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一寸的欢喜”来之不易
2016-09-07 09:33:0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刘颖] 字体:【

毛建国

9月3日,北京大学迎来438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数十个国家与地区的本科新生。其中,农村学生共700余名,人数再创新高。

这些年,高校尤其是名校录取多少寒门学子,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点。我们欣慰地看到,自2012年始,国家陆续推出的贫困专项生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取得了实效,“寒门学子难进名校”现象已有改观。

姑且把“北大录取寒门学子人数创新高”,视为“教育扶贫”的成果。对于名校来说,这也许只是招生计划的微调;而对于被录取的农村学生来说,却意味着命运的改变。让更多的寒门学子一圆名校梦,呼应了公共关切,也标注着教育公平。

但“教育扶贫”更像是基础教育不公背景下的一个补救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缩小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水平差距拉大的现实。

无论师资还是硬件,农村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远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他们往往要付出数倍于城里学生的努力,才能辛苦抵达理想中的名校。这就导致寒门学子们考入北大不易,融入北大艰难。《中国青年报》曾用一个寒门学子的话说,“如果人生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身体素质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城里学生大多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而寒门学子甚至连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的课余时间有可能全花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不要说赶超别人,就连弥补都很难”。

胡适先生曾讲,“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寒门学子创新高”算是“一寸的欢喜”,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当然,我们更期望教育公平能够普遍地实现,期望城乡差距能有实质性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