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家”是幸福的港湾
2014-10-15 10:37:1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能] 字体:【

  ——参访台湾儿少权益保障及福利机构见闻

  

  六龟山地育幼院的孩子们在为客人演唱原住民的歌。

  

  在台湾托幼机构,一个“阿姨”只照顾五六个孩子,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能感觉像在家里一样。

  均为本报记者 张承贵 摄

  在这个“家”里,有钢琴有电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保育员当“家长”

  本报记者 张承贵 张云梦

  9月中下旬,我们和大陆媒体同行一行10人,应台湾陆委会的邀请,前往宝岛台湾参访有关儿少权益保障和福利机构。从台北到台中,从新竹到高雄,从都市到乡村,从学校到机构,所见所闻,除了直面感受台湾社会及爱心人士对儿少权益保障高度重视倾注爱心之外,更是深切体验到两岸一家的浓浓亲情。

  尽管大都是第一次到台湾,但大家对台湾社会及风土人情并不陌生,加上承办此次采访的旺报周到安排,精心组织,虽只是短短8天时间的采访,浮光掠影,管窥蠡测,却是收获良多,裨益尽显。

  1、“家庭制”教养:

  不幸的孩子都生活在一个一个温暖的“家”里

  “家”的理念使得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亦是社会的细胞,更是遮风挡雨的幸福港湾。很多孩子的不幸,实质上就是家的不幸。那些不幸的孩子,要么被遗弃要么被司法救助,送到政府救济组织或是社会慈善机构,他们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生理或心理的障碍,很容易产生性格扭曲或者逆反心理,自卑、暴戾等非常态行为或许会伴随他们一生。如何让他们正常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回归“家”中,或许才是最好的良方。

  目前在台湾地区2300多万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51万,占总数的19.3%。而这些孩子特别是“不幸”的孩子,享受着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全方位的权益保障和福利服务。这不仅是保证经费的充裕、设施的完备,而且在心灵的呵护、尊严的保护、成长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是匠心独运,极尽爱意。尤其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家”的理念使得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在这个“家”里,有钢琴有电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保育员当“家长”

  从台北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到新竹的少年之家,从南投的陈绸少年家园到高雄的六龟育幼院……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们都生活在一个一个“家”里。这里的家,就是这些机构刻意营造的一种氛围,一个单元房里,住着几个孩子,还有一位保育员作为“家长”料理他们的生活。孩子们住在这里,就像是在自己原来的家里,没有陌生没有隔阂,不光有各自的私人空间,还有交流的公共客厅,与一个正常的家毫无二致。

  位于台北信义区的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是我们探访的第一站。这家公助私营机构,发起人赖美智女士,从美国学习心理学归来。这家机构也叫台北市私立第一儿童发展中心,主要收养心智障碍少儿为主。除了日常指导一些家长对障碍孩子进行早期疗育训练外,中心还对一些家庭难以照顾的障碍者提供全托服务。这些全托的孩子,都生活在一个个“家”里,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甚至比他们自己的家还要周全,保育员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

  位于新竹的少年之家,收教的大都是失足少女,她们的“家”同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些未成年少女,或因家庭变故,或因误入歧途,触犯了法律受到惩戒,但她们的合法权益包括受教育权、隐私权等等,同样受到尊重。她们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受到呵护关爱,得到教育引导。她们的“家”有钢琴也有电视,有花草也有贴画,温馨与浪漫陪伴她们成长。

  高雄六龟的山地育幼院,创办人杨煦老先生,1948年就从山东来到台北教书,1955年后他来到偏僻的高雄六龟,一边从事教育一边开始慈善,收养病残弃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杨老先生已然作古,他的儿子杨子江先生继承了父辈的事业。现在的育幼院有50多个孩子,他们白天去学校上课,下课后回到自己学习生活的“家”。用杨子江先生的话说,有了“家”,这些孩子就不再孤单,他们的不幸感受就会慢慢融化。

  同样位于新竹的德兰儿童中心,从1997年开始实行“家庭制”教养,现在全院有6个小家庭,每个家庭有8个孩子。每个家庭由两位教保老师24小时轮流照顾,促进孩子们培养健全的人格,独立乐观的进取精神,让孩子们在一个温馨、幸福的家中快乐地成长。

  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灵魂的归宿。一个人从小到大,心智体格能否健康完善,家的作用不言而喻。台湾儿少权益保障和福利机构经历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的“家庭制”教养方式,真可谓善莫大焉!

  2、专业的心理辅导:

  让不幸的心灵不再留下伤痕

  对那些不幸的孩子,心理治疗是1,而其它是0,只有把1放在前面,0才有意义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何让那些不幸的孩子、心中缺少爱的孩子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社会,使其身心不留下痛苦的伤痕从而健康地成长?台湾的儿少教育保护工作者使出了他们的妙招。

  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脆弱的,也是极其敏感的,那些不幸家庭出来的孩子尤其如此。台湾“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创始人洪锦芳女士向我们介绍,台湾儿少权益保障和福利机构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让孩子们身心能正常地发展,成长后能顺利融入社会。

  我们所到之处,发现所有的机构都配备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室,而且不仅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干预,还对家长们进行心理辅导。这些心理辅导师,都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要么是热心的志愿者,要么是机构专门聘请的人员。

  位于南投的陈绸少年家园,是一家以爱心人士陈绸老阿妈命名的机构,这里收养的48个孩子,大都是“问题”孩子,法院委托安置的占了绝大多数。陈绸阿妈常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要怎么画决定在环境。她告诉她的员工们,带孩子很简单,只要手牵手就会心连心。在家园教学楼教室外墙上,贴满了励志和处世的格言警句,“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这些话语朴实无华,犹如一碗碗“心灵鸡汤”,补充着精神能量,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台中慈馨儿少之家,提倡在和谐、尊严、宽容、自由、平等的精神与安全、温馨的环境之下,让儿童少年学习成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家主任詹前柏先生说,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尝试错误,我们会启动“陪伴成长方案”,用心理辅导代替惩罚,矫正不良行为。在这个“家”中,员工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其中不少是心理辅导师。

  用台北私立同舟发展中心董事长卓碧金女士的话说,对那些不幸的孩子,心理治疗是1,而其它是0,只有把1放在前面,0才有意义。

  对家长的心理咨询服务更不可少

  除了对孩子循循善诱,对家长的心理咨询服务更是不可缺少。家长本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老师,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巨大,有的孩子误入歧途,甚至与家长的不当行为息息相关。在台湾的儿少福利机构,他们都很重视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教他们育儿知识与方法,帮他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家长联手教辅,对于那些残障孩子和“失足”孩子来说,尤其不可或缺,让他们从自卑、自闭、沉沦的阴影中走出来,抚慰他们曾经受伤的心灵,再让他们堂堂正正地走向社会,融入正常社会,正是儿少福利机构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竹的“少年之家”接收了140多个法院裁定安置的“失足”少女,她们都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少女。机构负责人黄贞容女士介绍,为了做好她们的转化,机构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邀请孩子们的家长定期来机构做咨询服务,一起帮教孩子。他们还经常举办与家长的联谊活动,让犯错的孩子在轻松愉悦中明辨是非,痛改前非,在挫折中学会长大。

  “神秘”的情感宣泄室,各种夏令营,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很多机构都有一个“神秘”的情感宣泄室,这是为了让孩子们释放压抑、宣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平复心态。对于福利机构中这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叛逆与躁动时时冲撞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新竹的“少年之家”里有女孩子们充满梦幻的宣泄空间,台中慈馨儿少之家里有充满时空遐想的密室,在高雄六龟山地育幼院有极具娱乐色彩的活动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机构煞费苦心,为了让孩子们能减轻心理压力、抚平内心的伤痕而刻意为之。

  在用爱心融化一块块坚冰之时,各种夏令营活动更像是热火催冰,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们从过去的自卑无助的记忆困境中解脱出来,让互助、团结、勇敢、思考、希望重塑他们的灵魂,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在快乐与分享中完善人格教育和励志教育。像六龟山地育幼院,创立近60年来,无论条件怎么艰苦,每年夏天都要组织孩子们外出活动,增长见闻,锻炼意志品格。近年来还与大陆青少年开展交流,他们的合唱团享誉岛内外,凡是听过他们歌唱的参访者,看到的皆是一群阳光少年。

  3、社会组织参与:

  人人都来献出一点爱

  无微不至的台湾社会福利网络

  参访台湾儿少权益保障及福利机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除了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各项福利措施落到实处外,社会各界对此给予的爱心,犹如滚滚洪流推动着少儿权益保障事业的发展。

  在我们参访的这些机构中,见到的大多是身体健康的孩子,而身体残障的孩子因为政府部门提供高额的抚恤金,绝大多数都是在家中抚养,每个残障孩子的抚恤金标准是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6倍。而这些身体健康的孩子为什么要走出家庭呢?这就是台湾当地有规定,一旦家庭发生变故,如父母一方受刑另一方失能抚养、或者贫困家庭、或者家庭暴力等等,孩子就要移出家庭,避免孩子受到身心伤害。台湾儿少福利保护部门负责人张秀鸳女士介绍,对这些孩子,政府虽然有相当宽裕的财力保障给予抚养,但要照顾好他们,光靠政府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组织参与。

  公立公营、公设私营、私立公助、私立等多种形式的机构,组建了台湾的社会福利网络,特别是一些热心社会公众和宗教组织的参与,让那些不幸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接触到的最新的一家机构,就是台东阿尼色弗儿童之家附设南投家园,去年才正式启用。家园陈挹香主任介绍,这个家园的建设,除了少部分是政府资助外,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支持,甚至有国外人士的爱心襄助。

  “哪里有需要,伊甸就在哪里。”这是台湾伊甸社会基金会的一句口号。基金会的创始人刘侠女士是一位身心障碍者,也是一位知名作家。她创办的“伊甸”,以关心身心障碍儿童为主,她把这群特殊的孩子叫做“慢飞天使”。从1982年创办至今全台湾已有80多个网点,如果加上偏僻乡村的工作站,就有100多个联络网站,而且他们已把服务延伸到了四川成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地,每年服务的发育迟缓孩子超过15000名。

  天使心家族社会福利基金会执行长林照程先生是一位大提琴手,原来前途一片美好,不料命运接连和他开了玩笑,先后生下两个重度、极重度发育迟缓儿,生活顿时陷入黑暗之中,夫妻俩甚至想到过一起带孩子自杀。凭着父母之爱,夫妻俩深感只有自己先走出来,孩子才会有希望。于是,他们在2002年成立了天使心家庭,帮助那些同样的家庭从黑暗中走出来。林先生感慨地说,天使心家庭成立到现在,陪伴了数千个安琪儿家庭度过了漫长的黑夜,天使心家庭最宝贵的资产就是爱的力量。他们推出的“336”(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六)服务活动,得到了岛内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支持。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走进家庭,走上街头,帮助这些安琪儿家庭。

  饱含爱心的志工,自觉自愿奉献智力和体力

  在采访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台湾的志工,也即大陆所说的义工、志愿者。他们都是饱含爱心、自觉自愿地为需要关爱的不幸孩子奉献智力和体力。他们中有企业老板,有正在就读的大学生,有家庭主妇,也有政府雇员……他们乐善好施,为政府为机构为不幸家庭减轻了压力,也为需要帮助者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在台湾,有一个遍布岛内的爱心机构,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目前在其旗下有1500多个爱心家庭,专门从事寄养不幸孩子服务。“家扶”在台湾至今已有64年历史,扶助超过27万名不幸贫困儿童。让一个非亲非故的陌生孩子来到家中,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没有非凡的爱心恐难坚持。

  李家同教授,原“台湾暨南大学”校长,退休后仍兼任“台湾清华大学”等三所大学的荣誉教授,现在每周至少两次来到新竹的德兰儿童中心,义务为这里的上小学的孩子们辅导作业。9月21日,我们采访德兰儿童中心时,巧遇李教授正在为两个小朋友辅导。宽敞的食堂里,李教授就和两个小学生坐在餐桌上,耐心地为他们解析难题。为了不影响他们,我们只是交换了一下名片,便轻轻道别。德兰儿童中心的赵贞美院长告诉记者,经常来中心帮助孩子们功课、做心理辅导的名教授志工还不少,李教授只是其中之一。

  在大陆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爱的奉献》,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是啊,海峡两岸同根同种,扶贫济困、敬老爱幼是我们共同的美德。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怜恤同类的善心慈爱,这爱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遍神州大地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