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青蛙公主”让爱传递
2016-06-07 10:30:1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青蛙公主”让爱传递

——一所山村学校的支教故事

5月30日,杨敏走在教室走廊上。

5月30日,杨敏在三元岭村村校给孩子们上课。

5月30日,三元岭村支教老师和杨敏合影。

本版照片均由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乐水旺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骆力军 乐水旺

“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没出过远门。但我要让孩子们了解山外的世界。”5月31日,宁远县鲤溪镇三元岭村村校,自称“青蛙公主”的杨敏对记者说。

为迎接“6·1”儿童节,166名在校生正在排练节目:伴随《感恩的心》,孩子们手语动人。迪斯科跳得有模有样。诗歌朗诵声情并茂……

放眼望去,学校群山环绕。但孩子们清澈的眼睛里,都流淌着对山外世界的渴望。

1 唯一的百公里远行,改变了“青蛙公主”

杨敏的家在三元岭村,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因为三元岭地处偏远山区,没有老师愿意来。杨敏的母亲杨社教在这里当了31年的“孩子王”。

杨敏1990年出生,10个月时,她患小儿麻痹症,再也不能像正常人站立、走路。直到4岁,杨敏才学会用手握着脚掌,以蹲姿行走,成为一位“青蛙公主”。2005年杨敏初中毕业后,呆在家里不再出门。

2006年,杨敏偶然得知祁阳县一家残疾人电脑培训学校招生。于是,她辗转一百多公里来到祁阳。一年里,杨敏学会了操作电脑,开始接触网络。她通过网络与远在广东打工的丈夫相知相爱,并走进了婚姻殿堂。

因为缺老师,2007年杨敏回村代课。教室里的小黑板挂得格外低,杨敏还是要爬上凳子才够得着写板书。她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中午就在教室里打个盹。她没有学生高,但孩子们都喜欢她,亲切地叫她“敏敏姐”。

杨敏发现,母亲、就要退休的杨敦厚老师加上自己,只能给孩子们上语文、数学课,教些简单的音乐、美术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于是,杨敏想上网招募支教老师。

“没想到,2013年7月我的第一条招募消息发出,很快就有了回音。”杨敏说。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50多名全国各地、不同年龄层次的爱心人士来到三元岭村支教。

支教老师来了,杨敏和母亲把他们安排在自己家吃住,热情款待。杨敏的母亲杨社教说:“只要大家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就好,反正蔬菜自己种的,鸡鸭自家养的。” 仅这个学期,学校来了6名支教老师。

杨敏一家人的善行感动着大家。这个学期从北京来支教的某公司总经理鲁泳北说:“与杨敏一家人接触越久,越让人感动,她们真的不容易。”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后来支教的河北唐山小伙子袁博涵说:“无论她们多累,对我们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2 我们要像敏敏姐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学校9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了解山外世界的渠道只有电视,和在外务工的父母的只言片语。“山外有工厂——可以打工——赚钱。”——孩子们给从江苏徐州来支教的朱淼上的“第一课”,让他感到惊讶。

2013年下学期以来,轮番来到村里的支教老师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改变着这些山里娃。他们开办了舞蹈、美术、音乐、武术、科普等课程,组建了多个兴趣小组。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为学校翻瓦、粉刷墙壁,送来了电视、打印机、儿童床和校服,建起了爱心书屋……

孩子们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升了国旗,第一次有了校服,第一次举办了联欢会,第一次跳起了街舞……他们有了走出大山的渴望,有了更多的憧憬。为此,他们努力改变自己。

二年级学生杨某华以前经常迟到,拖欠作业。于是,支教老师引导他参加武术训练,主动与他做游戏,潜移默化改变他的不良习惯。

一名留守儿童刚入学时,很少开口,还把屎尿拉在身上,不少人担心她有“自闭症”。支教老师们经常找她谈心,为她换洗衣服。慢慢地,孩子喜欢说话了,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杨社教告诉记者:“以前元旦、六一等节日,学校从没举办过联欢会。现在,随时就能组织一场联欢会。”今年3月年满60岁的杨敦厚老师说:“刚开始,孩子们都不愿意上台,现在,大家争着当主持人呢。”

一年级的杨超超、唐嘉说:“我们爱上了跳舞,我们想成为舞蹈家。”9岁的杨家豪告诉记者:“我要成为生物学家。”8岁的杨丽芳说:“我的理想是成为服装设计师,设计出好多好看的衣服。”……不管将来做什么,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我们要像敏敏姐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 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会坚持做义工

“支教老师太爱孩子们了!”杨敏说。杨敏记得,2014年从湖北来支教的李万清老师,因为学生没掌握课堂知识,急得吃不下饭。他教孩子们唱《旋转的木马》,有孩子说好想去坐坐能旋转的木马,他便在双休日带着孩子们去县城坐旋转木马。前不久,支教老师袁博涵为学校做了不锈钢旗杆。成利带着5岁的儿子从湘潭来支教,还带来一大箱文具……

“在这里,我们有了收获。”这是支教老师们无一例外的感受。第一位来到村里的支教老师冷超,这次专程请假坐了30多个小时车,从山东济南赶到学校陪孩子们过“6·1”。他对记者说:“支教半年,给了我一双翅膀,让我看人看事不再总持负面情绪,心胸开阔了。这是在大学里学不到的。”

朱淼告诉记者:“前几天,教学楼漏雨,我们几个支教老师动手补漏。没想到,孩子们主动用小桶抬来了沙子。”他说:“这让我感到爱可以传播。我们都要像杨敏一样做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永不放弃,敬业、舍得。”他还说:“要是缺老师,我再支教半年。”

明年,支教老师袁博涵、李如意将远赴加拿大留学,他们依依不舍地说:“这个月初,我们办签证离开一周,孩子们在日记里写道‘老师,你离我好远’。我们回来时,孩子们的高兴劲无法形容。这就是爱的回应。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坚持做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