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湘女绣庄,路在何方
2014-07-21 06:13:0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丹] [责编:荆彩] 字体:【

  “鬅毛针法”,湖南骄傲,中国一绝

  湘女绣庄,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杨丹

  7月15日,长沙暴雨。

  家住火星镇的湘绣大师柳建新,刚吃过早餐,就端坐在绣绷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坚持每天上绷,这是她40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

  “我深爱这个职业。一天不拿针,就像少吃一顿饭一样。”

  在湘绣界,提起“绣痴”柳建新,无人不晓。

  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国家级传承人、湘绣“鬅(音péng)毛针法”第三代传承人。她创办的湘女绣庄,是我省首家湘绣民营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

  灯光下,柳建新的白发清晰可见,可是眼神却依然清澈、犀利,小小绣花针轻快地翻飞着。

  她是如此专注而虔诚,忘记了窗外的狂风骤雨,也忘记了湘女绣庄昔日的辉煌、当下的艰难。

  盛 况

  痴爱刺绣,技艺超群。这是湘绣界人士对柳建新的评价。

  柳建新1951年出生于长沙县,1971年进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当绣工。她能力突出,很快脱颖而出,被亚太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秀收为嫡传弟子,成为“鬅毛针法”第三代传承人。

  她的人物肖像生动传神,《戴安娜》、《日本钓鱼者》、《美籍华人》等作品,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海外引起轰动。

  1982年,她首创山水双面全异绣《名楼争辉》,获轻工部创新奖。其后的许多高难度双面全异绣,如《金鱼·白鹅》、《上山虎·下山狮》等,被国外友人誉为“魔术加艺术”。 她参与创作的《六孔雀牡丹》巨型绣屏,入选人民大会堂;《樱花》入选国家珍品收藏。

  她特别擅长运用“鬅毛针法”刺绣动物毛发,针法活泼,质感强烈,风格自成一派,《金丝猫》、《京巴狗》、《银虎》等作品,均为鬅毛针绣经典。

  1996年8月,退休后的柳建新,在长沙市清水塘古玩文化街,租了一个门面,创办了湖南首家湘绣民营企业——湘女绣庄。

  2003年9月,她又在五一大道开设了分店“湘女绣吧”,广泛传授湘绣技艺,在全国培养了几百名学生。

  湘女绣庄展示了1000余件由柳建新亲自绣制或操针指导的湘绣精品,其中有200余件顶极精品极富收藏价值,吸引了无数湘绣艺术爱好者。

  之后,绣庄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发基地,“湘女”品牌被评为“中国知名商标”,湘女绣庄一时名声大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20.08米、宽0.8米的精品长卷《千鹤图卷》,是她与绣庄工作室的12名优秀技师,历时5年才完成的向北京奥运会献礼之作,创下了湘绣史上作品长度之最。

  艰 难

  2011年,随着长沙市清水塘古玩街的拆迁改造,经营了15年的湘女绣庄被迫停业。随后,五一大道修建地铁,湘女绣吧也失去了场地。

  不少慕名来长沙的省外、甚至国外客人,问起久负盛名的“湘女绣庄”及其庄主柳建新时,均不得而知。

  湘女绣庄就这样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柳建新一直坚守传统湘绣技艺,作品全靠一针一线手工绣制,耗时长,成本高,不能搞批量生产,产业难以做大,利润也不高。

  失去旧门面后,一下子拿不出太多钱租赁新门面。为了不让湘女绣庄完全消失,柳建新将绣庄改为规模更小的柳建新刺绣艺术工作室,把工作室设在自己家里,坚持精品创作,培训弟子。

  条件虽简陋,柳建新刺绣艺术工作室还是精品频出:

  2012年,《荷·和》获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虎头》获第五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暨全国代表性绣种刺绣作品展金奖;

  2013年6月,作品《长城》搭载“神十”登天。

  简陋的条件挡不住柳建新创作、传承湘绣的热情与脚步,但对作品的保存影响极大。

  没有了门面,柳建新只得将1000多件湘绣精品搬回家,这里既无通风设备,又无恒温恒湿环境,非常不利于绣品的收藏保存。

  记者采访时,看见不少精美的绣品出现裂痕或者霉点。柳建新非常痛心,可也十分无耐。她说,那些最珍贵的作品诸如《千鹤图卷》等,她一直寄放在北京,不敢带回湖南。

  湘女绣庄是柳建新的心血和希望,不管多难,她都没有放弃。

  2007年,柳建新甚至动员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女儿刘雅,放弃北京的高薪职位,返长协助她工作。

  这些年,母女俩在共同研究湘绣创作、传承和针法,努力开拓市场,以商养艺,苦苦支撑。

  刘雅认为,湘绣既是文化产品,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品,除具有可物化的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教化价值等。既需要一部分企业做大产业、发展经济、带动就业,也需要有做创作、研究、技艺保护和传承的专业性人才,保障行业的长远发展。

  她请求政府能够拨给一定的资金,或者提供一处场地,支持湘女绣庄的恢复和发展。

  她还特别企盼有眼光的企业,能够一起合作,建立一个“柳建新刺绣艺术馆”,将绣庄的200余件湘绣精品,集中展示,一个宣传湘绣艺术的窗口。

  出 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孙建君曾提出:“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去做文化产业的事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需要政府来投入。”

  政府如何投入和扶持呢?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部负责人颜喜。

  颜喜介绍,国家近两年对凡是具有市场价值、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开展生产性保护,让它们通过生产经营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同时增强自身保护的能力。这是一种新型的保护方式。

  我省用于非遗方面的财政投入有限(全年的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为600万元),而需要保护的非遗资源又相对丰富(全省有220个省级非遗项目,231个省级非遗传承人)。所以很多时候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多只能提供一种政策支持。

  根据政策,每个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补贴5000元,政府逐年按重点分批次地扶持20至30个重点非遗项目,每个项目支持资金10至-15万元。柳建新工作室由于产业规模等原因,暂时不在扶持之列。

  7月8日和7月15日,省文化厅与长沙市文广新局、以及长沙市委宣传部的相关领导,分别前往柳建新工作室现场办公,给予了如下政策支持:通过政府出面协调电商,拓展绣品销售渠道;搭建平台,提供外出参展机会,扩大影响;如果今后“柳建新刺绣艺术馆”建起来,可以将之列入长沙市私人博物馆资助对象。

  对于政府的支持,柳建新母女感觉很温暖,也倍备受鼓舞。但对于她们的期望值来说,还是有点距离。

  一方面是政府“没有能力包办”,只能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另一方面是柳建新坚守的传统湘绣艺术与产业化的矛盾。

  怎么调和其中的矛盾,怎么留住人才,留住手艺,让湘绣艺术等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