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湖南印象 > 正文
70年的缅怀 三湘抗战文化之旅
2015-07-23 09:38:5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笛] [责编:彭彭] 字体:【

70年的缅怀

三湘抗战文化之旅

缅怀 李健 摄

芷江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

芷江飞虎队纪念馆

长沙湖南烈士纪念塔 李健 摄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南县“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乔育平 摄

南岳衡山忠烈祠“七七”纪念塔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当地景区提供)

湖南印象微信公众号

文/张笛 通讯员 宋铁山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70年前,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湖南人,成为全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湘西会战,直至芷江受降,湖南人用鲜血死死阻击了日军。且战时每年供给军棉7万担、军布300余万匹、军粮1000万石。

今天,我们带你踏上湖南7月初推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湘抗战文化之旅(衡阳—长沙—常德—张家界—怀化),见证湖南人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缅怀那些不朽的英魂。

衡 阳

47天坚守,保卫西南大后方

参观:南岳衡山忠烈祠、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地址:衡山香炉峰、岳屏公园

拂去历史的尘埃,衡阳是座当之无愧的“抗战名城”。

陆家屋,一座125岁高龄的湘南古民居建筑群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它现已更名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今天的陆家屋南墙上尚留存着数十处当年留下的弹痕,而右侧厢房封火墙山屏上直径达1米的弹洞,更是无言地诉说着当时战争的激烈。

陈列馆里泛黄的纸张和依稀可辨的铅字告诉我们,“衡阳,这一度成为全世界注视中心的城市……在国外,这个城市与中国军队英勇善战的英名永远流传。”——重庆《扫荡报》

衡阳扼守粤汉、湘桂两条铁路的联结点,又是西南公路网的中心,日军志在必夺,而它的失守直接威胁到西南大后方。

衡阳保卫战,一打就是47天,四面楚歌的衡阳,孤军奋战,至保卫战全部结束时,参加守城的国民党第十军将士1.8万人,死伤1.5万余人,其中阵亡7600人。

设在左厢房的衡阳保卫战陈列展览,以《忠烈壮国魂——抗日战争衡阳保卫战》为展览主题,展出1944年衡阳保卫战的抗战史实和实物。

除却国民军在正面战场的奋勇杀敌,展馆更提醒后人不该忘记那些与城共存的无名英雄们:3000多挑夫、码头工人、铁路工人,献出粮食、被褥甚至于全部财产的家庭妇女……

夏日的南岳衡山,山高林密,水流声声,是避暑的胜地,香炉峰下,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依山而建,这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党中央政府1938年在大陆唯一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园——南岳忠烈祠。

忠烈祠坐北朝南,宫殿式。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等五座建筑。人们向捐躯卫国的忠勇将士脱帽致敬,深情缅怀。

长 沙

三次会战,英雄无言,历史有声

参观:长沙会战纪念碑、湖南烈士纪念塔

地址:岳麓山、烈士公园

登上岳麓山,参天茂林中有一古朴的凉亭,多少游客曾在此休憩,却不知这一碑一亭所承载的历史厚重。

纪念碑历经风雨,刻文早已模糊,它就是长沙会战纪念碑。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长沙进行了三次会战。1939年9月。当时日寇以18万之众,兵分六路进攻长沙,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取得歼敌3万的胜利,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2万多人,第三次长沙会战,毙伤俘日军5.6万多人,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全世界范围内盟军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引起巨大国际反响。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2009年,被称为远征军中“现代文天祥”的齐学启,与萧山令、李必蕃、罗芳珪、彭士量、吕旃蒙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湘籍国民党将领,首次作为湘籍著名烈士陈列在湖南烈士公园内的湖南烈士纪念塔供后人祭奠。

纪念塔为塔堂合一结构,两排松柏静默守护。“戊戌喋血、辛亥风云、北伐铁血、秋收霹雳、会战湘垣、浴血崇山、名垂千古”,7块不同主题的浮雕分布于四周,以时间为刻度,再现湖湘儿女不屈的斗争精神。

益 阳

不该被岁月淹没的屠杀

参观:“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地址:益阳市南县厂窖镇

原本是洞庭湖腹地的一个静谧小镇,1943年5月9日,战争的魔爪将此地瞬间变成人间炼狱。侵华日军出动3000余兵力,汽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从水、陆、空合围南县厂窖垸,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 “三光”政策。

短短三天,厂窖3万无辜同胞被残忍杀害,3000多房屋和2500艘船只被付之一炬,厂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就是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制造的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第二大惨案——厂窖惨案,也是二战时期法西斯日平均杀人最多的惨案。

1984年,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厂窖惨案”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先后建起了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纪念馆、警钟亭等设施。

2010年8月15日,修缮一新的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馆内陈列布展面积800平方米,设有两个展厅分“日军侵华、血腥屠杀、奋起反抗、铁证如山、警钟长鸣、珍爱和平”六个部分布展,展出图片史料和实物600余件。这一年,纪念馆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常 德

惨烈的“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参观:常德阵亡将士公墓

地址:常德市武陵区青年路

在常德城内东北隅名叫西围墙的地方,有一座公园,人们称之为公墓。这里安葬着抗日战争时6000名阵亡将士的英灵。

1943年冬,一场被后世称为“抗战史上最惨烈一役”——常德会战在此打响。当时驻守在常德的是号称“虎贲”的国民74军第57师的8000官兵。面对日军28门大炮,20多架飞机的狂轰滥炸,国军誓死守住常德城。

为了纪念这些抗日战士,当时国民党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主持修建了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

旧城墙为阵亡将士的安息地竖起屏障,以西围墙大街为界,划出一块扁圆形院子为阵亡将士公墓之地。将士的遗骨被堆砌成一座长55米、宽45米、高0.8米的大方台,上方铺就青石板。1945年,牌坊、纪念碑等相继建成。

进大门数十步,是一座9米高的纪念塔,塔基、塔身均呈四方形,塔基四面修有十二级石阶。“已表精忠光日月,长留浩气壮湖湘”、“御侮身殉国,绩勋耀九州,名城瘗忠骨,壮烈永千秋”,孙科和于右任的题词就篆刻在塔身的大理石碑上。

常德阵亡将士公墓给这座英雄之城,留下了最明了的注脚。

溆 浦

湘西会战,敲响法西斯的丧钟

参观: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地址:溆浦县龙潭镇弓形山

1945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进入第八个年头,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雪峰山,绵亘300公里,其以西多崇山峻岭,惯称为“湘西”。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片神秘的土地曾免受大规模战争的摧残。这一次,日军在此发动了最后一次猛攻。

“当时整个平溪江的河水全被染红了”,9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刘兴煌回忆时沉痛地诉说。如今,雪峰山下残存的烈士墓、烈士碑有的毁后又修复,它们见证了当年中国拥有的最后一道山河抗战线,也见证了八年抗战最后的胜利与光荣。

“国殇雄鬼,化为长庚,千秋万岁,仰莫与京。”这是刻在溆浦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纪念碑上墓志铭的最后一句,祭奠的是龙潭战役牺牲的抗日英雄们。

参加龙潭一役的国军“一寸国土一寸血”,英勇卫国,建功殊伟,战后,在英雄山南端龙形桥附近的弓形山修建了“龙潭陵园”。

陵园内长眠着文昌部队在英雄山为国捐躯的740名有名有姓的将士,为陵园题词、题诗的有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但因原碑严重残缺,难复全貌,今天的游客只能借由残存的纪念碑缅怀长眠于此的英雄。

芷 江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参观: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 飞虎队纪念馆

地址: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村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在湘西的群山中,有一座美丽的小城,风雨桥横跨沅水,吊脚楼林立,这就是芷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在何处接受侵华日军投降?芷江。

为什么是芷江?因为“芷江为敌丧师折众的进攻未逞之重镇,今春湘西会战,为我转胜起点;芷江为新生武力核心之一,广大机场银翼相接,极为壮观,城郊新车奔驰,新装备之战士荷枪站立,一片朝气,人见此,必凛于中国实力,有所戒惧”。

那座由3500万中国人的血凝成的“血”字型大理石受降纪念坊,是华夏大地上唯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受降的标志性建筑。走进纪念坊,左侧是受降典礼会场,右侧是抗战胜利纪念馆。

受降典礼会场为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建筑。室内陈设有当年受降所使用的会议桌、木靠椅、单双人竹木沙发等珍贵文物。1945年8月23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就在这里向中国受降代表萧毅肃中将递交了降书。

走进右侧的纪念馆,两个大“V”赫然入眼。据馆长吴建宏介绍:“一个是平面的V,一个是立体的V,都象征着胜利,也是纪念馆的主题。”立体的“V”上的时间记录着1945年8月21日,历史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但我们不应忘了那些“美国空中之鹰”, 1941年,美国提供100架飞机,并组织了255名美国人组成志愿队来到中国。芷江机场内的飞虎队纪念馆外形是两架飞机型的环形建筑。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都在。一面顶天立地的玻璃墙上,是一张张英俊的笑脸,他们把热血洒在异国的天空,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远渡重洋到这面墙上寻找他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