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邵阳:群众不满意,整改不销号
2014-09-21 08:13:5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剑平 戴勤] [责编:彭彭] 字体:【

  邵阳:群众不满意,整改不销号

  本报记者 蒋剑平 戴勤

  通讯员 谢治辉

  “以前有的一个班八九十个人,课桌前挨讲台,后靠墙壁,过道只剩一条缝。现在一个班最多60个人,舒服多了。”今年秋季开学以来,邵阳市城区学校长期以来困扰群众的“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老师和家长感叹:政府为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神经末梢,做到整改整治不到位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罢手,整改目的不达到不收兵。”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整改落实,邵阳市委如此要求。

  对群众反映的城区学校大班额、环境污染、小街小巷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每项都明确由市委常委牵头、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并实行“销号式”管理,人民群众不满意不销号。

  带头整改,“向我看齐”

  邵阳市级领导在整改问题上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先改快改,以上率下、树立标杆。特别是市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三联二访一帮”活动,即领导联群众工作站、单位联村(社区)、干部联户,聚焦“四风”访民意、围绕发展访民情,帮助群众解民忧。

  今年来,市委书记郭光文、市长龚文密及分管市领导多次到“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调研,及时解决影响环境卫生的老大难问题。市、区、乡镇三级政府积极整合资金,因地制宜开展垃圾池、填埋场、公厕、道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垃圾桶、果皮箱及健康教育设施等。现已投入资金1.1亿元,维修、新建垃圾中转站21座、公厕127座、垃圾池(屋)1200余个、垃圾填埋场7个、果皮箱6500余个、路灯4800余盏,硬化道路680余公里。对占道马路市场进行“退市还路”、“还路入室”,共取缔马路市场15处,极大地改变了邵阳城乡面貌。

  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万余人深入乡村社区、厂矿企业、困难家庭,与群众促膝谈心。对走访中群众反映强烈且相对集中的问题,按照“解决一批、规划一批、解释一批”的方式,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整改以满足群众需求。

  洞口县领导干部先后下访528人次,召开听取意见座谈会126场,通过梳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手续烦琐等问题,县委常委会集体进行会诊,结合分工,把问题和责任细化,由每位常委认领。通过简化审批手续的整改,时间压缩了一半。

  开门监督,真评严改

  邵阳市开门搞整改,积极创新载体,开展“电视问政”活动。针对群众关心的教育大班额、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接受群众代表提问,问题尖锐、辣味十足,问政单位当场作出整改承诺。通过开展“电视问政”,以群众参与、舆论监督倒逼落实机制,促使各部门单位真改、实改、彻底改。

  邵阳市中心城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平均班额超过了70人,群众对此反响强烈。7月24日,市政府成立城区化解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8月1日,市长龚文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采取小学扩容、初中创优、高中提质等办法,缓解大班额问题。并在3年内投资11.36亿元,完成学校建设项目20个,新增学位2.9万多个。

  邵阳市龙须塘工业片区环境污染严重,周边居民意见很大。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国利带环保、水利、城建投等部门负责人来现场调研,商讨解决办法。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严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防止龙须塘片区产生新的污染;严格进行综合治理,重点筛选有环境问题企业16家,“一厂一策”,开展综合治理。海丰化工、烨青化工等1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现已被依法关闭。

  心贴群众、了解民情,最终目的在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邵阳市在“三联二访一帮”活动中,各级各部门共联系5000多个村(社区),走访群众80多万户,召开民情恳谈会4000余次,整改落实意见建议10282条,为民办实事5326件,解决资金9000多万元。

  群众普遍反映,政府机关的门敞开了,笑脸多了,办事快了,服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