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廖厂长,你的理想还好吗
2014-11-01 06:57: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责编:荆彩] 字体:【

  本报记者 周月桂

  吴晓波廖厂长见面会后,寻找“廖厂长”的故事在高潮中接近尾声。

  然而,关于理想与情怀,一些疑问仍盘旋在记者心中:廖厂长的理想是什么,怎么形成的,他为什么想翻译马克斯·韦伯?25年过去,廖厂长怎样安放自己的理想?

  他的理想还好吗?

  10月28日,记者再次专访“廖厂长”廖群洪。

  “读书人”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

  廖厂长出生在涟源。湘人崇文,小时候廖厂长的理想就是做个“读书人”。

  廖厂长外公家中藏书颇丰,以儒家传统文化书籍为主。在外公的藏书里,幼年的廖厂长牢牢记住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箴言。

  父亲是个农村党员干部,常常戴斗笠、穿草鞋走家串户。有时候在别人家里吃了一顿饭,村民不要钱,父亲就将一毛二分钱、三两粮票给人家。后来,父亲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地方,当地的农民还常常跑到他家里来,送一袋红薯或者萝卜,别无所求,只为表达亲情。在父亲的言传身教里,廖厂长学到的是责任。

  上世纪80年代初,廖厂长正在上大学。廖厂长觉得那是一个把个人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代。他认为:“知识分子是有历史使命的,应该站在人类文明的最前沿,为民族的重新崛起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断探索。”

  读书影响他,用实业改变中国

  1980年代,解放思想的思潮在中国澎湃。不断受到洗礼的廖厂长,思想渐渐成形。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常常聚在一起,畅谈中国的现状,思考自己的使命。

  在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图书馆2楼,廖厂长读了很多书,其中对他影响大的一本为《肯尼迪评传》。

  书里写道,只有动用最多的社会资源,才能作出最大的贡献。要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无非是两个途径,一是成为资本家,二是谋求社会公职,你的位置越高,你能贡献的就越多。

  “这本书让我有了用实业创造更大价值、更好回报社会的想法。”用实业改变中国,理想的种子从此时开始播下。

  1982年大学毕业后,廖厂长被分配到陕西一个军工厂。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我们过去听得最多的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在韦伯看来,资本勤勉刻苦获取利润,把创造财富视为一桩严肃事业。韦伯认为,赚钱的美德是出于职业责任的,而不是物质享受的。”廖厂长再次受到震撼。翻译《马克斯·韦伯全集》,为刚刚兴起的改革提供更多思想动力,这也成为廖厂长的一个梦想。

  创造财富,是为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1988年,廖厂长开始在娄底创业,主业是组装水泥包装袋的设备,他很快成为当地的“万元户”。

  当他看到吴晓波等想去南方考察的消息后,通过一位在复旦大学上研究生的同学核实了消息,便给他们汇去了7000元钱。

  1989年春天,当吴晓波在娄底见到廖厂长时,看到的是“一家只有二十来个工人的私营小厂”。

  事实上,廖厂长的工厂规模比吴晓波看到的要大,因为他最早在娄底开始了“服务外包”,那年厂里收到了不少订单, 工厂忙不赢就把部分生产组装业务分给了四五个企业。

  “7000元不至于对工厂造成很大的困扰,但对我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当时我的月工资只有200元,”廖厂长说:“不过,这个钱是用在了正事上,不是玩掉了挥霍掉了。赚钱是为了什么,创造财富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他也不认为那是一种捐助,他觉得就是与四个大学生一起去做了一件早就想做的事。

  人生洪流中,对理想的艰难坚持

  一如上世纪80年代的许多创业者一样,廖厂长尝遍了改革的艰难,实业报国的道路走得并不顺利。

  廖厂长的生意在1989年的秋天开始崩盘,那些春天的订单最终都未能变现,工厂因此欠下30万元的债务。廖厂长卖掉厂房抵债,还掉了债务,为工人发放遣散费。隔年,用从丈母娘那里借来的2000元租了门面,卖起了液化气,没过多久又去江苏开发推广鱼药,到广州做进出口贸易。1997年回长沙做计算机网络工程,也是惨淡收场。

  廖厂长后在雨花区机电市场摆摊卖电机,电机内芯坚持用铜为原材料,可是隔壁的店子却用铝,铝成本低,每台价格要便宜300元,利润空间更大。采购的人不仅拿到便宜的机芯,还可以收取提成,铝芯容易坏,坏了维修或重买,又可以赚一笔,买卖双方配合默契,很快就把廖厂长的店子挤垮了。

  “创办计算机网络公司,数百万的投资,产品本身却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各种公关……这些我都不想再说了,不想再把结了茧的伤口扒开。”廖厂长有些激动。

  他总结创业屡次失败的原因,一是企业生存环境不好,另一个是赋予了企业太多理想色彩。在他的观念里,办企业赚钱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为社会作贡献,有担当,他总是想要把企业办成学校、培训机构甚至慈善机构,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帮助更多的人,而这也成为初创企业难以承受的重负。

  逐利世界里,那些“有意义”的事

  在坎坷的经历里,在逐利的市场中,理想何处安身?25年里,廖厂长总希望能找到所做事情的社会价值。

  2007年,廖厂长受邀开发红星日用品城,这是他第一次给人“打工”。妻子很不解:“梁稳根请你都不去,这么个烂摊子你竟然会接。”

  廖厂长介入之前,红星日用品城有2000多个商户,产权分散,开发商与业主常常大打出手。 “要盘活这个商圈难度相当大,但是很有意义,我想帮帮那些商户。” 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奔走在2000多个商户之间协调联络,引进了红星美凯龙,盘活了红星商圈。过度的劳累,让他的心脏做了三次搭桥手术。但他一直以此事为傲,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廖厂长认为跟理想最相关的事,是正在筹划的茶油生产企业,他认为这关系到国家的粮油安全,也关系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问题,以及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这真是很有意义的事,我还希望借助晓波的力量,将这件事做大,让他也做一回我的‘廖厂长’。”

  当然还有正在筹划的吴晓波廖厂长青年创业基金,廖厂长希望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不断发展的基金,在基金会支持下创业成功的企业,继续支持新的创业者,把这种公益情怀一直传递下去、延伸下去。

  廖厂长,依旧是那个有着理想光亮的青年

  今年9月,廖厂长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吴晓波的《只有廖厂长例外》,“还没有看完就已经不能自己,似乎瞬间回到了上世纪那个理想燃烧的年代”。

  隔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像与年轻的自己握手,所有的青春记忆、理想情怀,又都鲜活如初。那些黄金般灿烂的岁月,又回来了。

  “理想一直在我心里,在骨子里,做透析都透不出去。”廖厂长说。

  25年后,经历那么多挫折和失落,廖厂长没有变成一个我们所见惯的疲惫麻木的中年人,而依旧是那个有着理想光亮的青年。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廖厂长,平凡生活中,心中依然满怀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