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湖南儿童文学三个“大孩子”
2015-06-01 08:35:0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唐能] 字体:【

  

  卓列兵 通讯员 摄

  

  牧铃 通讯员 摄

  

  李少白 通讯员 摄

  编者按

  这是三个“大孩子”。一个创办了《童话寓言》杂志,一个出版了几十本儿童文学作品,一个创作了500余首儿童歌曲。他们热爱孩子,热爱儿童文学,有一颗永远纯洁的“童心”。为了给心爱的孩子奉上营养的“精神食粮”,他们中有的放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有的扎根山里进行创作,有的还在关注呼吁儿歌的“解放”。

  文学湘军享誉极盛。湖南儿童文学在现实大地与童心想象之上升起诗意的星辰,在全国很有影响。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湖南日报聚焦三位挚爱儿童文学的“大孩子”,讲述他们的执着故事,谨以此作为“六一”的特别礼物,奉献给广大读者。

  卓列兵:与《童话寓言》并肩走过十一年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儿童杂志《童话寓言》和心脏起搏器在同一年走入了卓列兵的生活。

  心脏起搏器一直在他的身体里跳动,《童话寓言》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翻涌,从2004年起,它们就一直陪伴着卓列兵。那一年他64岁,习惯了长期笔耕的他并没有享受退休生活,而是萌生要为孩子们编书的想法。

  于是,一群爱吃辣椒的益阳人,怀着火辣辣的热情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办起了一本名为《童话寓言》的刊物。

  “2004年5月底的一天,我赶到长沙开会,湖南省童话寓言研究会一致同意将《童话寓言作家通讯》的刊号借给我们办杂志,当时我真是高兴啊!可是好事多磨,大概是劳累过度,回益阳后心脏病突发,急送武汉治疗,医院为我安装了人造起搏器,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我还一直在做着我的刊物梦。”回忆往昔,卓列兵感慨万千。

  身体刚刚康复,卓列兵就迫不及待地与他的团队一起设计刊物封面,设置栏目,组织稿源,还四处筹措经费。这本以《童话寓言》为刊名的新杂志赶在2004年9月召开湖南省第六次作家代表大会前出版。当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刊物在大会上分发后,引发了关注,因为湖南省又诞生了一份新的儿童文学杂志。

  创刊至今,已有11年。原来经常困扰刊物的经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一方面,是政府的相关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则是《童话寓言》的好口碑赢得了小朋友的喜欢。

  怎样的儿童杂志才能称得上“优秀”呢?卓列兵是这样解释的:“我曾将‘办儿童杂志’比喻成‘为小朋友做糕点’。做糕点有三点要求,第一要有营养(书本内容要丰富),第二要容易消化(知识要通俗易懂),第三要小朋友喜欢(抓住儿童兴趣点)。”

  为了做好这道“糕点”,卓列兵四处搜集“食材”,与全国各地的儿童文学作家建立联系,请他们提供优秀的童话寓言作品。为了让小朋友喜欢这道“糕点”,杂志团队成员还深入到益阳小学,征求小读者意见。薄薄的一本《童话寓言》,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开辟了“童话王国”、“寓言城堡”专栏,还设立了“名家近作”、“外国佳作”等栏目。11年来,杂志推介了60余位知名童话寓言作家及其作品。

  2006年起,《童话寓言》杂志从季刊变成双月刊,并从原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现为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申领到了自己的刊号,步入正轨。当初的“梦想”,已经展开它美丽的翅膀,在儿童文学的蓝天中飞翔。2009年和2013年,《童话寓言》杂志两度被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授予“金骆驼编辑奖”。2014年,卓列兵被授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贡献奖”。

  然而,卓列兵还有一点小遗憾,没有全国刊号的《童话寓言》,目前只能局限在益阳小范围内发行。

  “还有很多小朋友看不到《童话寓言》。我希望有更多小朋友能看到它,这样它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卓列兵满怀期待。

  牧铃:“太舒服,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5月30日,记者在湖南省平江县见到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牧铃。眼前的牧铃,干干瘦瘦,两鬓染霜,笑容和蔼,穿着朴素,令人无法把他和那个出版了几十本儿童文学作品且获奖无数的牧铃画上等号。

  在茅草棚、芦苇荡中写作

  牧铃15岁时“上山下乡”,先后在平江的牧场、林区、山村劳作。26岁随“回城大潮”返回城市,因为不适应城市生活又回到农村,当过供销社采购员、中学老师。30岁开始文学创作,后转向儿童文学。

  牧铃回忆,当老师的时候,看到像自己小时候一样闷闷不乐、又在作文中流露出无限烦愁的中学生,总忍不住给学生们讲讲那些促使自己由郁闷转向快乐的往事。他的“自然文学”写作就这样开始了。

  那时候,牧铃每年收到小读者的来信达四五百封。他被小读者的热情感染,“觉得不写儿童文学好像就对不住他们”,一写就是20多年。他丰富的经历,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因一家几口挤住在一间房子里,无法安心写作,牧铃曾经挑着一担方便面,躲到大山里一个烧炭翁的茅草棚子里写作。还有一次,牧铃找到作家彭见明,请彭见明在岳阳找个地方给他写一阵子。彭见明在一个安静的乡政府,弄了两间小房,一应用物齐全。住了一天,牧铃无从下笔。于是留了一个纸条,大意是“住得太舒服了,舒服到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他去了洞庭湖区,在芦苇荡中的渔民家、窝棚里,写出了《丹珂的湖》。

  1999年,牧铃一度在《小溪流》杂志社做编辑。因不适应城市生活,半年后就辞职回到了平江的山里。牧铃说:“我虽然是在城市长大,但是从15岁到平江后,一直呆在山里,我的根已经扎在那里。”

  写不出“畅销书”,写“长销书”

  身处大山里,他不忘关注儿童文学。对于当前的儿童文学,他认为,虚构的作品太多,充斥着魔幻、玄幻、穿越小说,关注生活、关注劳动的作品太少。他把想象分为“有机想象”和“无机想象”,“有机想象”是有科学依据的,如科幻小说,“无机想象”纯粹就是胡编乱造。他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而不是闭门造车。

  在牧铃看来,儿童文学说小一点,影响学生的思想,说大一点,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他的写作,都来自自己的经历、感悟。他自嘲“写不出流行小说”。有出版社的编辑说他写的不是“畅销书”,是“长销书”。他的“艰难的归程”系列从2008年出版后,至2013年就已印刷了13次。

  2011年,60岁的牧铃获得张天翼儿童文学奖;2013年,他又凭借长篇小说《影子行动》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在山花烂漫的山坡上打开笔记本,记下那一刻的新奇感受,那是最惬意的事。”牧铃说。去年,他在平江县城边买了一个小房子,一半时间住县城,一半时间在平江县虹桥镇一个叫桃源的地方搞创作。目前,他正在创作“校园文学三部曲”,讲述学生的成长故事。

  李少白:一辈子与“小”字有缘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湖南宁乡人李少白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年逾七旬的他至今仍在从事自己热爱的儿童文学创作。

  李少白始终以为,“小”是可爱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他这一辈子,就与“小”字有缘。

  “生在小山村,个子算小巧;读的是师范,注定打交道的是小学生;爱上了文学,选择的也是‘小儿科’;写了30余本小儿书,都是小童话、小故事、小童诗、小歌词一类的小作品。常以能与‘小’为伴而自得其乐。当然,做人必须做一个大写的人,绝不能做小人。”这段饶有趣味的文字,是李少白的自我介绍。

  在儿童文学这块“小”领域,李少白干出了“大”成绩。除了出版儿童诗集、童话集、社科读物和低幼读物30余本,他还创作歌词500余首。其中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甜甜的山歌》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

  “孩子说话要像孩子,不要小小年纪,一口大人腔。唱歌也一样,孩子应该唱孩子自己的歌。”李少白坦言,现在的儿童歌曲“歌多声少”,就是说,创作的歌曲不少,但受孩子喜欢的不多,歌曲没能变为孩子的歌声。

  “想起来真有些叫人脸红,我们写了数以万计的新儿歌,可流传起来,怎么还赶不上那些千百年的老古董呢!那些‘月亮粑粑’、‘张打铁,李打铁’的童谣,看上去语不惊人,也没啥奇妙之处,其代代相传的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呢?看孩子们唱起它来,个个绘声绘色,手之舞之,唱和相应,乐此不疲,像是在做游戏一样,我真想加入到他们中间去,再体会一下童年的乐趣。”

  在李少白看来,儿歌对孩子就是一种游戏,当今一些儿歌作品面孔太严肃、太模式,说教味多了些,自然离孩子就远了。他呼吁“解放”儿歌,给儿歌“松绑”,为儿歌“减负”,不要让它承载过多的思想、理念、知识、教育等负担。

  “儿歌‘小小的’,还像个孩子,要让它回归儿童的本性,儿童的心理。还其活泼天真的可爱形象。”

  创作了500余首歌词作品,李少白最喜欢《自己去吧》这首作品:

  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树上多着哩,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小鸭说:“妈妈,我要洗澡。”“池塘大着哩,自己去洗吧。”这样,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说:“妈妈,山那边有什么呀?”“风景可美哩,自己去看吧。”这样,小鹰学会了飞翔。

  李少白将这篇创作定格在“小”字上,这种有意留下空白、留有余地的写法,也为小朋友留出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当了20多年小学教师,李少白觉得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让他触动的事情太多了,是孩子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对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或者从事儿童歌曲创作的年轻人,李少白诚恳地提出建议:“要给孩子做一点事情,先得爱孩子。要当孩子的老师,先当孩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