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人情贵“诚” 何妨聊寄一枝梅
2016-01-06 10:25:1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年末岁尾,人情贵“诚”

何妨聊寄一枝梅

炼金

年末岁尾,又到了人情消费的“旺季”。

中国向来以礼节著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礼数”。这种以人情消费来维系亲情、友情、乡情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建构人际网络的重要媒介作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所谓“人情”,重在“情”,贵于“诚”。但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有的人不堪人情消费拖累,不得不把好友拉黑;有的人为了收回礼金,干脆将“人情账单”直接寄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蜕变成物质化、公式化的交换,这不仅成为许多人的负担,也容易影响工作、败坏风气,甚至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

过度的人情消费,其实是人们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敛财心理的集中体现,实质是“面子”在作怪。正可谓“得益于人情,亦受累于人情”。当人情消费落入了攀比、从众、拼“面子”等观念误区,人情味儿越来越淡,交易味儿越来越浓,原本祝福的意义也渐渐远去,这与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是相悖的。

选择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且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才是理性的人情消费。比如,每逢节日,发张贺卡、打个电话、道声祝福;再如,遇有喜事送束鲜花。中国古代便有“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绝唱。西方社会还倾向于赠送实用、手工制作的礼物,如一瓶好酒,自制的甜点、绣品等,简单俭朴中道出真挚友情。

金钱不能“称”出友情的斤两。人际交往不仅是物质上的帮衬,更是精神上的提携与鼓励。勿忘初衷,人情才不会变味,人情消费才能回归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