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湖湘先哲的故事
2016-06-22 07:33:5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湖湘先哲的故事

■编者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到了中国历代许多先哲名家,其中有7位是湖南人。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敦颐、王夫之、魏源、李达、翦伯赞、吕振羽。这让湖南人十分自豪。湖南为屈贾之乡,岳麓书院享有“潇湘洙泗”之美誉,湘江是一条流淌哲学的河流。湖湘先哲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对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湖湘先哲,你可知道他们的理论影响和贡献?他们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期深读为您呈现。

 毛泽东

  基本粒子可分论

毛泽东

湖南日报记者 李传新 整理

人物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他还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人物故事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便致力于学术研究。1915年6月25日,他在一封写给同学的信中,宣称自己“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1916年2月29日,他在写给另一位同学的信中,开列了77种书目,认为“中国应读之书止乎此,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他还与同学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在老师杨昌济的指导下,定期研讨哲学和伦理学问题。由于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并没有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去当一名学者,而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职业革命家道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学术研究的兴趣,包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在钱三强发言讲到核原理时插话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

“是这样。”

“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钱三强一时语塞,他思考着回答道:“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

毛泽东却从容地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

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一论题的胜者,正是毛泽东。

1963年,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提出新观点,基本粒子不是物质始原,电子也是不可穷尽的。其观点恰与毛泽东1955年的预言吻合。毛泽东很重视,专门让在《红旗》杂志转载《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刊登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就坂田昌一论点,毛泽东对学者们说,“宇宙是无限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从宏观来说是无限的,从微观来说它也是无限的。原子可以分,电子可以分,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凡事都可分,电子本身现在还没有分裂,总有一天能分裂”。毛泽东用《庄子》的哲学指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个真理,不信,就试试看,如果有竭,就没有科学了。”1964年,坂田昌一应邀来北京参加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国际性科学研讨会,毛泽东接见他,赞扬他的观点。坂田昌一十分惊讶和喜悦,没想到毛泽东作为中国领袖,竟在之前早从哲学视野对物理学问题有过类似观点。回国后,坂田昌一多次讲毛泽东的见解,并说,《矛盾论》和《实践论》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毛泽东的基本粒子可分思想,在当时中国高能物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物理学家们以此为信念和指导,建立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意在说明微观粒子具有无限层次。当时,这是站在世界物理学研究前沿的开创性工作。毛泽东逝世翌年,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了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发言,追述物理学如同剥洋葱一样,逐层深入研究物质结构,基本粒子已经到夸克和轻子。接着,他突然说出一段出人意料的话:“洋葱还有更深的一层吗?夸克和轻子是否都有共同的更基本的组成部分呢?许多中国物理学家一直是维护这种观念的。我提议把夸克、轻子等更为基本的物质称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已故的毛泽东,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

专家点评

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在哲学方面,他著有《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作品;在文学方面,他的文章、诗词,都卓然成家;在历史方面,他熟读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史学理论和观点成一家之言。

作为哲学家,他重视研究哲学、运用哲学和发展哲学。在唯物论方面,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在认识论方面,着重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挥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在辩证法方面,集中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认为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死背硬套的公式,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重点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思想,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他善于从哲学的高度总结经验,研究实际情况,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出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策略问题。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其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和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刘华清

周敦颐

周敦颐

  光风霁月,理学开山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整理

人物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号濂溪,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北宋著名理学家和文学家。作为理学家,他是二程(程颢、程颐)之师,与二程、张载、邵雍合称“北宋五子”,世称“理学开山”“道学宗主”,其思想影响宋代以后的中国及东亚(日本、朝鲜)思想界。作为文人化的官员,周濂溪以人品高洁、作风清廉而著称,是中国古代清廉官员的样板和代表。

人物故事

周敦颐写下了《爱莲说》。他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认为君子就应该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20岁为官,57岁去世,期间一直为官。官职不高,资历很深。

周敦颐对自己要求很严。为官多年的他俸禄并不低,但领到俸禄后,他或散以济贫,或分送同宗族的亲戚,或用来招待客人和朋友,只要别人向周敦颐说自己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自己及家人则过着清贫的生活。周敦颐也不偏袒亲人。他在任永州通判时,侄子周仲章来看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周敦颐断然拒绝,并耐心地做了解释。临走时,周敦颐除送了些银两布匹给他外,还特地写了一首题为《任所寄乡关故旧》的诗。

诗是这样写的: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细细品读,方能领悟其自得其乐,旷达超脱的士人心怀。

周敦颐为人豁达正气、清正廉洁。周敦颐人生中的贵人——龙图阁大学士郑向(周敦颐舅父)十分欣赏周敦颐的才华,当郑向得到一次封荫子侄(不用考试即可得到官职)的机会时,郑向没有将这一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了外甥周敦颐。由此,周敦颐步入仕途,掀开了人生全新的一页;当周敦颐赴命任职虔州之前,其上司赵抃曾对他产生过误会,以为周敦颐是不务正业、沽名钓誉之小人,周敦颐并未替自己出言辩解。令人意外的是,当周敦颐抵达虔州任职时,赵抃对周敦颐的态度却大为改观。原来赵抃已从一些好友处听闻周敦颐屠奸剪弊时,如同手上握着一把利斧,落手毫不留情,清正廉洁,深得民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抃亲眼看到了周敦颐的所作所为,彻底释然。他拉着周敦颐的手说:“今天我才知道你的为人啊。”自此两人结成莫逆之交。

专家点评

在北宋文人中,周敦颐的个性特征十分鲜明而突出,他既有儒家的济世安民情怀,又有道家的恬静退让风格。他的思想学术受道家的影响非常大。他一生为官,但却又向往退隐山林的隐居生活。黄庭坚将周敦颐的人格品行概括为“人品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的清正廉洁,在北宋的文人士大夫中,绝非少见,而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就我们所熟知的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人来说,大都廉洁自律,有十分良好的操守。分析其中原因,除了北宋王朝在制度层面上大力提高文人官员待遇以实行“制度养廉”之外,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变迁也是重要原因。在这一时期,崇尚“门第”出身的贵族社会开始衰退,而通过平等、开放的科举考试进入社会管理层的平民知识分子开始跃上了历史舞台。平民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而晋身,以儒学为信仰对象,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他们登上历史舞台后的第一次宣言。周濂溪之“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文明建设依然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教授、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副会长 周建刚

王夫之

  残灯绝笔尚峥嵘

王夫之

杨丹 王泽应 整理

人物简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他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人物故事

夫之风骨嶙峋、气岸高标的一生,总体上是为梦想奋斗的一生。夫之一生,大体可以用“晓梦”“续梦”和“圆梦”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青少年时期,夫之作的“晓梦”是以科考成名为旨归的学而优则仕之梦,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能够为朝廷出力,为百姓主持正义。

他在长沙岳麓书院求学,与邝鹏升等组织“行社”,推崇学以致用,躬行实践。同时在衡州与好友管嗣裘、文子勇等组织“匡社”,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在匡时救世方面有所推进。夫之24岁时与长兄王介之、好友管嗣裘在武昌考中举人,他以《春秋》第一考中第五名,受到督学高世泰、考官欧阳霖、章旷等的器重。是年冬,王夫之赴京参加会试,途中得悉李自成农民军已席卷河南,攻克南阳,再围开封,打败明官军,明军决黄河堤灌农民军,竟使开封城淹没。“何事春寒欺晓梦,轻舟犹未渡江南”。王夫之的“进士梦”被风雷激荡的农民战争所浇灭。

中壮年时期,夫之以“续梦”抒写人生,渴望通过自己政治上个体性的抗清和投奔南明朝廷的斗争来达致反清复明的人生理想。

1644年,王夫之一家迁往南岳双髻峰下,筑茅屋,名“续梦庵”。续梦,即是续明王朝复兴之梦。1648年,王夫之与管嗣裘、夏汝弼等人在衡山方广寺起兵抗清。失败后,退居衡阳,曾三度赴南明朝廷,希图辅佐永历政权而能对反清复明事业有所作为。在南明朝廷,担任行人司行人一职,因弹劾权臣王化澄而被逮捕入狱,幸赖大顺农民军领袖高一功营救才免于一死。之后,逃往桂林。清兵逼桂林时,逃回衡阳。回衡后,誓不剃发,初寄居耐园,又逃避双髻峰之续梦庵。次年,再迁往地跨衡、祁、邵三县之交界处的耶姜山,“崎岖岭表,备尝险阻”。在流亡湘南的艰苦岁月里,王夫之或寄居荒山破庙中,或变姓名易衣冠为瑶人,借住在瑶民山洞中,颠沛流离。然而,他始终不忘反清复明的宏大志业,在晋宁山中为从游者阐扬《春秋》夷夏之防的民族大义,并靠捡拾烂账薄作稿纸撰写《周易外传》等著作。

晚年时期,王夫之隐居衡阳湘西草堂,以自己的苦读精思来圆中华文明复兴之梦。

1689年,夫之一个好朋友刘思肯到湘西草堂拜访他并为其画了一幅肖像画,夫之看后作了一首诗,“把镜相看认不来,问人云此是姜斋。归于朽后随人卜,梦未圆时莫浪猜”。夫之要圆的未圆之梦即是中华文明复兴之梦。这一“圆梦”支撑着他在湘西草堂几十年著书立说的艰难时日,也使得他有一种“残灯绝笔尚峥嵘”的精神风骨。为了从理论上探寻中华文明的复兴之道,晚年贫病交加的王夫之即使“腕不胜砚,指不胜笔”也是“力疾而纂注。”夫之一生,传世的著作共达95种,380余卷,共计字数800余万字,还有佚著计26种,尚待访求,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矗起了一座令后世叹为观止的丰碑。

专家点评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被称为“东方的黑格尔”“东方的费尔巴哈”。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比较而言,黄宗羲贡献在学案和政治思想,顾炎武贡献在学风和民俗,王夫之贡献在哲学和史学。诚如钱穆所言,夫之“理趣甚深,持论甚卓,不徒近三百年所未有,即列之宋明诸儒,其博大闳括,幽微精警,盖无多让”。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自觉,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不仅扬弃程朱陆王,批判地总结了宋明理学,而且精研易理,熔铸老庄,旁及佛道,博取新兴质测之学,将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王夫之沿着“即事以穷理”“入德以凝道”“要变以知常”的认识路径,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的辩证考察,形成了道器合一、理欲合一、义利合一、性命合一、情理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彰显出“坐集千古之智”而又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术传承性和学术创新性。王夫之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和毛泽东等人,毛泽东在《讲堂录》抄有多处夫之语录,新中国成立后两次为“船山学社”题词。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 王泽应

魏源

 魏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湖南日报记者 肖欣 整理

人物简介

魏源(1794一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清代启蒙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早年在北京求学,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主张通经致用,与龚自珍同属今文经学派。鸦片战争时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与浙东抗英。痛愤时事,撰成《圣武记》,又受林则徐嘱托,编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技艺,制造枪炮轮船,加强海防,抵御外国侵略。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开始从幕僚出任州县官,历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和高邮州知州,所至政绩卓著。

人物故事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9月,两广总督林则徐被革职,清政府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不料琦善在英国的威逼下擅自签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第二年正月,清政府改派裕谦为钦差大臣,指挥对英作战。裕谦长期在江苏任职,久闻魏源的才学,便请他以幕僚的身份.参与浙江防务。裕谦趁英军调赴广东,率军收复了定海,魏源对定海提出了“坚壁清海”的战术,可惜并未被裕谦采纳。不久定海失陷,裕谦自杀。眼看战争没有胜利的希望,魏源深感悲观失望。

1841年7月,林则徐被清道光皇帝罢职并遣戍新疆的伊犁地区,途经至江苏镇江,老朋友魏源从扬州赶来与他见面。“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老友相见,百感交集,两人对于这次战争朝廷指挥失误、投降派阻挠抗敌非常愤慨,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十分担忧。依依惜别之际,林则徐郑重地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一书手稿全部交给魏源,嘱托他进一步广泛搜集资料,编撰一部更为详尽可靠的西方史地全书,以助有识之士了解“夷情”,制订抗敌御侮良策。 魏源不辱使命。他在1842年底完成了50卷本57万字的《海国图志》,随即排出木活字本印刷出版。魏源在该书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当整个清朝被打得不知所措时,作为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思想精英,魏源冲破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明智对策。他还百感交集地注明此书的写作完成于道光二十二年“夷艘出江,甫逾三月”,是在耻辱的《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侵略者的战舰才撤离长江三个月时编写完的。魏源强烈的洗雪国耻、御侮图强的心情都倾注在这本书中。此后,他不断增修,至1852年增补为100卷本。

《海国图志》内容涉及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自主编撰的一部最详细的世界史参考书。 可惜,《海国图志》印行不足千册。而传入日本的《海国图志》却受到热捧,被视为“海防宝鉴”。

专家点评

魏源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清末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即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近代社会的转型期;凭着自己关注民生和国运的满腔爱国热血,以其卓越的才识,在人们还朦胧未醒时,首先著书立说,力图使中国人以独立富强的地位走向世界。而且以自己的著作,两次开启学风,即以代贺长龄所编《皇朝经世文编》开启晚清重实学、经世致用的学风,以《海国图志》开启中国近代意识和学习西方文明的新潮。

他一生著述宏富,为我们留下了八九百万字的宝贵财富。其著作中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思想,特别是其中“法久弊生,因时制变”“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的改革思想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图强爱国思想,不仅在中国近代发挥了思想先驱的作用,而且至今仍对我们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有着不朽的指导意义。我们重温魏源,不仅可增加对他的崇敬和景仰,还将更有利于把握好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前进方向。

——岳麓书社原社长、《魏源全集》执行主编、《湖湘文库》编委会副主任 夏剑钦

李达

  “理论界的鲁迅”

李达

湖南日报记者 李传新 整理

人物简介

李达(1890年-1966年)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湖南永州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卓越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和法学家。他于1935年发表专著《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他的著述有《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和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等,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

人物故事

1956年7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到武汉。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书记处办公室主任梅白,受省委的派遣,到毛泽东身边帮忙工作。

梅白一到,毛泽东就特别嘱咐:“小梅,你到我身边工作,我很高兴。但我可有一句话说在前头,以后我来武汉时,有一个人,白天除了我上厕所外,随时可以来见。”

梅白知道毛泽东在说谁,但他还是试探着问:“主席,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同志?”

毛泽东点了点头。

第二天,毛泽东要梅白去请李达到东湖宾馆见面。

“毛主……毛主……”也许是不习惯的缘故,李达见了毛泽东后,一连说了几次“毛主”,可就是那个“席”字跟不上来。

毛泽东见李达那副窘态,忙握住老朋友的手说:“鹤鸣兄,不要自己难为自己了。你主、主、主什么,你曾当过我们党的第一任宣传主任,那时我叫你主任没有?没有啊!我们还是过去那样,你叫我润之,我叫你鹤鸣兄。”

宾主坐定后,毛泽东与李达谈起了他们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分手时说的那些话。李达惭愧地说:“润之,我很遗憾,没有和你们一同上井冈山,没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泽东不同意李达的话:“你看,你看,鹤鸣兄,怎么又说起这话来了?我们在北京香山彻夜长谈时,不是已经说清楚了这些事情了吗?我还是那句话,你在国统区,冒着生命危险宣传马克思主义,也是难得的呀!你还遗憾什么?我看你是黑旋风李逵。但你可比他李逵还厉害,他只有两板斧,而你鹤鸣兄却有三板斧。你既有李逵之大义、大勇,还比他多一个大智。你从‘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算起,到全国解放,可称得上是理论界的‘黑旋风’。胡适、梁启超、张东荪、江亢虎这些‘大人物’,哪个没有挨过你的‘板斧’?鹤鸣兄,不要再自责了,你就是理论界的鲁迅,我一直就是这么个看法!”

李达见毛泽东这样评价他,更感到不好意思,忙说:“当时,要是听你的劝告,不与陈独秀赌气而离开党,说不定我还真的与你去爬雪山、过草地了。”

毛泽东见李达仍不愿原谅自己,忙又开玩笑地说:“鹤鸣兄,你虽然没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但你那几‘板斧’也叫那些自称是学术权威的人难受了。特别是不久前,你砍胡适的那一板斧,是何等的痛快!”

两位老朋友边谈边开玩笑,一谈就是一个下午。

专家点评

李达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的介绍和深刻的阐述。李达的代表作之一——《社会学大纲》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李达在书中提出的无产阶级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机构的组织形态和活动方法要适应无产阶级专政任务转向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改变等观点,至今仍放射出真理的光芒,在国内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李达的另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现代社会学》则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释唯物史观的广阔视野。

二是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李达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撰写的《〈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不仅全面、准确地解释了毛泽东的基本观点,论证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还提出和阐明了正确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李达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社会学大纲》基础上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这部著作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上,充分吸取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丰富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教授

戴安林

翦伯赞

翦伯赞

  呕心沥血主编

  《中国史纲要》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整理

人物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研究,是“新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后兼任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职务。其著述颇丰。1938年出版的《历史哲学教程》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著作,奠定了其在“新史学”理论研究的地位。1961年主编的《中国史纲要》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典范,印行30多年,长期作为高等学校历史教材。

人物故事

1961年4月召开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决定委托北京大学著名史学教授翦伯赞、邓广铭、邵循正等人编写《中国通史纲要》,作为高校文科中国通史教材。后来正式定名为《中国史纲要》,由翦伯赞任主编。

在《纲要》的编写和讨论过程中,翦伯赞经常即席发表谈话,娓娓而谈,有的放矢,发人深省。如他认为那时史学领域有“新教条主义”的种种表现,就针锋相对地提出,写历史要反对“六化”:一不公式化,又能条理分明、脉络贯通,勾画出历史轮廓,显示出历史倾向;二不概念化,又能把历史问题提高到理论的深度和原则的高度;三不表面化,又能通过历史现象揭示出本质;四不简单化,又能摈弃繁琐,写出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典章制度;五不片面化,又能区别主次;六不“现代化”,又能为当前政治服务。他的这些见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翦伯赞作为《纲要》的主编,力图把它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历史教材。要把《纲要》写出特色,会碰到许多难题。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先秦部分古史分期问题。他是主张“西周封建论”的,按照这个观点写,就会写出特色。但是翦伯赞一开始却主张按郭沫若所主张的“战国封建论”写。他认为,学术上可以“百家争鸣”,但作为教材,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观点,便于教学。

为了写好《纲要》,年近古稀的翦伯赞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他黎明读马列,深夜读《汉书》,在北大历史系传为佳话。仅《汉书》他就读了八九遍。为了写好《纲要》的“春秋”部分,他把《左传》翻阅了19遍,书都翻烂了。在他的书房里,有一个大玻璃书柜,里面整齐地排列着装订成册的史料摘抄笔记。

同志们所写的《中国史纲要》稿子,翦老总要仔细看两遍,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一丝不苟,不顾年老体衰日夜奋战。他说:“我从来没有这样负责过,《纲要》写好了,就可以到马克思那儿去报到了。”

专家点评

翦伯赞作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主要贡献是对中国“新史学”的创建。上世纪20年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大革命失败后,翦伯赞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潜心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农村社会之本质及其历史的发展阶段之划分》《前封建时期之中国农村社会》等论文,开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研究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新天地。接着,翦伯赞在上海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并参加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他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是封建的生产方式,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历史哲学教程》一书,奠定了他在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地位,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并称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五大名家。

他是一位具有学术品德和人格魅力的大师,人称“红色历史学家”。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副院长、历史学教授 周星林

吕振羽

吕振羽

  在家乡创办“南方抗大”

湖南日报记者 肖欣 整理

人物简介

吕振羽(1900—1980),湖南武冈(今邵阳县)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革命家。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研究历史的学者之一。著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简史》等。

人物故事

在自己的家乡武冈县塘田(今属邵阳县),创办有“南方抗大”之称的塘田战时讲习学院,这是吕振羽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

1937年9月,吕振羽从北平到长沙,他发现尽管湖南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已声势浩大,但共产党全面抗战主张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贯彻。他向中共湖南省工委和徐特立建议,由我们党办一所像延安“抗大”一样的学校,以培养抗战干部,为由我党单独领导湘西南抗日游击战做准备,院址就选在他的家乡塘田。这里距县城29公里,院址原为清末太子少保席宝田的别墅,虽交通不便,但极为隐蔽,不失为办学的好地方。徐特立和省工委非常赞成,并及时向毛泽东和张闻天汇报。不久,得到党中央同意。

为使讲学院能顺利地办起来,吕振羽建议聘请国民党湖南省参议会议长赵恒惕出任董事长,并请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担任名誉董事,以使学院合法化。1938年9月初,到校学员有120多人,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还有印刷工人、小学教师、尼姑等,但以青年学生居多。编为两个研究班和一个补习班。

办学经费短缺,教材只能用木板刻字印刷,甚至要人抄写,教材大部分都由任课教师自己编选,内容都适合战时需要。教职员生活艰苦,没有工资,只管伙食费。绝大多数教职员与学员同吃同住。

因为塘田战时讲习学院积极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而遭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的敌视。1939年4月底,国民党派兵分三路包围“塘田战时讲习学院”,并贴出布告称“如有抗拒情事,准予格杀勿论”。在这种情况下,吕振羽只得组织学院员工和学员有计划地撤退,自己则最后一批撤出。为防不测,吕振羽从院后越墙而出,并与一农友换了衣服,化装成挑粪的,才躲过敌官兵的盘查,到后山与夫人江明等人会合,转移到油塘院子隐蔽下来,并在油塘李氏宗祠秘密举办了为期10天的建党培训班。

塘田战时讲习学院虽仅存8个月,但为党培养了一批抗日和地方工作骨干,壮大了革命队伍,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全省抗日救亡运动,在湖南省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也是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惟一一所抗战军政大学。现在,塘田战时讲习学院旧址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点评

吕振羽先生是我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熔革命与学术于一炉,集革命家和学者于一身”,为中华民族的前途,为新中国的建立,转战南北,饱经炮火硝烟,为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笔耕不辍。新中国成立后,他相继担任大连大学、东北人民大学领导工作,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图书《吕振羽全集》十卷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充分反映这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睿智思想和科学探索精神。

吕振羽先生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进程中有一系列首创性贡献。1933年,他先后撰成了四部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专著:《中国上古及中世经济史》《中国社会史》《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这四部著作向人们昭示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初期他的学术贡献:一是开拓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的正确方向;二是首创殷代奴隶社会说;三是最早提出西周封建论。

——长沙学院政法系教授、北京吕振羽纪念室特聘研究员 戴开柱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