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临武鸭产业在创新中跨越
2014-09-02 08:49:3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文韬 李伟霞] [责编:荆彩] 字体:【

  在创新中跨越

  ——临武鸭产业腾飞之路探析之二

  本报记者 刘文韬

  通讯员 李伟霞

  创新,是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灵魂。

  临武鸭产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养殖创新,每年为养殖农民增收达2000万元以上

  高大宽敞的孵化室内,40多台鸭苗孵化机排列有序。打开机箱,每台孵化机内都分层排放了一万多个鸭蛋,其中有的已经破壳,刚孵出的小鸭仍懒懒地窝在蛋壳里,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这便是临武舜华鸭业公司一处鸭苗孵化场的景象。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胡建文告诉记者,目前,临武共有4个这样的鸭苗孵化场,每年孵化鸭苗近千万只。

  难以想象,以前临武鸭鸭苗居然是由母鸡孵化而出。由于临武鸭特别贪玩好动,即使是刚刚生过蛋的母鸭,也会时常会丢下鸭蛋不管,下河去游泳玩耍。养殖户没办法,只好请母鸡来代劳,但由此也造成小鸭的孵化率不高。

  鸭苗孵化率低必然影响临武鸭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公司加强科技攻关,在引进鸭苗孵化机的基础上,研发了更有利于鸭苗孵化的技术。如今,鸭苗的孵化率由以前的78%提高到了95%,高于国内其他种类鸭苗孵化水平。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进临武鸭产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多年来,临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立足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先后实施了3大方面60多项科研攻关项目。自2006年开始,该县先后与省畜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了临武鸭养殖研究所、临武鸭产品研发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临武鸭养殖试验场、临武鸭祖代种苗场,并且每年投入3.5%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创新及研究的经费,开展临武鸭品种的提纯复壮系列技术、临武鸭标准化养殖技、精深加工产品技术等一系列产业科技研究,获授权专利132项,为临武鸭产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由于临武鸭与其他品种的鸭放在室内养殖的方式不同,系在山塘、水库里放养,虽然保证了肉质,但也造成成活率低于其他品种的鸭,对养殖户增收带来影响。对此,该县从喂养、防疫等方面入手,专门针对临武鸭生长特点进行科研攻关,研发配置了专门的营养饲料,摸索出了一套新的防疫技术。在成功的基础上,又创新管理方法,对全县所有临武鸭养殖场实行“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鸭苗”,从而既提高了鸭子成活率,又确保了鸭的品质。

  如今,临武鸭的养殖成活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3%以上,每年为养殖农民增收达2000万元以上。2013年,“临武鸭标准化养殖技术”被评为省科学进步二等奖。

  品种创新,实现农产品转型升级

  立足资源优势,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只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做不成的事。”胡建文对上任之初的景象记忆犹新。

  1999年10月,临危受命、刚由乡长“转型”为公司董事长的胡建文第一次进入当时濒临倒闭的公司时,眼前景象令他瞠目结舌:整个公司大院内,满地都是无人看管、到处扑腾的鸭子。这些鸭子,是养殖户卖不出去,硬塞到公司的。

  第二天,胡建文租了两辆大货车,将滞销的数百只鸭子运到长沙。花了几天功夫,费尽口舌,这些鸭子方全部卖掉。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胡建文清楚,临武鸭的数量上去了,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卖活鸭的路子太窄,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突破加工瓶颈,拓宽产业化的道路。

  当时的鸭肉制品市场,都是整只整只的卖,只是口味、价格不同,没有更多的特色,因此竞争也激烈。要想在这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另辟蹊径,做出特色。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临武人针对消费者口味爱好各不相同的特点,决定创新产品形式——化整为零:将鸭子分割成鸭脯、鸭腿、鸭胗、鸭翅等几大系列、多种口味,并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在国内率先推出的禽类肉加工真空小包装,将鸭肉包装成像糖果一样的小食品。如此一来,既干净卫生,吃起来又方便,保存期也长。这种全新的鸭肉制品形式投放市场上,很快受到欢迎。

  创新,使临武鸭加工业走出困境,生机勃勃,临武鸭产业随之大放异彩。

  尝到创新甜头的临武人更加注重新产品的研发。这几年每年都有十几个新产品问世。2010年,舜华鸭业研发了适合广东风味的盐焗鸭,而针对北京地区,又研发出酱汁鸭及豆香鸭,这几种产品的市场叫座率一直很高。

  创新,实现了农副产品到休闲食品的成功转型,大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如今,该县已有舜华临武鸭、东江鱼、湘西牛、端午粽四大系列产品200多种,其中糖果鸭产品为国内首创,板鸭保鲜技术和香辣鸭生产技术全国领先,罐头鸭、鸭肉粽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营销创新,畅通农产品落地“最后一公里”

  2013年12月,一年一届的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在长沙如火如荼举行。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家大显身手,使出各种新奇的方法促销产品。

  而在舜华临武鸭展馆里,一群装扮奇特的促销人员,胸前胸后挂了一台Ipad和托盘,托盘里摆放着品尝品,全身无不透着“时尚潮流范”,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驻足观看和品尝,让本已生意火爆的摊位更是挤得水泄不通。

  这届农博会上,临武鸭不仅被评选为“中国中部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品牌”,而且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不仅要做足“内功”,还需外展“肌肉”。只有畅通农产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最终实现产业化效益。而这“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就在于市场营销。

  设立直销专卖店、在各大型卖场设立形象专柜、开辟属于企业自己的商业营销渠道——“舜华湘品堂湖南特产连锁店”、开通网络市场……这些年来,企业在加大品牌宣传的同时,积极创新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既展示了企业和产品形象,又大大扩大了市场。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网络市场经营模式的创新,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网络销售额每年增幅达到300%,网购正成为临武鸭产品销售新的增长极。

  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后,舜华鸭业公司迅速在高铁湖南段沿线开设了20多家专卖店,成为最早融入高铁经济的企业之一。南来北往的旅客品尝临武鸭,购买临武鸭,临武鸭借力武广高铁叫响半个中国。在飞机上,到2013年止,公司在航空飞机上配餐已达2亿片。临武鸭在航空市场中引起了特别关注,青岛机场、新疆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相继与公司洽谈进场业务。

  目前,临武鸭产品已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每年向国家缴纳税收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