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读者来信 > 正文
饮水工程,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6-07-04 07:58:0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真明] 字体:【

湘潭县射埠镇盛源村,政府筹资为村民打井引水,建成三年从未使用——

饮水工程,想说爱你不容易

湖南日报记者 史学慧 欧金玉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成效显著,许多地方的村民都喝上了放心水。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国家投入资金搞的饮水工程,建成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了摆设。湖南日报也多次接到群众对这方面的反映。

饮水工程大功告成,迄今未引滴水成摆设

近日,湘潭县射埠镇盛源村的村民反映说,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3年前,政府有关部门在村里打了两口很深的水井,水泵也买了,水塔也建好了,水管也到户了。可不知为什么,3年过去了,就是没见通水。对此,村民议论纷纷,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调查一下此事,给村民一个明确的答复。

6月14日,记者来到了盛源村,一提起饮水的事,村民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该村原名叫泉井村,最近和另一个村合并后才叫盛源村。每年8月至第二年立春,有的组总有几个月水资源比较枯竭。村民每家都有一口水井,可令人烦恼的是,井水水质不好,特别是水烧开后,壶底就会出现一层白色沉淀物。村民不敢用它作饮用水,有条件的人家都买桶装水喝,条件差一点的就到很远的地方去拖山泉水。

村民们将记者带到该村大洼组和新建组交界处的山边,2013年,政府为该村最缺水的这两个组投资建的饮水工程从这里发散开去。村民们告诉记者,水塔建在山顶上。他们指着山边一间“铁将军”把门的小屋说,这里面就是水井,有约100多米深,同样的水井村里还有一口。但3年来,从未有人打开过此门,更谈不上用水。在附近一家村民的家门口,记者看到水管确已铺设到位,只是不见一滴水。饮水工程到底能不能用,又该如何用,村民们谁也不清楚。对这种工程,村民们说,这纯粹是浪费钱。

如何管理使用,村组意见一直难统一

饮水工程为何不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射埠镇一位姓谭的副镇长。谭副镇长说,2012年盛源村遭遇大旱,这两口井当时是作为应急水源由政府投资12万元打造的。按照“谁受益,谁负责”原则,饮水工程完工后,其管理、维护及使用后电费如何分摊等问题,应由村组协商解决。

记者采访了盛源村的周支书,他介绍说,2013年,在村里最干旱时,由水务部门牵头,为村里打了两口108米深的井,水塔、水泵、水管也全部到位,受益村民有两个组合计400余人。饮水工程搞好后,确实从未投入使用过。原因是3年多来,对于设施后期如何维护、电费如何分摊等种种问题,村组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两个组也一直未向他提出用水要求。

周支书说,该村村民家的水井一般都不到10米深,打出来的水不符合安全用水要求,喝了不健康,条件好一点的都只好买桶装水饮用。搞好的饮水工程放着不用确实可惜。得知村民对此进行投诉后,就在头一天,他已向镇政府进行了汇报,决定由两组村民每户派出代表来协商此事,尽早使饮水工程真正发挥作用。

建管难题,严重影响农村饮水工程生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在建后管理上,的确存在一些困难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严重制约农村饮水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建好的设施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无法做到专业化管理,不少工程建成后就交给村委会自行管理,甚至是个人承包经营,饮水安全工程难以长效运行;二是管理措施跟不上。不少水厂因项目没有投资主体,无法在工商部门注册,无法办理税务登记,不能领取票据收费,物价部门无法核定水价和出台收费政策。因不能计收水费,水厂难以持续运行;三是供水设施维护经费短缺。由于农村水价过低以及农村用水量偏少,不少农户不愿花钱买自来水,导致自来水入户率低,有些村入户率甚至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的一半,导致水厂盈利能力不足,运行管护困难。很多供水工程因承担不起费用,平时检测化验次数较少,难以保障用水质量。还有的工程饮用水管材不合规范,受建设资金限制和疏于管理等多个因素影响,用水保障问题更是突出。

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农村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只有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彻底消除“摆设工程”,让这一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真正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