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以校定薪”是谁种出的果实
2014-11-25 09:13:1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华、北大9000元。”这是近日广东省2015届本科生招聘专场中,深圳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出的技术类新进应届生的薪资标准。有求职者质疑:这也太不公平了。(11月23日华声在线)

  自然,企业这种“名校情结”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上海交大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政府拨付的科研经费,72%被“211”和“985”高校获得。当高校之间因政策、不公平竞争等原因拉开差距,也就无怪乎社会各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了。

  可喜的是,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时明确表示,“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

  希望这样的表态,不是安抚民意,而是能尽早照进现实的。唯有如此,附加在其上面的“名校崇拜症”才会缺少现实的土壤,而类似“以校定薪”的招聘,也才会渐行渐远。文/龙敏飞 图/朱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