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用阅读构建新的农村文化魅力
2016-12-31 07:34:5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赵强

从2017年开始,我省农家书屋图书补配周期由三年一轮调整为两年一轮,图书品种更加多样化、更符合农民朋友需求。

数字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获取信息渠道与能力上。这种差距如果不及时缩小,就会造成所谓的“信息鸿沟”。据联合国开发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信息鸿沟实际上会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缩短农家书屋图书补配周期,丰富图书品种、数量,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知识加快更新的时代形势;另一方面,及时增强对农村的知识、文化产品供给,增强农民朋友们创造财富的能力。缩短农家文化书屋图书补配周期,说到底是文化扶贫、知识扶贫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增加了近3年来可读性强的名家名作畅销书的数量,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我省农村文化建设所取得的进步。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湖南人会读书,耕读文化在我省有着深厚的根基与传统。不久前,住建部等7部门联合公布了第四批1598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此,湖南共有257个村落分批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传统村落,无一不带有传统耕读文化的印记,散发着难以抗拒的乡土魅力。这些村落,像一本本凝固的历史书,需要读更多的书去解读,也需要有知识的人去传承其文化精髓。

乡愁、美景,正吸引着在外打拼的湖南人的回归,而农村也需要更多有城市生活经验与技术能力的人返乡,不仅是为了美景短暂逗留,更要留下来带头创业致富,刷新农村文化面貌。

总有人心存“回不去的乡村,留不住的城市”的纠结。其中最大的纠结之一,恐怕是他们难以适应与城市有所隔阂的农村文化生活场景。由此而言,不仅要用图书充实农村的知识文化缺口,更可以通过阅读建构具有现代气息的农村文化生活魅力。因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既在于物质层面的充裕,也在于文化层面的丰饶,精神层面的满足。是故,我省的“全民阅读”规划不妨在农村有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