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蔡锷将军桑梓情结
2016-05-20 10:34:5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蔡锷

周后运

回邵阳探亲,倘佯在乡村庭院,任清风轻抚脸颊,划过我的心际,那种感觉充满怀念,凝重而深沉,让我陷入深邃的记忆中。

今年,是蔡锷将军去世100周年。前些年我采写长篇小说《儒将蔡锷 》《护国将军蔡锷》时,不时惊叹蔡锷将军传奇的一生。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讨袁护国,再造共和”的历史贡献,蔡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无可替代。深入了解后,蔡锷廉洁纯朴的桑梓情结同样令人敬佩。

宝庆“神童”惦念“山门”

蔡锷的父亲蔡正陵,祖籍原湖南省邵阳县亲睦乡蒋家冲,为了生计漂泊到武冈州山门镇。1882年12月18日,蔡锷出生于武冈州山门镇(今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

1894年,12岁的小蔡锷在宝庆府参加院试,名列榜上第一名,被誉为“神童”,轰动乡邻,倍受赞赏。1897年9月,在湖南督学徐仁铸推荐下,他从家乡步行700里到长沙,投考湖南时务学堂,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为头班学生。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家乡人的帮助,让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恩之情,这可以看作是他廉洁纯朴的桑梓情结的一个根源所在。

在长沙,蔡锷投入到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工作,积极为该报写稿,唤醒国人。1901年蔡锷自费入日本成城陆军学校,又入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后转为官费。期间经常与黄兴、陈天华、禹之谟、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密切联系,集腋成裘,加深了一脉相承的乡梓情谊。1904年冬学成回国,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事业,一展他军事家的杰出才能。

蔡锷回国后,立即回到养育他的故土看望久别的父母,爱国爱乡的他,时刻惦念着生他养他的“山门”:母亲河黄泥江,江水清澈无比,江石睡姿安然,雪峰山的山峰矗立在江两边,互相对峙,姿态雄伟,状若山门。不远处的白马山,山势雄峻,绵延盘旋,重峦叠嶂,壑深谷削,悬崖千仞,粗犷而冷峻,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力争上游的质朴美。院落、丘陵、田野,高低有致,起伏连绵,举目望去,绿茵茵的一大片,有翠绿色、墨绿色、黑绿色、茶绿色,这绿的山,绿的水,无不使他心旷神怡。蔡锷在家乡遵循邵阳传统婚俗简朴完婚后,立即赶赴上海参加章士钊等人组织的爱国协会,辗转在江西、湖南、广西为创办军事学校培养人才,为国为民作贡献。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爱国爱乡情怀成长壮大,并逐渐影响了一大批湖湘子弟。

“我身为都督,不可以带头安排亲朋”

1909年春天,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邀请前往云南,随后任云南军都督府都督。

他两个弟弟都在湖南邵阳老家务农,得知大哥当上了大官,有说不出的喜悦。大弟25岁,叫蔡钟,二弟才19岁,叫蔡鍊 。两人商量一番,决定由蔡钟去云南看望多年不见的大哥,寻思着通过大哥谋个一官半职,跳出“农门”。

蔡锷他乡见亲人,心里非常高兴,招待弟弟在都督府住下。过了几天,弟弟鼓起勇气向他透露了想叫哥哥帮忙安排在云南工作的打算。蔡锷认真地对弟弟说:“你想在云南做事,人生地不熟,要靠你自己的确不容易。我身为都督,不可以带头安排亲朋,否则别人不但会有看法,还会跟着做,这样影响不好,对你我也不好。再者母亲年纪大了,她老人家养育我们不容易,家里也需要有人照顾。家乡更需要你们,在家乡熟门熟路,有用武之地,更能安居乐业,何乐而不为?”充分体现了蔡锷的高尚品质。

“我永远惦念他们”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有人暗示蔡锷“袁有称帝野心”时,他庄严表示:“国体共和,载在约法。有人敢违约,国人必起而共讨之。我就是第一个不饶他的。”看到袁世凯坚持倒行逆施,蔡锷于1915年12月19日回到昆明;25日,蔡锷等通电全国,宣布“惟在讨袁,五大民族,同造共和”。随后他就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抱病入川南作战,屡挫强敌。袁世凯在全国人民一片愤怒“讨袁”声中一命呜呼。

由于有功于国,蔡锷本有很多独当一面、发挥才能的机会,但他辞去一切职权、俸禄,全身而退,不得不负债到处就医。治病期间他常与随从侍卫聊起家乡巍峨的雪峰山,嫩翠盈盈的四野。他常想起武冈州(今洞口县)山门的老家,喃喃自语,念念不忘雪峰山下杨湾村大坝那生他养他的地方。

赴日治病前,蔡锷将军将贴身侍卫解甲归田,临别嘱咐道:“我此次东渡日本医病,如回不了祖国,你将我的书信手迹交给我的原配夫人刘侠贞或家乡亲人,说我永远惦念他们。”说完后泣不成声,可见他的桑梓情深及对家乡那浓厚的眷念。

蔡锷将军途经上海时,对夫人潘蕙英说:“我已全身辞职引退,等我治好病,也不会向国家和政府提任何要求,我们就回到邵阳老家去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看看书,写点文章,到黄泥江游泳,或网鱼,或到雪峰山采撷蕨菜、芦蒿,在黄泥江畔建所学校,为家乡培养人才,其乐无穷也。”

惊起挥泪,哭君天涯

在日本治疗期间,他偕夫人潘蕙英来到大森海岸。海面上翻飞的海鸥,又触动了蔡锷的情思:那是第二次来日本留学的一个周末,他与黄兴、陈天华等湘籍同学来海湾度周末,异国相逢,倍感亲切。追思当年与同学们在此游玩的情景,多种滋味在心里搅动。蔡锷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低声对身旁的妻子追思乡友陈天华。

黄兴逝世,在日本治病的蔡锷万分悲伤,他在病榻上亲自拟写唁电,含泪作《哭黄克强》挽联一副,此乃蔡锷将军绝笔,可谓英雄哭英雄:“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饱含桑梓之情的蔡锷将军,再也没能回到美丽的邵阳。他的盟兄和挚友黄兴去世只有八天,年仅34岁的蔡锷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于日本福冈医科大学医院。

一直到离世,蔡锷将军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结交的湖湘子弟,还是浓情胜酒的桑梓故里、湖湘大地,还是岳麓山与雪峰山。

蔡锷将军为官清廉,离世后,家中负债累累,连丧葬费用也无法支付。第二年4月12日,蔡锷将军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成为民国历史上“国葬第一人”。蔡锷将军廉洁纯朴之操守,忧国忧民之情怀,一往情深的桑梓情结,昭告后人,同心同德,共铸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作者系洞口人,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