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天下第一所”丨长沙,一座小院的记忆
2016-08-26 10:00:2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自1950年以来,这座小院,一直是全省戏剧文化的工作大本营和全省艺术的最高殿堂——

长沙,一座小院的记忆

孙文辉

在长沙,有这样一座小院。人们说,它是“湖南戏剧的家”,也有人赞誉它是“天下第一所”。这座小院还年轻,仅66岁;它的名字几度变更,它的门牌号码如今叫“明星里2号”……

明星里2号,没有1号,也没有3号,发生过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

小院之初:历史辉煌

明星里2号,地处长沙芙蓉区芙蓉广场附近;这里没有明星里1号,也没有明星里3号,长沙城市大建设过程中,明星里仅存一个2号。这个2号,可能除了居住在这里的人家和邮局邮递员,没有人能找到。这个院子的土地证和房屋产权证上,署的却是“明星里8号”。

1950年,明星里属于长沙落星田的一条小巷,当年长沙火车站就在落星田东侧。这里曾是一家客栈。据《辛亥革命在湖南》记载,1911年,同盟会湖南分会设在落星田“定忠客栈”,这里曾是辛亥革命湖南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设立的长沙起义秘密指挥机关,从宁乡雇来的刻字匠在这里刻出了湖南都督的大印。

1950年,“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文联)在这家客栈筹建。那时,省、市文化局都还没有建立,文联成为联系文艺界人士、管理文化事业的临时性机构,由于没有合适的办公场地,就在市区最中心的落星田买下了这家小旅店。

曾在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工作的离休老干部冯放,1950年转业到长沙,参加了省文联的筹建。他回忆道:“我在这里住了4个年头(1950年至1953年),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例如,抗美援朝时期河南常香玉豫剧团为朝鲜前线捐飞机义演到湖南时,因为我到平江参加‘土改’试点去了,常香玉就住在我的房间里;又如《湖南文艺》(《湖南文学》前身)杂志于1951年7月在这里创刊;在这里还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文代会……”

花鼓戏名老艺人何冬保回忆:1951年10月,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观看了花鼓戏《刘海砍樵》,“第二天,周扬同志在文联为这出戏召开了专门会议,我走进去听意见,他开口就说这个戏很好,用不着大改了。这个戏在国际上是站得住脚的。”

著名湘剧剧作家范正明回忆道:“1952年,文艺界整风是在这所房子开的会。著名湘籍作家丁玲第一次回湖南,也是在这里接待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省文联既是湖南文艺界最广泛的人才聚集机构,又是党领导文化艺术的工作机关。因此,在这里诞生和组建了不少专业文艺团体和机构,如1952年在这里成立的“湖南省文工团”,孕育了后来的湖南省歌舞剧院、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这里曾是这些团体早期的排练场所和宿舍。1952年8月,省人民政府设立“省文化事业管理局”(1955年改省文化局、1983年改省文化厅),就在这里与省文联合署办公。1953年8月,省文联迁往府后街,省文化局搬迁至蔡锷北路,其下属的“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一直留在此处办公。

“落星”之名可远溯至千余年前

小院的变迁

门牌号是一个单位、住户位置的精确“坐标”、“身份凭证”。明星里2号小院坐落的长沙落星田,是个古老的地名,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据唐垂拱三年(687)《上护军庞德威墓志》推断,“落星”之名可远溯至千余年前。明星里是落星田北侧的一条小巷,新中国成立前后,小院的门牌号码为落星田7号。1975年7月修建长沙五一西路,落星田被一分为二,南段并入东庆街,1981年恢复为落星田,北段命名为明星里,小院的门牌号码为明星里8号。2006年,因小院周边相继建设起三个楼盘,明星里旧房基本被拆迁,仅存的小院由明星里8号更换为明星里2号。

据1953年春入住小院的尹伯康先生回忆,当时的建筑为“前后两栋二层楼房,其间有小天井相隔,有木走廊相连,两栋住房共有二三十间”。1958年左右,小院前面修建了一排平房作宿舍。音乐家朱立奇先生回忆,这个小院房屋为南北向,有四进,一进为木结构平房,二、三进是二层木结构楼房,最后为厨房杂屋;在两进楼房之间有一天井走廊,是一座典型的清晚期建筑。第二进“一楼全打通做排练厅”。1980年旧房改造,木结构二层楼房与平房全部拆除;1983年建成前栋宿舍楼,1984年建成后栋五层办公用房及职工住房,即留存至今的建筑格局。2016年4月,明星里2号完成两栋楼房内部与外墙全面的装饰、装修。7月,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小院属于“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范围”。

这里一直是全省戏剧文化的工作大本营

湖南戏剧艺术的最高殿堂

这座小院,门牌号几度变更、建筑几度变更,名称几度变更,其“主人”虽未变更,但工作任务随时代而几度变更。

1950年,省文联在这里成立。1951年8月3日在这里成立“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负责全省戏曲改革的指导工作。通过戏改,抢救和保护了一批流落八荒、濒临危亡的民间戏曲剧团,培训了一批名老艺人和戏改干部,摸清了全省戏曲艺术的家底,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传统戏剧目,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新剧目,奠定了湖南戏剧日后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1978年6月原省戏曲改委会恢复建制改为“湖南省戏曲工作室”,1980年11月又改组为“湖南省戏曲研究所”,两块招牌一套人马,挖掘抢救整理出版了《湖南地方戏曲丛刊》21集、《湘剧剧本选》12集、《湖南戏曲传统剧本》61集,编印了115个现代戏剧本共81集剧目,编印月刊《湖南戏剧》及剧本增刊、研究专号、演出会刊;率先启动、完成了国家科研项目“十大集成”之《中国戏曲志·湖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上、下)》《湖南地方剧种志(五卷)》,完成了11个湖南地方戏曲剧种230出(折)传统剧目的教学演出录像,及上万分钟的戏曲录音。此时期,小院专家密集,成果显著,被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所”。

1986年更名为“湖南省戏剧研究所”,研究成果不断拓展,在培养戏剧创作人才、辅导全省专业戏剧创作方面硕果累累。享誉全国戏剧界的《曹操与杨修》《水下村庄》《马陵道》《山鬼》《深宫欲海》《边城》《八品官》《老表轶事》等剧目的创作与修改,都与这个部门专家的扶持与辅导有关。这里举办的编剧培训班、导演培训班、表演培训班、舞美培训班等为湖南戏剧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湖南戏剧的“智库”和戏剧人的“家”。

2012年第五次更名为“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除原有设置外,在戏剧创作服务、非遗研究、艺术档案、戏曲动漫创作、书画等领域进行了更为广泛的业务拓展。

自1950年以来,这座小院,一直是全省戏剧文化的工作大本营和全省艺术的最高殿堂。

这里每个房间、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湖南文艺的历史记忆

真正的明星里:明星璀璨的小院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所小院居住过一代湖南文化名人。据不完全统计有:

萧云端:导演。中共地下党负责人,1945年芷江抗日受降仪式会场的设计和布置人。

冯放:文艺评论家。湖南省文联筹建人之一,后任省文联副主席、《芙蓉》杂志主编。

易扬:音乐家。解放初期著名歌曲《天上的太阳红彤彤》《光荣的志愿军》作曲者。

文忆萱:研究员,省文史馆员。《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湖南地方戏曲剧种志》多部文献巨著主编。

徐叔华:编剧。歌曲《浏阳河》(源自花鼓戏《双送粮》)词作者,花鼓戏《补锅》等剧目编剧。

唐盛和:音乐家。花鼓戏《打铜锣》编曲。

齐芝田:作家、音乐家,《浏阳河》(源自花鼓戏《双送粮》)编曲之一。

叶蔚林:作家。海南省首任作协主席。代表作有小说《蓝蓝的木兰溪》《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歌词《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等。

先后在这里指导工作的文化名人有周扬、田汉、崔嵬、周巍峙、阿甲、张庚、郭汉城、刘厚生、薛若琳、徐晓钟、陈恭敏、余秋雨、叶长海、常香玉、陈伯华、孙毓敏、裴艳玲等一大批中国顶尖艺术家、专家。居住在这里的著名文化人还有:湖南戏剧导演学奠基人高宇、蔡倜(著名中国美学家蔡仪之兄)、黄其道,湘剧史家陈青霓、谭君实、黎建明,祁剧史家尹伯康,花鼓戏史家贾古、胡健国,艺术史家金式、马绰荣,编辑出版家刘样、江正楚、王前禧,国家一级编剧潘一尘、乔德文、江沅球、俞康生、孙文辉、邹世毅、胡安娜、徐瑛;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张京信;国家一级导演张杰;国家一级演员、声乐家徐竟成、戴君义、潘军。另外还有李果仁、朱立奇、谢惠钧、凌一云、周峥嵘等一大批国家级专家在这里工作过。

在这里,每一个房间、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故事,有一份关于湖南文化艺术的历史记忆。是真正的“明星里”。

湖南戏剧需要一个“家”

呼唤湖南戏剧博物馆

自宋代以来,湖南戏剧艺术就在这块土地上生长。戏剧艺术是湖南现存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最为丰富、与这方土地上的老百姓呼吸共存、命运攸关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的活态传承却没有一个形象的展示场所,没有一个安顿她的理想的家。面向未来,湖南戏剧需要一个博物馆。这个小院收集、收藏的艺术资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湖南戏剧除了18个地方戏曲剧种,还有历史久远的傩戏、木偶戏、皮影戏,绚丽多姿的京剧、话剧、歌舞剧。这些剧种都有名演员、名剧目,有影像、有声带,有节目单、有海报;传统戏曲的器乐、服饰、头饰、器械、道具,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传统剧目的脸谱、面具,千奇百怪、多姿多彩,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都可以也应该向大众展示。何况小院本身还有65年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

这座小院,占地面积仅2.46亩,可以因地制宜地建一个“湖南戏剧博物馆”,其体量、容量正好合适,其内容资源是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能取代的。而建立这种小型的文化公益设施,对于历史、对于长沙、对于人民,积善大焉!

(作者系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