少年宫在基础设施、资源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是相对较弱的。麻阳整合资源,利用乡村少年宫开辟出“第二课堂”, 长期开设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让山里娃娃能在家门口免费上兴趣班。目前,全县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达17所,惠及乡村学生近2万人。

“乡村少年宫的建设管理关键在‘活’,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龙宏清介绍。

场地建设“就汤下面”,条件较好的学校就利用独立的教学楼创建,条件较差的学校,可以利用现有教室、场地进行适当地改造,添置必要的活动设施器材。如今麻阳乡村少年宫的活动场地面积达到了1万多平方米,比两年前翻了一番。

“舒老师,你看我的‘雪花’剪得好看吗?”当天下午放学后,大桥江乡中心学校的四年级学生舒媛媛提着剪纸作品问舒宜斌,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小姑娘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麻阳乡村少年宫“借用外力”。除配备学校内有特长老师作为专职教员外,还聘请了民间特色艺人和“非遗”文化传承人 “进宫”授课,“苗族蜡染”“苗族纸扎”“苗族武术”“麻阳花灯戏”等苗族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也被纳入了乡村少年宫课程。如今,全县共招募各类辅导员280多人,其中传授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辅导员15人。

“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我们都会尽力纳入乡村少年宫里的活动中来。”县文明办主任向文静介绍,乡村里的“五老”(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支书)也经常到少年宫“讲故事”,用“言传身教”把融于乡土的“麻阳精神”呈现于孩子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