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科研经费为何大量流失
2014-10-14 10:32:5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金雨] [责编:彭彭] 字体:【

  科研经费为何大量流失

  欧阳金雨

  2012年,审计署审计发现5所大学的7名教授涉嫌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此后,科技部停止了李宁等人承担的所有项目经费。2014年10月10日,中纪委官网发布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证实李宁已被依法批捕。(10月11日湖南在线)

  现年52岁的李宁,曾是中国炙手可热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头顶许多科研工作者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光环: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中国克隆技术的领军人物,获得过国家最顶级的科技奖项……

  如今,他身上的光环不仅一一褪下,竟然又背负这样一个标签——涉嫌虚假套取科技专项资金。

  从熠熠生辉的学术明星到被批捕,院士李宁身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解读他的人生,不妨先观察几个现象。

  中国科协曾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而在科技部通报的案例中,除李宁外,承担“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的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已被判刑;承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有关子课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已被行政处分。

  是什么让科研人员,甚至连院士都成为了套取科研资金的“大盗”呢?某些人心生贪念,放纵自我,应是一个主要原因。但进一步想想,如果现行的科技体制在资金申报、发放、监管、审核等环节没有漏洞可钻,心怀不轨者又怎能屡屡偷食成功呢?不妨略举两例进行思考。

  现实中,一个科研项目究竟需要多少投入?如何投入?又该如何评估投入的效益?这些信息在申请者和审批者之间往往不对称。科研经费由科研单位申请,但科研单位是内行,审批者却往往是外行,即便有专家评审委员会,也多半对科研工作的新趋势与新需求并不能精准的拿捏。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显然难以避免科研经费被夸大申报、甚至谎报、滥报的状况。

  再者,对经手科研经费的某些官员,科研体制上有时候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有内部人士透露,申请科研项目时,“有没有师生情谊、是否同门,有没有走关系,有没有套近乎”,都可能起到决定作用。科研经费“挖掘”潜力巨大,难怪科研单位不惜花大力气在“找钱、找项目”上。

  眼下的科技反腐风暴令科技界为之一震,也让各界意识到,只有对现有的科技体制“动动手术”,改变科技经费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现状,才能堵住科技资金“黑洞”。而长远来讲,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避免重复申报和重复资助,也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