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山歌燃烧的岁月——“梅山山歌王”方荣辉纪事
2014-10-08 10:49:0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黄晓辉] 字体:【

  山歌燃烧的岁月

  ——“梅山山歌王”方荣辉纪事

  本报记者 段云行 通讯员 杨亲福

  秋高气爽,节又重阳,久病封喉的新化奉家镇关王村老农方荣辉,手握录音笔,重新放开了歌喉:“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美酒桂花香;二十四缸重阳酒,缸缸甜美如蜜糖;郎在外乡多辛苦,千里搭信郎来尝……”

  水车镇开琴行的农民乐师罗绍基在一旁边听边记,心中乐开了花。

  一唱五十年,终成 “山歌王”

  方荣辉今年已70岁。他10多岁时便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边劳动边跟同队的奉友甫哥哥唱山歌,一唱就上了瘾。1963年入伍当兵后,山歌引起了首长注意,很快就出了名,被总政歌舞团调去当了文艺兵。几年文艺兵回家,当过民办教师、镇企业办主任,又在镇办水电站上过几年班,最后回家当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多变,但唱山歌的爱好一直没有改。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山歌,一唱50多年,终于有了表现机会。1997年,新化县举办首届业余歌手大赛,方荣辉获农民歌手特别奖。2006年10月,第四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举行“梅山山歌王大奖赛”,方荣辉歌喉一响,艳惊四座,夺得冠军,被组委会授封“梅山山歌王”。

  难忘山歌燃烧的岁月

  “山歌将伴随我走过这一生”,录完一支歌,方荣辉歇了口气,对罗绍基说:“最难忘搞生产队时唱山歌,那才叫山歌燃烧的岁月。”

  春耕时节,天刚蒙蒙亮,就有男子汉跨进秧田扯秧,边扯边放开歌喉:“塘里扯秧秧合秧,多多拜托主家娘,你一来莫用腌菜蔸根来打底,二来莫用骨头来拼盘,我郎四脚落地你姐难顶当……”往往,便有闻声的妇女出门接腔:“塘里扯秧秧合秧,多多拜托莳田郎,请你一来莫莳毛蔸子,二来莫莳喇叭行;喇叭行,不然我姐三餐茶饭你难顶当……”你一句,我一句,整个田凼便成了山歌的海洋。

  “那才叫快乐哩”!方荣辉说,“那时,我十五六岁,浑身是劲,出工时,我会提着一只大铜锣,边打边喊‘出工喽!出工喽!’随锣声而至的是奉友甫的高亢山歌。”

  方荣辉停了一下,又唱起来:“郎在对门山上唱山歌,姐在九重房内织绫罗,对门俚个唱山歌的怎么这般唱得好,唱得姐姐麻麻痹痹,痹痹麻麻,脚疲手软,手软脚疲,目闭眼花,眼花又目闭,砰砰隆啊嗬嗬,啊嗬嗬……”

  方荣辉说:“那时穷,虽饿着肚子,但山歌刺激着大家根根神经,浑身是劲,都觉得很快乐。”

  病倒后,做起传承山歌梦

  10年前,方荣辉中风后倒床不起,辞去了村支书,也唱不出山歌了,他很痛苦。两年后,病情有所好转,能下地走动了,他又开始唱山歌了。没有了山歌,他总觉得生活少了味道。

  女儿在紫鹊界办农家乐,他也去她那里散散心。去了几次之后,他开始觉得紫鹊界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没有山歌。一天晚上,他失眠了。他产生一个想法:将山歌录音,唱一句,录一句,在有生之年,录完自己会唱的歌,交给女儿传承,放给游客们听。

  想法不错,回家后就开始实施。录着录着,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山歌,凡吸引人的,都是情歌,而且是粗野的情歌!三思之后,他放弃了录制传统山歌的想法,开始创作新山歌。当过几年文艺兵,他略会些作词谱曲。于是,他即兴发挥,随口而出,谱成曲调,再反复唱,录下最满意的新山歌: “紫鹊界上紫鹊泉,呷一口来爽心甜;无塘无坝山泉水,水旱无忧笑开颜……”

  一下子录了35首山歌

  方荣辉的新山歌,罗绍基并不买账:“方老,还是唱祖宗传下来的原生态山歌。”又录了5首传统山歌后,方荣辉为难了:“再也记不起一首完整的歌词了!”他拍了拍脑袋:“有了!把我师傅喊来。”

  不一会儿,他师傅奉友甫来了。师傅比他大10岁,已过八旬,但精神饱满。师傅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奉友甫记忆力惊人,一支接一支往下唱,没有掉一个词儿。这当儿,他又把正在打禾的奉孝谦请来。奉孝谦今年63岁,也唱了7首山歌。加上奉友甫唱的23首,罗绍基一下子录了35首!

  罗绍基打算收集至少两百首山歌,编成书流传。方荣辉听了,连说:“太好了,太好了!”

  一对老农民,两个沾满泥巴的音乐人,仿佛已看到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