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张昆弟:“法国北海岸之华工”
2016-06-24 07:29:2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张昆弟 (资料照片)

旅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张昆弟以“法国北海岸之华工”著称,并一生从事中国工人运动,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张昆弟,1894年3月18日生于益阳县(今桃江县)一户农家。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和叔父抚养成人。从小热爱读书,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同学。在好友毛泽东、蔡和森、罗学瓒身上,他学习了研究学问、砥砺品行以及济世匡时的抱负和意志。

共同的理想抱负,把张昆弟和毛泽东等紧紧联系在一起。1918年4月,他们组织了新民学会。毛泽东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张昆弟积极参加,致力于向国外发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并随毛泽东、罗学瓒、李富春、罗章龙、萧子升、萧子暲、邹彝鼎、贺果、任理、侯昌国、唐灵运等新民学会会友24人到北京补习法语。1919年10月31日,张昆弟和李维汉、李富春等162名学员,不远万里赴法。与李富春、李维汉、贺果、李林、任理、欧阳淑到法国西北部塞纳河畔香巴尼施乃德分厂做工,并与李维汉、罗学瓒等新民学会会员组织“工学励进会”(后为工学世界社),任干事会负责人之一。

张昆弟在勤工俭学期间,阅读了法译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作了一些社会调查,较广泛地接触了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从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他写的《法国北海岸之华工》的文章中,明确提出“非全世界工人全体有彻底的觉悟,把这种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推翻不可”的思想。他积极参与勤工俭学学生为争取“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的斗争,法国政府以“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和“扰乱治安”罪名,将他和蔡和森等104人强行遣送回国。

1922年春,张昆弟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石家庄、郑州、天津等地从事工人运动领导工作。他曾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候补委员。1931年5月,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湘鄂西苏区从事工人工作,主持召开湘鄂西省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湘鄂西省总工会,任总工会党团书记。帮助苏区政府恢复和发展生产,动员工人参加红军,支援反“围剿”斗争。发动各级工会选派2300名工人参加红三军。在错误的“肃反”中遭到残酷斗争。1932年秋被害于湖北洪湖瞿家湾。他的妻子王兰英,是中共广东省委秘书长,193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

陈毅元帅后来回忆时悲痛地说:“我和张昆弟是从法国一起回国的,他搞工人运动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但牺牲得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