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静水深源 ——访湘籍画家贺羽
2016-11-04 09:28:0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静水深源

——访湘籍画家贺羽

贺羽人物肖像作品。

迟美桦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庆节前夕,随着一幅高6米、宽近5米的孙中山先生巨幅画像在天安门广场竖起,画像作者、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贺羽,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贺羽,1971年出生于湖南株洲,从小在其父、湖南著名画家贺安成的启蒙下,接受正规的美术训练。1986年,贺羽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从此开始他的学院生涯。从本科毕业后,贺羽于1996年考取了当时中央美院院长、我国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贺羽又考取了中央美院首届造型专业油画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问及作为靳先生的学生,受益最多的是哪一方面,他说:“是对传统的一种深刻理解与对艺术品位的追求。”

十月的记忆

贺羽的绘画生涯中,有两次十分难忘的记忆。2009年的国庆6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队列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位领导人的巨幅画像引人注目,其中胡锦涛巨幅画像的作者正是贺羽,那一年,他才38岁。那以后,贺羽又于2014年与2016年两度承担了天安门广场孙中山巨幅画像的绘制任务。今年恰逢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广东省中山市政府特邀请贺羽为今年纪念孙中山诞辰的美展专门创作一幅孙中山油画肖像,展览之后,这幅画被收藏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为国家庆典画领袖像,有特定的要求,绘制的难度主要是对画面整体要有很好的把控能力,除去技术上的要求,还要有很好的体力。”几次为国家承担巨幅领袖像的任务,都给贺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关注与媒体宣传。

画好中国人的肖像

像老师靳尚谊先生一样,贺羽作画题材也以人物为主。他画的人物肖像,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造型有凝练大方的美感,同时能兼顾油画语言的特有美感。

贺羽认为,西方油画与传统中国画在审美上有一种互补关系。这也是中国人特别喜欢油画强烈的真实感与浓郁色彩的一个原因。作为中国画家,要掌握纯正的油画语言很不容易。如何用这外来的艺术语言,表现出今天中国的主题,更是难之又难。贺羽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最高要求,是画好中国人的肖像。

贺羽的观点是:任何画家都无法回避传统与创新这两个问题,中国人学习西方传统绘画还多了一个文化的差异,用西方传统油画,画好今天的中国人,画出有水准和深度的肖像艺术作品,是很不容易也很有意思的一个目标,也是解决传统与创新这对矛盾的一个好的结合点。

秉承湖南人的精神特质

而今,已经不惑之年的贺羽在教书、画画之余,也尽量挤出时间读书,通过阅读获得一些看待专业的新视角。他说,我来自湖南这个地方,家乡人群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范对我是有影响的。我最佩服和喜爱的画家齐白石先生,为了达成自己的艺术目标,一生不改初心,最终穷极笔墨之精妙,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境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与人文遗产。在齐白石老先生的身上,能够看出湖南人的精神,那是一种坚韧与执着,自己认准了的事,哪怕一条道走到黑也要坚持下去。有时候,这种执着可能会被人当成一种保守,但保守中却能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立场与自信。

贺羽15岁离开家乡北上求学。这几年返乡,他深感家乡变化之巨。承载儿时记忆的那些街区建筑早已所剩无几,他感到了一些伤感,但转念一想,所谓家乡并不只限于地理或物理意义,家乡也是我们心灵得到滋养与熏陶的一方精神所在。这种影响像涓涓细流一般不断注入我们内心,即便你已成年或身在千里之外,这一过程也不会停止。他说:“我庆幸自己生于这独特的一方水土,也希望自己不会辜负故乡的养育。而这种想法,也是多年来驱动自己坚持前行的一种精神动力。”

2015年3月31日,贺羽在广州的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展览名为“静水深源”。

静水深源,其行远矣。贺羽将不断在静水深源中体验艺术的愉悦,在创作的道路上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