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一座茶棚:红军战士在我这儿养伤
2016-09-25 07:34:0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谭思敏] 字体:【

一座茶棚:红军战士在我这儿养伤

图/傅汝萍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通讯员 龚卫国

我是一座茶棚。

四根粗木当柱子,五六片竹编茅草来盖顶。三面围挡、一面迎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我的主人姓刘,是芷江侗族自治县上坪乡上坪村的一个小商贩。芷江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上坪村更是进出云南、贵州的必经商道。我就伫立在这必经之路上一个叫做杨柳湾的地方。

三张桌子、几条板凳、一个灶台,就是我的全部家当。南来北往的客人在我这儿停车下马、坐上片刻,喝杯凉茶、吃碗面条,除却一下旅途的乏累,再整装出发。

我与红军的故事,要追溯到80年前。

1936年1月5日至7日凌晨,红二、六军团与追击而来的国民党军队在离我不远的山坡上展开了激战。从天黑打到天亮,又从天亮打到天黑。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这场血光厮杀,但四周到处弥漫着轰隆隆的枪炮声,让人听得胆战心惊。

7日天亮时,已经没有枪声,两方军队也不知什么时候撤走了。薄薄的雾气中,有人踉踉跄跄地朝我走来,走近一看:是一位受了伤的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在我家的凳子上坐下,身体趴在桌上一动不动,像是累坏了。他的头上、衣服上到处都是血,红军帽也染了血。我帮不上忙,只好焦急地盼着主人老刘快点来。

不一会儿,老刘来了。看到红军伤员,老刘吓了一跳,先是在一旁打量了半天,见没有危险便凑上前问:“伤在哪里?严不严重?”

伤员虚弱地说:“其他都是皮外伤,就是这腿好像摔断了走不得,才没跟得上队伍。”

老刘迟疑了片刻,转身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回来时,手上多了一些草药和干粮。老刘有些惭愧地说:“对不住,我不好把你领到屋里去,你就在这茶棚后面住着吧。”红军伤员点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我也理解老刘: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普通百姓不过是求个平安日子罢了!

我这里住了一位红军伤员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在这场战斗之前,我们都没见过红军,只知道这是一支“不抢百姓东西、打倒地主分财产”的部队。善良的村民又是好奇又是关切,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我这儿看望伤员。

乡亲们好像约好了似的,今天张家送饭、明天李家送饭、后天王家送饭……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红军伤员渐渐地好转了,从他和村民们的聊天中,我知道他是宝庆(今邵阳)人,二十出头,入伍时间还不长,但是已经跟着大部队走了很多地方,惩治了不少土豪劣绅,他告诉乡亲们:“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是亲人、不是敌人……”

战火硝烟散去,商道又开始正常通行,我这儿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说来也巧,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一队从云南经商返家的宝庆商人在这里歇脚。其中有人认出了红军伤员是自己的远房亲戚。两人抱头痛哭了一场,为他乡重逢的喜悦,也为劫后重生的幸运。宝庆商人当即便联系了马车,把红军伤员一同带回老家。

临走前,红军伤员对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深深地鞠了个躬:“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这一辈子都不得忘记你们的恩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修建320国道,我被拆除了。虽然我的身影已无处可寻,但是我和红军伤员的故事,却在侗乡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中镌刻进了记忆里,这是善良的侗乡百姓对红军战士最朴素的情怀,值得永世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