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图 > 新闻 > 正文
《蒋公的面子》三进长沙
2014-08-05 07:36:2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黄晓辉] 字体:【

 一则轶事“查无此人” 一台话剧一票难求

  《蒋公的面子》三进长沙

《蒋公的面子》剧照 本报记者李特南摄

本报记者 李国斌

  8月3日晚,有1400多个座位的湖南大剧院坐得满满当当,南京大学的学生话剧《蒋公的面子》如期上演。这是该剧第三次来长沙,仍备受湖南观众追捧。

  “90后”编剧,“80后”演员

  1943年,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教授共进年夜饭,教授们争吵了一个下午:给不给蒋介石这个面子呢……《蒋公的面子》是2012年南京大学文学院为纪念建校11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学生话剧,1990年出生的编剧温方伊,时为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大三学生,导演吕效平是文学院的教授,演员都是南京大学的“80后”学生。除去导演,主创人员平均年龄24岁。

  8月3日晚,温方伊告诉记者,当时吕效平要求学生把南京大学当年一则“天子呼来不上朝”的轶事传说改编成话剧剧本,作为学年论文。传说中的三位主人公中有中文系的著名教授胡小石、陈中凡,第三位却姓名不详。历史上,陈中凡是一位“偏左”的教授,而胡小石则是一位对政治毫不感兴趣的美食家。三位教授吵了一天,可最终有没有去吃饭,谁也不知道。

  为此,温方伊查询了大量书籍和文献,如《联大抗战史》、《联大教授》、《民国文人》等,在了解更多历史的同时,也发现:1943年,陈中凡根本就不在中央大学,而“蒋介石要来中大做校长”的消息传来时,年已经过完了。“这件事很可能没有发生过。”不过,她依然写了两个月,然后改了5稿。

  2012年5月,《蒋公的面子》作为南京大学校庆戏剧公演,场场爆满。二轮演出,又从10场加至29场。2013年初,该剧走出校园,开启全国巡演。

  来长三次,一票难求

  此次来长沙演出的是新版《蒋公的面子》。新版在原版基础上将演员从7人减为4人,之前剧中三位主角的青年版和老年版是由两批演员分别饰演,新版中由同一批演员来演。于是,在舞台上出现这样的场景:刚刚,演员是机智思辨的阳刚青年,争论政治和学术观点,忽然聚光灯一转,便成为身形佝偻、记忆混乱的老人。

  导演吕效平说,原来只用扮演青年时期教授的三个演员,在新版中要扮演老年的自己,不仅增加了戏份,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演员在台上没有时间进行化妆,只能凭借肢体表演,来展现老年的教授。这样做也有好处,让戏剧的空间更流畅。

  这是《蒋公的面子》第三次来长沙演出,也是该剧的第162场演出。湖南大剧院经理黄蓉说,此番来长沙演出,仍然延续了前两次的火爆,说明《蒋公的面子》确实叫好又叫座。

  不仅长沙,《蒋公的面子》所到之处,一票难求。2013年11月,该剧远赴美国,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等地演出10场,在华人圈引起观看潮。吕效平估计,目前总票房已经超过1500万元。

  一剧之本,营销之道

  《蒋公的面子》场景简单,对话借古讽今,近两个小时的剧情,围绕着三位教授各自辩论该不该给蒋介石面子,让观众进入“蒋公面子”与“文人面子”的价值思辨。吕效平透露,当时创作成本还不到5万元,尽管编剧年纪轻轻,但是内容却极富人文底蕴。

  吕效平表示,所有的好戏都是指出道德的边缘所在、精神困境所在,《蒋公的面子》之所以火,不是因为戏里有抗战和“文革”的悲剧因素,而是因为人性中永远不可能改变的悲剧性和喜剧性。他也承认,《蒋公的面子》在舞台形式仍有改进空间,但是必须看到,这出戏最大的价值在戏剧文学方面。他坚持认为,这出戏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来自于南京大学90年未间断的戏剧教育。

  “一出话剧演出上百场,这已经称得上‘奇迹’。”话剧编剧韩学君说,《蒋公的面子》从剧本创作到营销方式,都值得正处于走市场起步阶段的湖南话剧学习。主创团队不是以获奖为目的,而是完全按照戏剧的本质规律进行创作。剧本有艺术基础、文化品位及给演员有思考空间,在强调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没有忽略娱乐性。它的娱乐不是媚俗、低俗,而是进行智慧的处理。市场营销上充分利用所有媒体形式,交给专业经纪公司运作,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