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我省出台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可破格提拔
2016-06-03 07:26:3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孙敏坚] [责编:李 慧] 字体:【

我省出台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选调生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党员身份或担任过学生干部

●到村工作需满两年,不得随意调动或借调,试用一年合格方可“转正”

●特别优秀可破格提拔,上级机关遴选设“专用通道”

湖南日报6月2日讯(记者 孙敏坚)近日,省委组织部出台《湖南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对选调生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根据《办法》,选调生工作重点是培养造就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能力素质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储备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才,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输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基于这一目标,《办法》规定,选调生主要从高等院校(含其他硕士、博士培养单位)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中择优选拔。学历要求是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选调生需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在学习期间担任过班长、院学生会部长,校社团组织主要负责人等职务1年以上。

在培养方面,《办法》明确要求,新录用选调生的关系放在乡镇(街道),人员安排到所辖村工作两年(含试用期)。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选调生都必须到村里工作至少两年时间。选调生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培养选调生负直接责任,党(工)委书记是选调生培养第一责任人。

为了让选调生真正扎根基层,《办法》规定,在村工作期间,未经市州委组织部同意,一律不得调动或借调到县市区直及以上部门工作。新录用的选调生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进行任职定级和公务员登记;不合格的取消录用。在村服务期满2年后,由市州委组织部进行综合考核,提出下一步培养、使用或交流调整等意见;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选调生资格。

《办法》还列出了选调生的6种“不合格”表现,包括:本人思想动摇、不安心基层工作,群众反映较差的;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称职”等等,组织部门会及时将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

《办法》规定,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任职条件的优秀选调生,应及时选拔到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任职;表现特别优秀、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的可按程序破格提拔。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一般应当按程序及时列入相应层级后备干部名单。省、市、县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时,应明确一定数量从参加工作两年以上的选调生中定向遴选。



“墩墩苗”方能根深叶茂

——透过四位选调生在基层的故事看湖南选调生工作

漫画/傅汝萍

制图/周双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年轻干部的培养,不是单纯的 “搭台子”、“给位子”和“破格提拔”;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基层“墩墩苗”“接地气”,发挥所长、补足短板。这是中央基于新情况,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出的新要求。

选调生工作,正是这样一份磨砺青年成长成才的“磨刀石”。湖南自1980年起开始,有计划地从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调生)到基层工作。经过36年的积累和探索,选调生工作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县乡基层培养储备了一大批党政领军骨干,为各级党政机关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中高级领导干部,也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湖南提供更多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省4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选调生代表。在他们的故事里,到基层去,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人生态度。他们的经历也启示着“后来者”:只有多在基层“墩墩苗”,方能汲取丰厚的营养,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

1

廖桂生:越是想飞得高,就越要打牢基础

【档案】

廖桂生,男,衡阳耒阳人,1970年出生,1995年6月入党。1993年从中南工大(今中南大学)采矿专业毕业后,成为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曾任临武县万水乡团支部书记、乡长助理,临武县万水乡党委书记,临武县委副书记,汝城县长,汝城县委书记,桂阳县委书记等职务;现任湘潭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经历】

如果没有1993年5月的那场选调生考察,廖桂生几乎可以看到毫无悬念的未来——进入省城某高校任教,躬耕三尺讲台,探求专业领域。

“我的报到证都已经发到那边了,这个时候学校通知我们参加选调生考察。”廖桂生回忆说,当年的“竞争”还挺激烈,120多名学生参加考察,最终入围选调生的只有10来个人,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一边是安稳的高校,一边是充满未知的基层,满怀着“科技兴湘”“来自农村、服务农村”的热忱与抱负,廖桂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廖桂生的第一个岗位是临武县万水乡企业办干事,驻守三十六湾矿区。在矿区,他见过“黑土”变黄金,也看着青山一点点被蚕食、绿水一天天变浑浊。“发展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廖桂生在心底无数次问自己。

2012年,廖桂生担任汝城县委书记。其时,恰逢国家启动实施罗霄山脉片区扶贫攻坚计划,随着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汝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然而,围绕发展路径的选择,出现了不同声音:有人提议“利用交通优势,做大做强房地产市场”,有人说“矿山大县要加大矿产开发力度”。廖桂生听了摇摇头:“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做大GDP总量来说,这些办法立竿见影。但从长远来看,只是权宜之计,甚至要付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三十六湾的教训还不深刻吗?”

汝城如何发展?廖桂生一头扎进基层得出结论:汝城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秀美、温泉资源独特、气候条件优良,可以打造好“特色、古色、红色、绿色”四张名片,实现脱贫奔小康。

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那段时间里,廖桂生在国家部委和省市部门四处奔走,为汝城争取到7个高速互通出口和5亿元企业债券的发行资格。

2013年4月,汝城引进的松溪茶叶开发有限公司遇到资金困难。廖桂生带着企业老总,向华融湘江银行郴州支行求助,他对行长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前途,请你们支持。我愿意用县委书记这顶帽子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真诚打动了行长,最终企业获得800万元紧急贷款。

目前,汝城县已成为周边省市旅游度假重要目的地和全省茶叶生产重点县,温泉旅游和生态农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

【感悟】

廖桂生:种庄稼有个讲究叫“墩苗”,就是在幼苗阶段,不能让茎叶长得过快,否则根扎不深,茎秆不壮实,风一吹就倒。因此,要压一压长势,墩墩苗。

庄稼生长是这样,人才成长也是这样。越是想飞得高,就越要打牢基础。要把全部精力放到干好工作、练好内功、修好德行上,把所有情感放到与基层群众交朋友、解难题、办实事上,从最生动的一线汲取营养,快速健康地成长。

当我们把每一缕根系深深扎入群众的土壤,还有什么风雨不能从容面对呢?

2

余良勇:心系群众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价值追求和人生情怀

【档案】

余良勇,男,岳阳临湘人,1973年出生,1996年入党。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加入选调生队伍。曾任岳阳市君山区大湾芦苇场党委副书记、场长,良心堡镇党委副书记、采桑湖镇党委书记,君山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岳阳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2010年起援藏3年,任西藏自治区桑日县委书记。现任云溪区委副书记,区长。

【经历】

1997年夏,25岁的余良勇即将从北大毕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安部等好几家中央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留京任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一次湖南省委组织部设在北大的选调生见面会,向他敞开了一扇不一样的人生之门。

“可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骨子里总想着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诩为“自信、任性”的余良勇,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留京的机会回到湖南。他还谢绝了组织部门将他放在长沙的安排,主动要求到岳阳老家最艰苦的地方去。

余良勇首先被分配到岳阳市君山区的大湾芦苇场担任组织干事。起初,总有好奇的人跑到余良勇的屋里来,认识一下这个从北大来的“芦苇工”。余良勇就笑嘻嘻地喊大家进来聊天,很快和职工们打成了一片。到了11月芦苇收割的季节,他白天站在洞庭湖边统计芦苇数量,晚上就住在湖边的芦苇屋里。初冬的湖风飕飕地刮,余良勇的脸被吹开一道道口子。职工们说,“这个北大的伢子没有半点书生的傲气,吃得苦,做得事!”

3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芦苇场场长,2002年又被提拔任采桑湖镇党委书记。

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前面办公,后面住宿,就是余良勇的全部“地盘”。当时采桑湖镇刚成立不久,政府背负历史债务6400万元,各方矛盾比较尖锐,每天都有人到镇里来上访。余良勇的办公室兼宿舍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一次,一群上访户因为镇政府债务问题来找余良勇。领头的上访户说完自己的诉求后,随手就拿起晾在架子上的毛巾擦了擦嘴。过了一个多月,他又来余良勇办公室“督工”。看到余良勇在用那条被自己擦过嘴的毛巾洗脸,老乡很惊讶:“余书记,我用过了你怎么也不嫌弃?”“嫌弃什么,你又没有传染病,洗洗接着用嘛!”余良勇的一番话,暖透了老乡的心:“余书记,你这么说是看得起我们乡里人。我跟你表个态:我带来的那些人,我负责带回去做工作,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

人心齐、事业兴。4年后余良勇离开采桑湖镇时,不仅还清了6400万历史债务,所有运转经费全部实现自收自支,4年内评了两次优秀乡镇。

【感悟】

余良勇:在基层工作,一定要真心对群众有感情。这不是工作方法,而是最深刻的思想认识。援藏期间,为了便于与当地藏民交流,我对着磁带学了三个月的藏语,下乡调研时可以直接和他们交谈。离开西藏时,一些藏民赶了几百公里的路来送行。将心比心,真心才能换来真情。只有以平等的姿态接触群众、以真诚的态度尊重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受到人民群众拥戴。

3

宋明明:干工作时勇争一流,“不动”时耐得住寂寞

【档案】

宋明明,女,长沙宁乡人,1977年出生,1997年5月入党。1997年从岳阳师专物理系毕业,成为一名选调生。历任长沙市开福区福安乡党政办副主任,新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委接待办副主任,通泰街道办事处主任,新港街道党工委书记,现任开福区区委办常务副主任。

【经历】

宋明明选择选调生的理由,最朴素也最直接。父亲是位老干部,觉得她的性子沉稳、有主见、善于与人交流,“适合做政治工作”。在父亲的鼓励下,1997年,刚满20岁的宋明明加入了选调生队伍。

宋明明是在城里长大的姑娘。在分配到长沙市开福区福安乡(今四方坪街道)前,她对农村的认知,基本停留在书本里。临行前,爸爸特别叮嘱她:“你们是组织选出来最优秀的人,就要在分配的岗位上干出最优秀的事。”

带着父亲的教诲,宋明明信心满满地去报到。上班没几天,正好赶上浏阳河的汛期,大部分乡干部都被抽调到前线装沙袋,新来的女干部宋明明则留守在办公室。可是干劲十足的宋明明哪里会肯,“一下班,我就跑到堤上帮忙,装沙袋、扛沙袋……跟男孩子没两样。”整个汛期,宋明明的休息时间几乎都留给了浏阳河大堤,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一年后,表现突出的宋明明被提拔为全区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一个小姑娘刚工作一年就当了领导,肯定会引起议论。”她说,周围常常充斥着羡慕、质疑、非议等目光。而随后她在新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又惹得旁人议论纷纷。

“看着周围同事升的升、调的调,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宋明明坦言,但她更清楚,“不动”时更要耐得住寂寞,与其忙着出头,倒不如埋头把工作干好。

她的表现,组织看在眼里。2013年9月1日,她调任新港街道党工委书记。到任第一天,新安寺社区安置房的住户们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新安寺社区的统建安置房已建好4年,久拖未分。这一天,上百名住户齐齐围住街道办公楼大门,吵嚷着要住新房。

“居民们总认为背后有利益黑幕,几次组织的分房抽签活动都被人抢了票箱。”宋明明清楚,症结在于群众不信任干部。于是,她一方面召集了19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妇女队长等,挨家挨户地说明政策,另一方面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分房的组织工作中来,全程监督。

11月17日,分房大会举行,188位村民高高兴兴地领走了140套房子钥匙,无一人闹事。

【感悟】

宋明明:选调生是一个既特殊又不特殊的群体。说它特殊,它集合了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大学生;说它不特殊,也是普通的基层干部,不要觉得“高人一等”。把自己看小一些,把名利看淡一些,把职务看轻一些,以平和心态对待进步,以豁达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精神服务社会。

4

易祥涛:投身基层,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档案】

易祥涛,男,娄底涟源人,1989年出生,2010年入党。2012年毕业于长沙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5年,他以长沙县干杉镇杉岭社区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考取了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现任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东山村村支书助理。

【经历】

与几位“前辈”的理想与情怀相比,“89后”易祥涛则更加“务实”: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先考取了大学生“村官”,三年服务期满后,2015年,他又成功通过了选调生考试。

“当年考大学生‘村官’,一方面是打算在基层好好锻炼一下,一方面也是由于有组织部门的各种支持政策。”易祥涛坦言,三年服务期结束,他想留在基层再学点东西,又盼着解决个人身份问题,于是,选调生就成了最佳选择。

从2015年起,省委组织部要求所有的选调生都必须在村里工作满两年,易祥涛正巧赶上“这一拨”。从大学生“村官”到选调生,易祥涛对身份的转变“感觉不明显”。

“早在当‘村官’时就发现:基层工作并非我想象中那样惊涛骇浪,大多数时间我们在做极其平凡而又琐碎的日常工作。”易祥涛说,选调生一般负责写材料、接电话、打扫卫生、接待来人来访等工作,既琐碎,又难有成就感。尤其是面对群众各种诉求,常因工作方法欠缺而心生挫败。

刚到村里时,大家对易祥涛很热情,经常邀请他去家里吃饭。后来,乡亲们几次向他咨询一些电脑常见故障、手机软件安装等问题。在易祥涛看来这些都是“小儿科”,不自觉流露出“怎么连这都不懂”的神情。一来二去,大家觉得这个伢子“调子高”,不愿意和他多来往。

易祥涛的直接培养人——镇党委书记周湘雄在入村走访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他找到小易,语重心长地说:“农村人很朴实,讲感情也要面子。要想与他们心贴心,你自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真诚、耐心和行动。”

周书记的一番话,敲醒了易祥涛。他及时调整心态,“挽救”了同村民之间的关系。

2015年8月,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中,易祥涛得知,有一对熊席命、熊根明残疾兄弟住在破烂的土坯房,生活只能靠低保补助维系,便努力帮他们申请到了免费建房的指标。盖房时,易祥涛又忙前忙后帮着跑腿搭手,不知情的建筑工人还以为他是熊家兄弟的亲戚。

不到4个月,两兄弟就住进了新房。入住当天,熊家兄弟喜极而泣:“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新房!”见此情景,易祥涛也动情地流泪了。

【感悟】

易祥涛:在决定加入选调生之前,请一定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了解基层吗?你做好长期扎根基层的准备了吗?你真正的志趣是什么?如果没有答案,请你慎重选择。如果你决定选择选调生这条路,无疑是选择了一条在基层锤炼敲打的道路,这条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放下架子虚心向身边的好友同事、基层的干部群众学习,以更加主动、更加包容的态度适应基层,就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后记】

四位选调生的成长经历,是我省几千名选调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缩影,也是我省不断加大选调生培养工作力度的缩影。

越想飞得高,就越要打牢基础。这些选调生们像一棵棵小苗播种在三湘大地上;在组织“护苗人”的“墩苗”“压担”下,他们慢慢抽芽、长大、开花,把根系牢牢扎进这片广袤田野的深处,茁壮成长。

青春之歌,因融入时代交响而嘹亮动人。他们作为青年大学生代表,选择了选调生,植根基层沃土,分担百姓的酸甜苦辣,肩负一地的改革稳定,共推湖南的科学发展,成就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书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荣篇章。

市州的“育苗经”

衡阳:长“才气”

在认真组织好每一届选调生岗前培训班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市县两级共举办选调生专题培训班10余期,培训300余人次。同时,选送30余名选调生到清华大学、省委党校参加高层次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促使选调生尽快转变角色,夯实选调生做好基层工作的理论基础。

常德:接“地气”

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选调生成长的“苗圃”,在基层“墩苗”。市县组织部门严格坚持新录用选调生必须在乡镇工作两年以上,不得被上级机关借用。乡镇党委实行“一对一”管理培养模式,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培养责任人,专门指定一名农村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传帮带。同时让选调生到村任职或兼职,拜群众为师、学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通过基层磨砺,目前有20多名选调生担任乡镇党政正职。

益阳:强“底气”

将表现优秀的选调生优先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对历练成熟的选调生,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特别优秀的允许破格提拔。同时,每年通过定向遴选和选调方式,为选调生到市、县机关工作提供机会,积极鼓励、支持参加中央、省直等机关单位的遴选。近三年来,全市在乡镇工作的选调生共有10人选拔到领导岗位工作、85人选调到县直以上机关,占到了乡镇选调生存量的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