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著名女经济学家孙祁祥:“女子自立,方能更强”
2016-03-07 08:49:2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女子自立,方能更强”

——著名女经济学家孙祁祥的成才之路

经济学家孙祁祥守护抗战老兵。(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岳阳小美女,一直是学霸;下乡当知青,回城干话务;由“硕”读到“博”,北大当院长;教书又育人,初衷从不改。这,就是著名女经济学家孙祁祥的成长成才之路。

“三八”前夕,她告诉记者:“我的成长经历与社会上许多成功女性一样,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女子自立,方能更强!”

军人家的女孩子

孙祁祥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12岁就当了小八路,母亲16岁从军。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幺,也是唯一的女孩。从小父母对儿女的家教很严。如午饭后,父亲会命令躺在3个小床上的儿女们:“把头朝向墙壁,不准说话,赶紧睡觉。”

孙祁祥幼时,在马路边采了点蓖麻籽,准备拿去卖钱。父亲看到后说:“这是公家的东西,怎能随便采摘?”不由分说一顿暴打。孙祁祥用刚学的一句文革语言“要文斗不要武斗”对着父亲大喊。父亲愣了,停了手。不过,孙父的确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小时候,她拿着父亲放在家中的单位信纸写字被父亲看到后,父亲会很严厉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如果你需要,我给你去买。”

“不要跟别人比,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这是孙妈妈最爱跟儿女说的一句话,对孙祁祥一生影响很大。长大后,她把旁人对她的评价“自律、不斤斤计较、活得很潇洒”归结为从小父母的教导。

孙祁祥12岁那年,部队来岳阳招小兵。她报名应征。但通知下来一看,她因为“鼻炎”未被录取。她哭着找到父亲,要他去说情,因为招兵部队领导是她父亲曾经的战友。老战友把实情和盘托出:“鼻炎只是表面上的理由,真正原因是‘政审’没通过,因为你是走资派、地主出身。”

父亲回家说了一句对女儿一生影响深远的话:“我和你妈妈从小都是靠自己闯出来的。你今后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闯荡立足。”

知青队的女队长

“文革”期间,孙祁祥高中毕业,成为当时“上山下乡”浪潮中的一朵浪花。1973年,孙祁祥下放到岳阳县中村公社大众大队,被20多名知青推举为知青队长。

4年间,从犁田到耙田,从插秧到割稻,从挑粪到撒粪……孙祁祥干过南方农村所有的农活。“春插”时,每天4、5点就要去扯秧,田里的水冷的刺骨。“双抢”季节,室外温度经常高达摄氏40度上下,他们必须冒着酷暑,忍着蚊虫蚂蝗的叮咬,抢收稻谷……艰苦的环境很快打掉了城里姑娘的“娇骄”两气,打造了她能直面困难、不畏艰辛的坚强意志。

因为所谓出身问题,孙祁祥在加入少先队、共青团时都要“考验”几次,不过入党倒还挺顺。带队的老农、80多岁的仔爹在讨论孙祁祥入党的小组会上一言九鼎:“小孙这孩子能吃苦!”

现在,常有人问孙祁祥:“你们那一代人上大学的不多,而你不仅上了大学,并且读完了博士,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她说:“我曾经诅咒过那个年代,它让我们经历过许多不公与痛苦。但我也得感谢那个年代,它让我学会了自立、自尊与自强。”

电信局的女干部

“知青”返城后,孙祁祥被分配在岳阳市电信局当电话接线员。

她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她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强记住了全市几百个单位的电话号码;当同事上厕所的时候,她会尽量用自己的交换机剩余的线帮同事接通打进的电话。工作中,她时刻关注电话运转的状况,及时接听、联通、拆线。

那时候,邮政电信部门是一个半军事单位。想着能在话务班工作,她就很知足了。不料一年后,由于工作出色,她被抽调到电信科以工代干;又一年后,她被抽调到政工科以工代干。

短短3年内,孙祁祥从一名普通话务员成长为政工干部。

大学里的女班长

1977年高考一恢复,孙祁祥就参加了高考,但因被录取的学校不理想,所以她放弃了。按当时有规定,她第三年才再次报考。当时不少朋友都不理解:“你都已经‘以工代干’了,为什么还要去读书?”他们不知道,上大学是她从小的梦想。

孙祁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高中时,她的作文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有一年选语文课代表,同学们一致推举她;选数学课代表时,同学们又说:“孙祁祥数学也不错,选她吧。”再选英语课代表时,大家还是说:“就孙祁祥吧!”

1979年,孙祁祥报考兰州大学经济系并被录取。主课“政治经济学”大约上了两个月左右时,任课老师搞了次突击考试。她得了96分,全班第一,同学们称她为“女状元”。这个“意外”给了她很大的自信。

她学习更加认真了。直到本科毕业,学习成绩特别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主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大学4年,班长除了第一年是班主任老师指定外,其他3年都是由同学们投票。孙祁祥当了3年班长,领导着这个由44位男生、6位女生组成的班级夺得过“全校优秀班级”、“全校女排冠军队”等荣誉。

经济学的女博士

1986年,孙祁祥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10月,她的一篇学术征文被“全国理论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的会议选中。她去武汉参会,偶遇北大教授萧灼基先生。萧先生询问了她的硕士论文题目、学习情况和工作经历后说:“你考我的博士怎么样?”

萧先生的邀请让孙祁祥心动。家人也非常支持。于是她决定考博。短短几个月里,除了教课,几乎所有时间她都用来备考。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经济学院,师从萧先生攻读“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一年,萧先生只招了她一个,她由此成为北大新学位制度实施以来培养的首个经济学类的女博士。

读博期间,孙祁祥勤于读书写作,成果颇丰,荣膺“首届北大研究生学术十佳”称号。萧先生作为导师代表参加颁奖典礼时高兴地说:“孙祁祥,你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还让我这个导师沾了你这个学生的光。”

1992年,孙祁祥博士毕业。她选择了留校任教。次年,北大经济学院新增保险学专业,院里决定由她出任主任。

1995年,孙祁祥从国外学习回来。多家公司和政府部门“挖”她,但她还是选择留在了北大。为了充分发挥北大经济学院在保险学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优势,2003年,她创立了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在她带领下,中心连续3次蝉联北大文科优秀科研机构的称号,在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和智库的作用。她撰写的《保险学》为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她所主持教授的《保险学原理》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奖”。她的许多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成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她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中国保险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2014年6月,在国际保险学会第50届年会上,孙祁祥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及对保险业的贡献,荣膺国际保险界最高奖——“约翰·毕克利奖”。其评奖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出一位获奖者。孙祁祥是自该奖1972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者,也是有此奖项设立以来的唯一女性获奖者。

很出色的女院长

24年过去,孙祁祥从一名讲师成为教授。2010年,她出任北大经济学院院长,成为百余年经院历史上第一位女院长。

大学毕业后,她有许多在外人看来相当不错的“从政”或者“从商”的机会,但她从未改变过当教师的初衷。她在就任院长的大会上说:“院长,是一个头衔、一个岗位,但对我来说,这更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一个使命、一个担当。我和我的团队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因为我们要服务的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一个在中国最早建立经济学科的、一个声名卓著的学院。”

在任院长的首个任期内,孙祁祥带领全院师生勤奋工作。院班子换届时,北大社科部组织校内外专家评估、师生座谈、校友访谈、个别访谈,得出结论:“经济学院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服务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业绩。学院领导班子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全球化的宽广视野,确立了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定位准确,推进措施切实有力,成效明显。”

2014年,孙祁祥开始了院长的第二个任期。“能有机会为这所百年学府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她希望“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承他们爱国、开拓、实干、奉献的精神,延续经院辉煌的历史。”

>>

“饱满的稻穗是下垂的”

——听著名经济学家

孙祁祥谈“选择的智慧”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经济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如何进行选择的学科。但实际上,不仅仅只是在经济领域有选择的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无不充满着选择。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孙祁祥如何看待人生选择的智慧?“三八”前夕,她跟记者一口气说了8个“选择”,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兹录如下。

选择做一个感恩的人

感恩不应是他人廉价的请求,而应是一个人发自肺腑的吟唱。因为给你生命的人、因为帮助你成长的人,因为给予你各种关爱的人,才有你的今天。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天底下最幸福、最快乐和最富有的人,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一种被幸运、被爱所包容的感觉中。如同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也如同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言:“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选择做一个谦逊的人

谦逊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是一个人保持内心平和的“护身符”,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的“通行证”,是带给一个人智慧和力量的“擎天柱”。真正有实力的才能做到自信,真正自信的人才能做到谦逊,真正谦逊的人才充满了个人魅力。

40多年前,我做知青时所获得的第一个常识就是:“饱满的稻穗是下垂的。”

选择做一个诚实的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现实中,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圆滑功利、卑鄙虚伪的小人。有时,这种人还有市场。但即便如此,我仍坚信周总理的话:“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伊索寓言》用母鸡下蛋的例子告诫人们:“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却是连现有的都失掉了。”这不正是如今许多贪官的现实写照吗?

选择做一个守信的人

不要随便做出承诺,但承诺一旦做出,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信守承诺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是内心强大的人。

选择做一个律己的人

大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人。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是需要有责任感来确立目标的、是需要毅力而坚持的、是需要勇气来拒绝诱惑的。而一旦你做到了这一点,你就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就能够“心底无私天地宽”,你就能够活的坦荡,你就能够将优秀变成习惯。

选择做一个理性的人

不可否认,自利是人的天性。但自利不是“自私”,不是以“损人”为前提的利益获取。

当自利的天性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以集体利益为重,是“理性人”的理性选择。

选择做个敢担当的人

敢于担当的人,是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是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的人,是对违背原则的人或者事敢于说“不”的人,是一个善于“内省”的人: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不是只是抱怨,而是问自己做得怎样?自己是否是问题的一部分?并试图从自己入手来解决问题。

选择做个坚定的人

我们应当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一样选择: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却能在第85天驶向远方的大海。虽然历经各种劫难最终只拖回一副鱼骨头,但却彰显出“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一个人应该有“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