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降成本:农业供给侧改革“重头戏”
2016-03-21 08:09:0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降成本:农业供给侧改革“重头戏”

制图/张杨

“三农”问题,既古老,又时新。

当阳光照进2016,关于破解“三农”发展瓶颈、打造“三农”更美图景,我们听到、看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它们,是“中央一号文件”“湖南省委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面对面交给湖南的重要“作业”。

如何又好又快完成这项“作业”?本报特约“三农”专家撰文建言,以期有助于全省上下进一步廓清思想认识、找准着力点、唱好“重头戏”。

曾福生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农业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使得农业效益、竞争力难以有效提高,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如何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值得农经学者深入探究。

1 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平均成本

当农业陷入“小规模、兼业化陷阱”,会不利于成本降低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引领功能,有利于采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经营规模达到30亩以上的农户,对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使用率会明显提高,可降低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生产支出;可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应和农业科技进步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单产。比如规模经营的水稻亩均机耕作业费可降低25-30元,亩均节药30%以上,单产普遍要高出50公斤左右。

因此,应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341万户、合作社129万个,龙头企业12万多家。可通过创新发展经营主体的联合、合作和产业化等提高其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全产业链服务、成本分摊,有效降低成本;二是以农地制度创新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地入股分红等节约租金成本;三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如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真正让农业规模经营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2 发展农业科技,降低多元成本

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瓶颈性问题,都可以在科技进步中找到破解的“钥匙”。

农业科技进步可提高农业生产率。新兴的“3R”技术从节水、节地、节肥、节料、节能等多方面入手,可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物化成本。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可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使化肥使用量减少20%-30%、总成本降低15%-20%。

农业机械化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是导致劳动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驱动力,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2014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2000年的6倍多。

因此,须重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与农机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科技素养。

3 创新经营体系,降低交易成本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业融合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还不强,多样化的农业分工经营难以出现,推高了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因此,要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产业融合,以节约运营成本。应通过农业组织化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发育农业服务市场,诱导代耕、代种、代管、代营的纵向分工与服务外包,扩展农业的分工经济性,同时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有效降低农业经营组织的运营成本。而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融合能够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提升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交易成本降低。比如我国农产品每年产后损失3000亿元,农产品副产物和加工副产物60%以上没有得到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具体说来,要坚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要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发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产业集聚,减少交易主体的搜寻成本;要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方式,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中的信息成本;要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等降低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

4 推进绿色发展,降低污染成本

过去,我国农业生产属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据相关部门数据,我国每公顷耕地化肥使用量高达397.5公斤,单位面积的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已达5000万亩,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面临城镇化、工业化污染的威胁。

因此,我国农业须努力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实施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要发展集约农业。按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要求,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全面推广减药、控水等一体化技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工程;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管控好工业和城市污染转移排放,降低外源性污染流入农业。

5 建设农村公共财政,依托财政“挤出效应”降低农户投入成本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降低的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相对落后,农户自身投入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事实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有利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等建设,则可以产生聚集经济。

因此,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户提供更多公共物品,产生财政“挤出效应”,从而节约农户生产成本;要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面向基层推广农技的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加生产性投入。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

>>

以新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

刘宗林 通讯员 摄

刘宗林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求湖南“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为湖南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湖南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破解新难题,厚植新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进入新常态,“三农”发展迎来了新的拐点、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农业发展方式进入转变期,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期,农民增收动能进入换挡期,城乡统筹发展进入融合期,农村基础建设进入升级期,农村资源环境进入保护期,“三农”政策制度进入调整期。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迫切需要新理念来指导、支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念是前进的导航仪、发展的指挥棒。进入“十三五”,要乘势而上推进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创新发展激发“三农”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三农”短板,以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以开放发展拓展“三农”空间,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以新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再简单以产量论英雄,不再走靠拼资源、拼环境增加供给的老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增强农产品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抓住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工作重点,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以新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厚植农业发展优势,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农业功能的丰富性、绿水青山的生态性、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念好“山水经”、打好“果蔬牌”、唱好“林草戏”、做好“加工文”、兴好“乡村游”、搞好“互联网+”,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有机结合,形成“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

以新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让广大农民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把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以新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对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和试点工作,要加强指导、积极推进。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立改废释,真正使点上试验的“盆景”变成面上推开的“风景”,改有所破、改有所立、改有所成。

(作者系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农业委员会主任 )

聚焦“三农”短板

聚力脱贫攻坚

张伟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充分融入了习总书记关于补齐“三农”短板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湖南作为全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农业大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最紧迫的是要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突出抓精准转方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湘西调研时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必须紧紧围绕减少贫困人口转变扶贫开发方式,集中力量抓精准扶贫。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必须通过细化量化、建档立卡,把扶贫对象搞准,把致贫原因、贫困程度搞清,同时建立完善进退动态机制,才能“对症下药”;二是精准安排项目。要充分发挥脱贫攻坚规划的引领作用,精准安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使项目落实并惠及到每一位贫困人口;三是精准使用资金。创自我省基层的“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路子,值得借鉴推广;四是精准落实措施。针对贫困户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情况,要一户一策制定脱贫办法,切实做到措施管用、有效脱贫;五是精准派人驻村。必须把能力强、作风好的优秀干部下派驻村任第一支书,通过加强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六是精准考核成效。考核贫困人口减少的成效,必须量化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

围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突出抓产业促就业

2015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只有城镇居民的38.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9元。其中,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70%左右。因此,必须把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脱贫攻坚的中心任务来抓,在抓产业促就业上下功夫。

就抓产业而言,必须大力提高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实现增产增收。一方面,要引导扶持贫困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另一方面,把推进精准脱贫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带动贫困农户从资源要素增值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增加收益。

就促就业而言,必须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超过年总收入一半以上。实施脱贫攻坚,必须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对接,建立健全劳务对接服务机制。同时加大免费、补贴培训贫困农民职业技能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围绕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突出强保障建机制

在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中,尤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共享发展,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强化社会保障为抓手,将财政支持和公共资源重点向贫困地区农村倾斜,加快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在贫困县乡逐村逐户抓好路、水、电、气、房、净“六到户”,结合实施异地搬迁脱贫工程,强化农村贫困人口住房保障;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要把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保障位置,通过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生活补贴、确保贫困农民子女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是不断改善公共服务。重点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覆盖不全、标准不高的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因病致贫和返贫的农民予以及时有效救助。全面落实并强化各项国家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扶贫开发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全省约50万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织牢民生安全保障网。

(作者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